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斋戒是什么意思 (佛教的斋戒是什么意思)

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苏东坡《留侯论》中曾有言曰:“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所说的大勇与俗话说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追求泰然自若,心如止水的境界。但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达到,一时达到也很难维持。盖因人皆俗人,总是被一些世俗琐事牵绊,患得患失,锱铢必较,很难活得坦然自若,潇潇洒洒。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人从俗世泥潭中暂时的超拔出来,让我们的心灵获得一点自由呢?

有,就是斋戒。

斋戒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接近这一“八风不动,宠辱偕忘”的境界。斋戒斋戒,顾名思义,在白天固定的时间内不能饮食与交媾。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使身体与心灵承受磨炼,虽然过程艰辛,但收获却是极喜人的。因为在开斋的那一刻,可以让你的思想充分认识到,人是可以战胜欲望的诱惑的,是可以彻底的蔑视肉体,并且超越它的,是可以追求纯粹的精神享受并且陶醉其中的。在巨大的精神享受面前,肉体上的享受是如此的不值一提。在这一刻,也才最能体会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的名句“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这理性就孕育在对斋戒的理解中,这力量就潜藏在对斋戒的完善中,这杰作则是在斋戒中涤荡自己内心后的脱胎换骨。

总的来说,斋戒可以提炼人的勇气与毅力,以此来蔑视甚至超越腌臜的现实,污浊的人心,刺耳的噪音。对人精神上的影响是持久且深远的,它仿佛是一把刀,能割掉你内心深处腐烂的部分,让其枯木逢春。又好像是一身盔甲,只要你虔诚地将其穿在身上,就能将外界所有的是非恩怨熙熙攘攘都隔离在外,不让你的心灵受到一点干扰,无坚不摧的同时又坚不可摧,可攻可守,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精神武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