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沈阳故宫导游词讲解的知识,其中这些文章对沈阳故宫导游词讲解有详细解释和说明,若是大家有相关这类的问题,可以参看本文的介绍。
沈阳故宫导游词讲解
中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带你走进沈阳故宫
提到“故宫”,多数人想到的是北京故宫(北京故宫博物院),其实旧王朝遗留下来的宫殿,都可以称“故宫”,今天要游的是沈阳故宫。
当明王朝走向衰弱时,发祥于中国东北长白山的建州女真人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经过36年的征抚,完成了女真的统一大业。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永陵镇老城村)建立了大金国(史称后金)。
多次大捷,国势日盛,大金都城也几经迁徙。1621年大金进占辽沈地区,1625年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由辽阳迁都至沈阳并在城内启建宫殿。在沈阳旧城中心,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是为营建沈阳故宫之开端。
1626年努尔哈赤辞世,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续建了大内宫阙,将女真改称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皇宫中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正式确定了宫殿之名,盛京皇宫。
1644年明朝灭亡,6岁的小皇帝福临(顺治帝)从此离开沈阳的皇宫,住进了北京紫禁城,清政权迁都北京,盛京皇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留都宫殿”。
作为“龙兴重地”的盛京皇宫,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至乾隆四十八年(1783)基本建成,历时158年。
乾隆对盛京皇宫进行了多次改建和扩建,形成了先皇旧宫与皇帝行宫并存的特色。1671-1829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朝皇帝曾先后10次东巡祭祖均驻跸故宫。不仅如此,乾隆还源源不断地从北京运送来洋洋大观的皇家珍宝于此贮藏,以示“不忘根本”,使盛京皇宫成为当时与北京紫禁城、热河行宫齐名的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1981年,正式定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沈阳故宫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古建筑114座,500多间。和中原文化的北京故宫不同,沈阳故宫以满族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为特点,具有鲜明的满族和东北地域特色。宫殿建筑兼收并蓄蒙、藏、汉等民族的建筑结构和装饰方法,自成体系。
沈阳故宫按照建造先后和建筑布局,分为东、中、西三路
东路:大政殿与十王亭
大政殿,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时期所建,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诸王和大臣议政之处。
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汉式大殿从未有亭式结构。殿顶宝瓶、相轮、火焰宝珠借鉴了佛塔塔刹(俗称塔尖)的艺术特色。
大政殿内的梵文天花,带有神圣的宗教色彩。满族早期大政殿还具有召集众人举行某项仪式或宣布某项需要周知的事情,成为当时国家举行重大庆典的场所。
大政殿共有内外两圈三十二根红柱,最引人注目的是南侧殿门外两柱上的金龙。
十王亭,在大政殿前左右两侧,各排列着五座方亭,俗称“十王亭”或“八旗亭”。东侧由北向南依次是左翼王亭,镶黄、正白、镶白、正蓝旗亭,西侧则相应为右翼王亭,正黄、正红、镶红、镶蓝旗亭。
“八旗”是军事、生产、行政、司法等合一的组织。十王亭是八旗官员处理本旗行政、民事、诉讼等事务的办公场所。入关前的清(后金)国家就是由八旗构成的,国家的重要决策,都是经过八旗贝勒(旗主)、大臣参与讨论制定的,皇帝对全国的统治是通过八旗实现。
大政殿与十大王亭组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这是清朝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具体反映。
中路:大内宫阙
中路是沈阳故宫建筑群的主体,即皇帝日常上朝和居住的地方,清代称“大内宫阙”。由入关前皇太极时大清门、崇政殿、清宁宫为主体的皇宫,两侧为乾陵时所建行宫、太庙等。
文德坊、武功坊虽建于清朝入关之前,按照大臣上朝排班相同的“文东武西”位置,矗立在大清宫门两侧。
大清门在两牌坊之间南侧,建于清太宗天聪初年(1626)。五开间,看上去显得简陋。
崇政殿
进入大清门沿御路北行,正面就是盛京皇宫正殿—崇政殿,俗称“金銮殿”。在中国古代宫廷中,一般称皇帝处理政务,接见外国使臣,举行国家典礼的建筑为“殿”,而称帝后居住的建筑为“宫”。
与大政殿不同,崇政殿做为皇宫的正殿,它是皇帝日常临朝理政之处,而大政殿则是举行较大规模的重要集会时的“大殿”,在一般情况下很少使用。
崇政殿室内的宝座、屏风等陈设,并非清太宗时期的原貌,而是乾隆十二年(1747)根据乾隆的旨意重新设计制做的。
凤凰楼
于1627-1635年建成,是当时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举行宴会的地方,是清代沈阳城内最高建筑。在皇太极时期,凤凰楼也是皇帝后妃们夏日观景纳凉和读书之处。“紫气东来”金漆匾是乾隆保留下来的御笔,高悬于凤凰楼上近300年。
清宁宫
崇政殿后高台上的内廷,实际上也就是清太宗时期皇帝的“家”。在这个区域里,正面居中的是中宫清宁宫,即皇太极和皇后哲哲居住之处,是整个宫殿的核心,两侧是六座配宫。
清宁宫建在3.8米的高台上,高于崇政殿,宫高殿低,不同于北京故宫。按照满族人过去在山区居住的习俗,部落里酋长的住宅都是建在寨子里最高的地方,既便于守卫,又利于观察了望。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建在地面上”。清宁宫五间房的屋门不是开在正中一间,而是开在东侧第二间,加上室内西侧四间不设间壁墙,就像从一端开口的口袋。这种格局来源于满族早期只设一个出入口的“地窨子”式住宅,也与过去满族一家几代同往一室,为增大室内空间,也便于举行祭祀、宴会等活动有关。“口袋房”,也称“筒子房”。
“万字炕”也称“蔓枝炕”、“弯子炕”、“转圈炕”,是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适应当地冬季严寒气候的创造。满族民间有正房内“以南为大”(供长辈居住)、以西为尊”的说法。正房内搭设南、西、北三面转角相连的火炕,其中南北两面炕较宽,供人起居坐卧,俗称“对面炕”。西炕较窄,一般不住人,供摆放祭器等物品,既不可随意坐卧,也不能乱放杂物。连接火炕烟道的烟囱建在房后西侧,从地面起建不像汉族住宅那样建在屋顶。
清宁宫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能,就是其西侧四间也做为宫内举行萨满祭祀的场所,因此也称之为“神堂”。
清宁宫室内东侧第二间室搭设烧炕和祭祀时煮肉用的锅灶。
内廷宫区,除中宫清宁宫外,还有6座配宫。其中4座位于清宁宫前东、西两侧,分别是皇太极四位皇妃的寝宫,四配宫在建筑样式和装饰等级上都是相同的,但其主人的还是有地位差别的。东高于西、北高于南。寝宫内外屋都设有贯通两间的“万字炕”。一般情况下皇帝和皇后一起住清宁宫,如皇帝需要与某个妃子同住,则到那个妃子的寝宫中。
关雎宫居四配宫之首,仅次于中宫清宁宫,为皇太极宸妃的寝宫。
麟趾宫
亦称西宫,清太宗皇太极贵妃的寝宫。
永福宫
俗称“次西宫”,是皇太极庄妃(辅佐太宗、世祖、圣祖三朝,谥孝庄文皇后)的寝宫,1638年福临(顺治皇帝)出生在这里。
满族室内的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又称摇车、吊车。婴儿放在悠车里,即所谓的“养活孩子吊起来”。
清宁宫庭院内西南正对宫门的地方,有一根安放在石头底座上的红漆木竿,顶端套一锡碗,这就是过去满族院落中常见的“索罗竿”。“索罗竿”是祭天时的崇拜物,民间称“祭竿子”、“立竿大祭”,俗称“神竿”。祭祀时在杆顶锡斗内放碎米、杂肉等喂“神鹊”(乌鸦),以示答谢天神之意。
西路:嘉荫堂和文溯阁
西路建于公元1781-1783年,主要包括皇帝东巡驻跸盛京行宫时举行宴会和赏戏的戏台和嘉荫堂、文溯阁两个建筑组群,是极富独特文化气息与休闲韵味的建筑单元组合。
戏台
为清帝东巡时赏戏而建,两侧长廊是王公大臣陪皇帝看戏之处。
文渊阁
文渊阁是存放《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建筑形式仿宁波天一阁,外观两层,阁内三层。“文渊”,乾隆取周诗“溯涧求本”之意,以符合沈阳为清朝“发祥之地”的地位,表达自己“不忘祖宗创业之艰,示子孙守文之模”的用心。
文溯阁殿顶不用黄琉璃瓦而是黑琉璃瓦镶绿边,廊柱用绿色而不是红色,檐下的彩画也不用龙凤等图案,而是“如意书卷”、“白
马献书”等以书籍为主要的表现内容,并采用蓝绿为主的色调。龙、金、红为阳为火,黑、绿、蓝为阴为水为木,意念上“天一生水”是为了防止火灾,都是象征意义。
沈阳故宫院落建筑很多,得慢慢看。
沈阳故宫导游词讲解就分享到这里吧!感谢文友花费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有关于更合适多沈阳故宫导游词讲解的信息,可以通过本站搜索功能进行查找,相信能够找到更全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