苏秦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苏秦的故事50字

苏秦的故事?

苏秦苦读拜相

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至家,妻不下杼,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乃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期年,赵王封其为武安君,受相印,人随其后,以抑强秦。

翻译

苏秦是洛阳人,学习了纵横联合的技术,劝说秦王,前后上书了十几次。可他的主张,始终没有被采纳,资用竭尽,只好离开秦国回家,背着书籍,挑着行李,形容憔悴,一副惭愧的样子。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妻子不下织机迎接,嫂子不肯为他做饭,父母也不搭理他。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作丈夫,嫂子不把我当作小叔,父母不把我当作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于是发奋读书研。读书读得疲倦欲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刺得鲜血直流到脚上,过了整整一年,苏秦学成了,赵王封他为武安君,授与相印,大家都紧跟他的领导,一起来遏制强横的秦国。

苏秦激将请张仪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第十》)

翻译

苏秦已经说服赵王而得以去与各国结缔合纵相亲的联盟,但是他害怕秦国攻打各诸侯国,在盟约还没结缔之前就遭到破坏,又考虑到没有合适的人可以派到秦国,于是暗中派人指引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交情很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去结交他,以实现你的愿望呢?”于是张仪前往赵国,呈上名帖,请求会见苏秦。苏秦告诫门下的人不许为张仪引见,又让他好几天不能离去。不久,苏秦才接见了他。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他奴仆侍妾吃的饭菜,还屡次责备他说:“凭您的才能,却让自己穷困潦倒到这样的地步。难道我不能推荐您让您富贵吗?只是您不值得录用罢了。”说完就把张仪打发走了。张仪投奔苏秦,自认为都是老朋友了,从中可以得到好处,不料反而被羞辱,很愤怒。又考虑到诸侯中没有一个值得他侍奉的,只有秦国能困扰赵国,于是就到秦国去。

不久,苏秦对他的家臣说:“张仪是天下最有才能的人,我大概比不上他呀。现在,幸亏我比他先受重用,然而能够掌握秦国权力的,只有张仪才行。但是他太贫穷,没有机会求得引荐。我担心他以小的利益为满足而不能成就大的功业,所以特地把他召来羞辱他,以激励他的意志,您替我暗中侍奉他。”苏秦向赵王禀明这件事,发送金钱、财物和车马,暗中派人跟随张仪,和他投宿同一客栈,渐渐地接近他,并奉送车马金钱,凡是他需要的,都供给他,却不说明谁给的。张仪终于有机会拜见了秦惠王。惠王任用他作客卿,和他商议攻打诸侯的计划。

苏秦的家臣见任务完成了,要告辞离去。张仪说:“靠您的相助,我才得到显贵的地位,正要报答您的恩德,为什么要离开呢?”家臣说:“我并不了解您,真正了解您的是苏先生。苏先生担心秦国攻打赵国,破坏合纵联盟。认为除了您没有谁能掌握秦国的大权,所以激怒先生发愤的意志,派我暗中供您钱财,这全都是苏先生的计谋。现在,先生已被重用,请让我回去复命吧!”张仪说:“唉呀,这些权谋都是我学习过的术业,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没有苏先生高明啊!况且我刚刚被任用,又怎么能图谋攻打赵国呢?请替我感谢苏先生,苏先生当权的时代,我怎么敢奢谈攻赵呢?况且有苏先生在位,我难道能摆脱他的掌握吗?”张仪出任秦国宰相以后,写信警告楚国宰相说:“当初我陪你喝酒,并没有偷你的玉璧,你却鞭打我。你现在要好好地守护住你的国家,我可要偷你的城池呢!”

苏秦落祠堂的典故?

梨园戏《苏秦》讲述的是苏秦之父苏洛卿膝下两子,大儿子为商,二儿子苏秦一意求学,初试不第。哥嫂及父母见他生活无着,只靠其妻纺棉织布聊以过日,于是举家反对其读书求取功名。

苏秦由于生活拮据,后来连其妻也反对他读书,家人和亲戚中只有苏秦的三叔对他表示理解和支持。苏秦悬发刺股立志读书,终于考第入宦,又假不第重归故里。此时,家人见其依旧不得志且一副落魄相,更加奚落于他。后来三婶报知苏秦游说六国,在外为宦发迹,家人恍然大悟。苏秦不计前嫌,认了家人,落祠堂一家团圆。

苏秦刺股故事?

苏秦发愤读书。他每天读书到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都后悔不已,但又没有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有一天,读着读着实在困了,不由自主便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猛然惊醒——手臂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

一看是书案上放着一把锥子,他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办法:锥刺股(大腿)!以后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突然“痛醒”。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目不忍赌。

苏秦一生的经历,越详细越好?

怀才不遇 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邑(今河南洛阳东)人氏,年幼之时,曾与张仪在颖川阳城(今河南登封县)拜鬼谷先生为师。

学业成就之后,曾先后去东周(当时周王朝已经沦落为“国”并分裂成东西二周)和秦国请求出仕欲施展抱负,不想却均未被录用。苏秦得到如此待遇却未“心灰意冷”,反而回到故里,更加勤奋的学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头悬梁、锥刺骨(因此事留下了“悬梁刺股”的佳话),刻苦攻读有关兵法、医学、经济和法令等方面的书籍。对当时各国的具体形势作了充分的研究。当时,列国之中,齐、楚、燕、韩、赵、魏、秦最为强盛,而七国之中又首推秦国最强。于是,苏秦经过反复思考,初步形成了一个促成六国结盟以共同对抗秦国的战略思想,即“合纵”。出于对自己新战略思想的自信,苏秦再次离开家乡,到各国游说。谁知他这一去,使中国历史上多了“纵横家”一流,而且更可以说是改变了历史。

苏秦六国封相的故事?

六国封相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民家庭,曾随着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他到秦国求见秦惠文王,向他献计怎么样兼并六国,实现统一,秦惠文王客气的拒绝了他的意见。苏秦的盘缠花光了,只好回家去。

 苏秦在家刻苦学习读书了一年,掌握了姜太公的兵法。他还研究了各诸侯国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他又研究了诸侯的心理,以便于游说他们的时候,自己的意见主张能被采纳。

  这时苏秦觉得已有成功的条件了,于是再次离家,风尘仆仆的走上了游说之路。这一次他改变了策略,游说六国合纵抗秦。这次苏秦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公元前333年,六国诸侯正式订立合纵的盟约,大家一致推荐苏秦为纵约长,把六国的相印都交给他,让他专门管理联盟事宜。 

受挫自省,不怨天尤人,刺股律己,终成大器。苏秦在遭到失败之后没有放弃,而是承受住了磨难,奋发刻苦,才最终获得六国相位,苦尽甘来。

一个故事关于苏秦的故事?

走马观碑,目识群羊

走马观碑说的是苏秦很聪明,他的老师感到自己教不了苏秦什么了,于是带苏秦去洛阳城拜访名士.两人骑马走到洛阳城外,苏秦却一边看着路边的石碑一边走.他老师说你要看的话那看完咱们再走吧.苏秦却说我已经看完了.老师不相信,苏秦就把石碑上的内容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他老师惊叹道:“季子啊季子!真是神人!”苏秦走马观碑,消息不胫而走,传为美谈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