礻和衤区别?
1.衤字旁和礻字旁的主要区别是衤字旁比礻字旁多一个点,就像衣字比示字多一笔画,也是写出来仅有的区别。
2.衤字旁主要含义是衣服类的东西,比如袍、褂、袜、被褥等
3.礻字旁的主要含义:“示”是“神”的本字。从“示”的字,一般与神(包括对大自然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如神、福、祈、礼、视、祖、祥等。
拓展资料
部编版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有如下特色:
第一,强调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语文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一直以来存在诸多误区。经过这几年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认同语文课不是教课文内容,课文只是个例子,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孩子们学好汉语就是学好母语,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历史的传承,也是科学的传承、国家的传承,因此语文学科必须承担起教授学生们掌握并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这就是语文学科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
第二,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结合了生活实际后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不是哪个老师靠嘴皮子就能讲会的。以往的语文课主要采用讲授的方法,完全忽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语言文字的实践性特点,这是不科学的。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说“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学习兴趣不是讲出来的,情感态度更不是讲出来的。讲,作用真的很有限。如果让我再教一次语文,怎么教?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不但读,还要多读多背,多读多写。”这是教了语文近六十年的老语文教师的切身体会。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作文能力、说话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这才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在教材中的版块安排,就是部编版教材为了遵守语言认知科学而做出的巨大改变。
第三,采用版块式教学设计模式。
“版块教学”是相对于之前教材的“直线型”教学设计而言的。“直线型”的教学设计从初步理解到逐段分析再到总结提升,往往更注重思想内容的挖掘,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语文性和语文味(于漪老师语)。语文知识更是在割裂的线性教学过程中,无法得到系统的贯彻和落实。但部编版教材的“版块化教学”,则是目标明确,围绕一个基本点(版块重点),迁移往复,螺旋循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都一清二楚。
了解了教材的特点,我们再来看看教材中每个单元后都有的《语文园地》到底在教材中是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我们学生和家长来说,如何用好《语文园地》来了解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重要的知识点和考试题型(考点),因为篇幅有限,又因牛老师能力有限,这里仅仅只代表牛老师个人观点,给大家在寒假预习时略做个参考罢了,讲解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大家谅解。
语文园地一
因为篇幅和时间问题,这里以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一为例,谈谈《语文园地》中有哪些重要指示点和考点提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掌握。
指导:
园地一第一部分【识字加油站】中,安排了一幅导览图。导览图中标明了很多重要的景点和设施,学会看导览图,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游览路线,还可以让我们快速找到要去的地方,节省时间。
如何看导览图呢?首先要分清方位。在面对图片时,图的上方就是北面,图的下方就是南面,图的左边就是西面,图的右面就是东面。我们常用的指示方向的顺口溜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了解了这个,就知道如何看导览图,以及指导自己如何根据导览图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了。
提示:
语文阅读不要局限在对文章的阅读,实际上语文能力中所提及的阅读能力还包括对图片和图示以及说明书、导览图、规则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的阅读,这一系列阅读都可以归类到“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种类之中。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小学中高年段一直到初高中的考卷中,都会以一定的分值比例出现,此类文本的阅读考察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牛老师公众号里写过一些以“非连续性文本”为关键词的文章,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阅读。也可以点击下面标题直达原文内容:
重磅||最新题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解读要义【非常重要】
1、看牛老师:非连续性文本题目解析方法讲解:初级第1讲
【为了不占篇幅,2~8讲这里不再附带链接了,大家可根据关键词自行在本公众号内进行查找】
2、看牛老师:非连续性文本题目解析方法讲解:初级第9讲
指导:
《语文园地一》的第二题【字词句运用】,出了一道补充词语的题。补充的词语是形容词。在表示事物的词语前,加上突出该事物特征的词语作为修饰成分,会让这部分词语变得更加生动而又具体。可以添加的词语有很多类型,比如描写形状的,描写颜色的,描写状态的,或者描写方位的……类型可以很多样,评判所使用的词语是否恰当的方法就是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只要符合前后词语的语境,即视为合理。
本题日后的考试类型就是“填上合适的词语”或者“补充词语”。这样的题在日常学习中一定是源自于阅读的,比如我们阅读一篇课文时,就要着力让孩子辨认这些词语,并用圈画和批注等方法把此类词语标注出来,以求得深刻记忆。
例如我们阅读《笋芽儿》这篇文章时,就可以从文章中找到很多这样类型的词语。日常的阅读时,没有考试要完成题目的压力,但也不代表一目十行地读过。只有像下图中展示的这样去阅读,才能从阅读的文本中汲取无限的阅读和写作的营养。
大家看到老师标注出来的词组了吧。这些词语与后面的词语进行连接,把后面的词语的意思说得更完整,更具体了。使文章所描绘的事物、情景或者画面更具体和生动形象了。去掉了这些词,文章就变得干瘪而寡淡,原本丰富的意思也变得简单直白而读来索然无味了。因此,这些词语就是在阅读是的金银珠宝,我们只有从文本中寻找这些金银珠宝来认识并积累了,日后的写作中才能产生如珠如宝的优美语句呢!
这就是一举两得的学习模式。借助寻找适合词语进行搭配,再到积累相关语汇,最后再形成对特定事物的具体描写,这些不仅只帮助我们完成类似“填写合适的词语”或者“补充词语”这类题目,更能够帮助我们日后进行精彩表达做基础。这才是我们学习语文课文和《语文园地》的意义所在啊!
提示:
以往的语文园地或者一个单元学完后的综合练习,只需要把词语填入合适即可。但部编版教材的高妙之处就在于本题后续还有个要求——再说说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很多二年级的家长苦恼于孩子看图写话写出的话语总是干瘪的,像挤牙膏一样的写作,令人头痛。但实际上我们如果用好语文书,这样的问题本应该完全不会出现的。这道出现在《语文园地》中的小题的后面一个要求,就是一种很好的语言积累的训练。用好填写完整的这些短语来针对“春天”这个主题说一段话,把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统统写出来,是不是孩子们就完全能够胜任一篇以写春天为背景的看图写话的作文了呢!
本题的参考答案:
(湛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美丽的)田野(和煦的)微风(嫩绿的)柳条(青青的)草坪
我们家长们在孩子填写好上面这道题后,便可以根据孩子的生活经历进行主题谈话了。生活中,我们都带着孩子在春天中游玩过,春游或者郊游都是很常见的经历。结合亲身经历来说,用上前面这些短语,这样的主题说话就会更加有的放矢了。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说:春天里,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从地下探出头来了,一丛丛,一簇簇的,像一个个小脑袋,活灵活现神气极了!柳树抽出了细细的六四,上面还缀满了淡黄色的嫩芽儿,不几天她们就甩开长长的辫子在春风中舞蹈。田野里,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开了,好像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太阳暖洋洋的,我们在青青的草坪上打滚,玩游戏,暖暖的春风吹着我们,真是舒服极了!
指导:
部编版二下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一》里,还有一道直接指向阅读能力的题。这道题就是p13页上的“根据不同的提问,读读下面的句子”这道题。
如上图所提示,针对“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这个句子原本是一个简单的句子,这个句子我印象是出自沪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2册)的《一粒种子》的课文中。见下图。
这个句子又不完全跟部编版二下的《语文园地一》中这道题所展示的句子一样。但可以通过读读上面这篇小文章来调动一下我们学生们的兴趣。种子就是从泥土里发芽生长的,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后的【我爱阅读】版块选择的《笋芽儿》,也是讲生物从土下钻出来的事情。很形象,很生动,适合我们学生们拓展阅读来提升对春天万物生长的认识和感悟。
再回到这道题:“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这个问题就是问“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英语中的what。“种子睡在哪里?”——这个问题就是问“什么地方”的问题,也就是英语中的where。“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这个问题就是问“怎么样”的问题,也就是英语中的how。
汉语的文章中,如果是记叙文,就要讲求记叙文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往往是判断这篇文章文体类型的重要评判标准。
小学阶段从三年级开始,就会有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往年加今年的五年级期末考卷上也多次出现针对一个部分(指定段落)提出问题并解答的考题。
提示:
结合这一次部编版二下教材中出现在《语文园地一》中的题型,为我们提示了明确的阅读方法——提问。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提出有指向性的问题,来解读文本。这无疑是一种极为常用,当然也是一定好用的阅读方法。我希望家长们在孩子学到这个内容时,无比引起你们的重视。谨记,切记!
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再扩展一下,类似提问的方向还有“什么时间when”,“谁who”和“为什么why”等等。结合《语文园地一》中的这道“what”+“where”+“how”,就组成了六W的提问内容。如果从二年级下学期就开始着力训练这个内容,孩子们解析文本的能力一定会与日俱增的!
类似六W的问题,从二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一》开始,正式作为阅读一篇文章的问题抓手,出现在教材中了。这样的题型在原来的沪教版教材中没有以如此清晰的呈现形式出现。今天看到这个项目,我个人感觉部编版教材的改变的确是用了心了!在阅读和写作训练知识点的点拨上,教材改版所带来的教学重点的明晰,将为广大教师打开一扇让语文教学更具有“语文味儿”的大门,我本人举大拇指点赞!
还有很多语文重要指示点和考点出现在后续的《语文园地》中,各位家长们一定要对这里的学习毫不松懈才能在期末大考前对语文学习重要知识点和考点做到了然于胸啊。下面牛老师不能再多用文字表达后续的《语文园地》中的重要知识点和考点了,用图片加批注的形式做以提示,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语文园地二语文园地三
点拨:像“鹿”“金”等汉字,虽然看上去分为好几部分,但是在古代都把它们作为独体字,是不能分开的。所以,查字典时,要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查。同时,它们也可以做其他汉字的部首,例如“鹿”是“麝shè”的部首,“金”是“鉴”的部首,“高”是“敲”的部首等。
语文园地四
语文园地五
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另外4个单元的《语文园地》的学习策略,试图从考点和知识点的角度,挖掘教材精髓,希望这个专题的内容能给假期想要预习教材的孩子和家长朋友们带去一些帮助。
语文园地五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下面这个内容是第一项【识字加油站】。
指导:
“识字加油站”需学生识字9个,其中以“厂字头”做偏旁的字4个,分别为“厨、则、厢、厦”,以“穴宝盖”做偏旁的字5个,分别为“穴、窟、窿、窑、窄”。“厂”在古代是独立的字,字形很像突出的石岩,下面可以住人,所以有“厂字头”的字大多与房屋和山崖有关。“穴宝盖”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是洞穴的样子,本义是洞穴。人类还没有房子的时候,住的是洞穴,所以有“穴宝盖”的字大都与房屋和洞穴有关。本板块的教学,学生可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词意,“窟窿”一词在《亡羊补牢》中已出现。最后,可引导学生说出其他带有“厂字头”和“穴宝盖”的字,鼓励学生养成在生活中、阅读中识字的习惯。
部首识字法的最大特点是以部首为汉字分类,把相同部首的字组成的词语也作为一种特殊词语的积累。比如考试中会出现这样的题型,写出带有虫子旁的词语(蜘蛛、螃蟹、蜻蜓……)这样的题目一方面是考词语归类积累,一方面是考察学生运用部首识字法识字掌握的程度。运用部首识字法,能够帮助一批爱写错别字的孩子,减少写错别字的几率。如果孩子经常性地出现错别字,也建议家长们用部首识字法,帮助孩子把错字的局部特征明确后再做订正。
提示:
很多家长觉得生字写错了,简单地认为让孩子把错字一遍遍地订正就能记住。其实不然。识字是有规律可循的,识字的方法也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天生就有良好的形象思维和记忆能力,因此,再抽象的,哪怕笔画再多的字也都是过眼不忘。
我班有个叫宸宸的同学就是这样,作文写得很差,常常是连字数要求都无法达标,阅读能力自然也勉勉强强的,但就是默写这一项总难不住他。我仔细观察过这孩子,他回家的预习本从来不会写得很认真,人家抄4遍词语,他可能只抄一遍,有时候甚至偷工减料,故意少抄一些词语。但每次课堂默写,他就从来没有失太多分的时候。这样的孩子也就无需按照统一规定的数量进行抄写或者订正,对于他的要求是根据他的情况能看会的无需写,能订正一遍就记住的,那就只要订正一遍即可。
然而,有很多孩子形象思维较差,观察能力也较弱,看生字时,无法一眼看到字的各部位特征,对于形近字就更是缺乏准确区分的能力,所以时常写出的错别字就是张冠李戴的现象。
对于这类孩子,区分形近字并组词这道题目,往往会答错,有时候错的几乎让人无法理解。这类孩子,我建议在认字时,请父母多多代劳,一边给孩子讲解字义,一边用红色笔把部首标注出来,特意引领孩子做区分,督促孩子用细心的观察,发现形近字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然后再练习组词和造句,最好能用选词(选字)填空的方法进行训练。
常写错字的孩子,必须要狠下决心,学习生字时要比别人多一道工序,订正错字时也要多花一份力气——建立错字档案。
什么是错字档案呢?敲黑板的时刻到了——
就是用一个专门的小本子,把日常默写中出现错误的字端端正正地方大一倍写在“错字档案”本上。每隔一周复习一次,也就是以7天为一个周期。每次默写“错字档案”中的字时,就按照正常的方法连词一起默写,家长要费心记录下错字档案,自觉性高的孩子,自己整理下来。学校默写本上的错字,用圆圈圈在课文中,回家后整理进“错字档案”里。每7天复习一次时,不再错的,缩小一倍写在放大一倍的那个错字旁边,隔7天后再默写时,这个错字不再错了,即可用橡皮擦掉或者直接勾去。这就是运用“错字档案”专治错别字的方法。课文中的词语是循环往复地出现的,如果隔一阵子再错,那就再写进“错字档案”,可以再放大一倍写,只要写一遍即可,但字号要更大一些。
用此法来训练容易写错字的问题,不敢用打包票的口气去说,但一定是有效的,家长朋友们不妨试一试。
指导:
“字词句运用”分为两部分。一是“读一读,再选择一两个词语演一演”。
这些词虽然都是表示笑的词语,但是含义和用法以及表现的情感态度也各不相同。下面是这些词语的具体含义。
微笑:不显著地、不出声地笑。
狂笑:毫无顾忌、放纵地大笑。
傻笑:无意义地一个劲儿地笑。
笑眯眯:形容微笑时眼皮微微合拢的样子。
笑呵呵:形容笑的样子。
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破涕为笑:停止了哭泣,露出了笑容。
哈哈大笑:形容开怀地大笑起来。
捧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
提示:
掌握这些词语,需要结合语言环境去认识和理解。日常的阅读中,也需要家长们对孩子们做这样的引导,就是每读到一些文字时,一旦遇到不懂的词语,便拿出字典查查意思再回到原文里读一读,想一想,最好还能用一用(造句或者口头说话、文章朗读等)。只有这样理解了词义再结合语境运用,词语才能够真正被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有了知识储备,才有日后丰富的表达和精彩的写作。所以,这里不单单只是了解几个表示笑的词语,而是鼓励孩子们归类记忆和理解词语,以备日后使用啊!
指导:
这道“读句子”的题,是考察学生们运用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来修饰语言,也是一种针对“提示语”做考察的题型。比如考卷上出现过类似“联系上下文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表达更加完整”,类似的考题有“老师()地说:‘犯错不要紧,要进的是努力改正错误。’”这道题中,括号里就要填上与后文语意相一致的描写老师说话口吻的词语。
第一句中,小马想帮妈妈做事的心情是很高兴的,所以用“连蹦带跳”来描摹小马说话时兴奋的心情;第二句话中,因为过不去河而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的小马,说话时一定是“难为情”的;第三句话中,“和颜悦色”写出了老师发现同学们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后的神情变化。因此老师的话要用和蔼可亲的语气来表达。
提示:
我们常说,写作要写出有声有色的文字,要对人物或者事物、景物进行具体而又生动的描绘。这个练习中,就告诉我们,写人物语言时,不能只干巴巴地写出对方说了什么,还有用一个词语描摹出对方说话时是怎样的神态和如何的心境与情感。只有揣摩透彻了说话人的感觉和心理,才能写出生动的语句,才能刻画出传神的人物。
我25年的教学生涯中,教语文19年。总是会碰到写作文时常苦恼的孩子或者家长朋友们。写作时,往往是无米之炊。我也纳闷,米,就是材料,材料应该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而材料最初应该是在语文书的课文里的。就比如这里要我们注意用朗读加体会的方式而积累的三个表示说话人语气的提示语,就是一种“米”。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五》提示我们要把这把“米”采撷起来,作为积累记在脑中,日后可别忘了用哦!记忆字词句子也许是很简单的,但只有不断地运用才能使我们记忆的内容得到升华和发展。
这一道小题让我们记住了“连蹦带跳地说”“难为情地说”“和颜悦色地说”等等描写说话人语气的提示语,日后我们就要更多地积累类似的词语,并主动运用于自己的写话之中去。希望这里的精华能够被你们get到哦!
指导:
这道小题是考察我们对近义词构成词语的积累。
学习时,先读一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然后根据泡泡中的内容,观察词语的特点,说说自己的发现。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每个词语中的两个字的意思都是相近的,整个词语的意思又和字的意思差不多。如“教诲”的意思是教训,教导;和“教”与“诲”的意思相近;“灾难”的意思是天灾人祸造成的严重损害和痛苦,和“灾”与“难”的意思相近。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例如“富裕”“湿润”“欢乐”“尊敬”等等。
提示:
汉语词汇的积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任务,日常考卷上经常会考到词语积累。与其期末大考前集中突击复习,不如日常学习时,就积少成多,慢慢地积累,日常也要注重运用。这样的词语如果在归类记忆后能够使用在文字表达(比如作文)中,就会让你的习作变得多样化一些。同样是告诉对方记住什么事情,如果别人用“告诉”,你就可以用“叮嘱”,或者“叮咛”“嘱咐”“嘱托”等等词汇。这样归类记忆的词语会让你的表达变得丰富多彩的,拿到高分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儿了。
首先提示:文章末尾的“重要干货,快收藏!”请各位一定要阅读哦!
牛老师的话:
今日感冒初愈,想着号里等着看我文章的朋友们,于是在这个午后打开电脑继续带大家畅游在语文这篇浩瀚的蓝海之中。
部编版教材的一、二年级是最先在全国范围内铺开的,至今仍没有机会教到这两个年级的课文,不过翻看了自己为了研究而特意购买的教材,个人感觉教材还是有相当难度的。
前文谈到了下学期如何学习部编版一、二年级的课本,只是个人见解,希望不妥之处能有朋友留言指出。
附原文链接如下,点击标题即可进入原文进行阅读:
1、部编版一年级下学期我们如何学好语文?给孩子及家长们的建议。
2、部编版二年级下学期我们如何学好语文?给孩子及家长们的建议。
因为起步从对部编版二年级教材做了深入研读,这里将继续以前面两篇以部编版二年级的《语文园地》为内容进行解析,附前面两篇(谈《语文园地》透露出来的知识点和重要考点,含1~5单元)文章,供各位集中阅读:
1、部编二(下):8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透露出哪些重点知识和考点题型呢?(上篇)
2、部编二(下):第5单元《语文园地》重要考点(知识点)解析指导
下面正式开始后续6~8单元《语文园地》所表达的重要考点和知识点,希望能给各位家长朋友们在下学期指导孩子学好语文,带去一些裨益。
语文园地六
本单元《语文园地六》安排了六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识字加油站】。
指导:
这些词语列出了一些场所的名字,围绕“馆”和“所”进行扩词,一方面是帮助孩子用一字开花的方法学习、认识和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生活进行场景识字。比如到了“火车站”“公交车站”“地铁站”等地方,可以让孩子认识跟“站”有关的词语一样,围绕生活场景识字,往往就是最简单且轻松的一种识字方法,最适合父母在家庭日常操作。
同时,可以结合查字典来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以力求达到从根本上认识并记忆的目的。
附词语解释:
博物馆:搜集、保管、研究、陈列、展览有关革命、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文物或标本的机构。
展览馆:专门用来举办展览的建筑物。
科技馆: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
体育馆:室内进行体育锻炼或比赛的场所。
研究所:科学试验的研究部门。
派出所:我国公安部门的基层机构,管理户口和基层治安等工作。
哨所:警戒分队或哨兵所在的处所。
诊所:规模比医院小的医疗机构。
这里要明确什么是一字开花法识字。类似上图,围绕一个中心字组词,看学生们能否调动已有认知,将所掌握词语围绕这个中心字进行组队,这种重新编组的方法一可以锻炼扩词能力,二可以达到打破固定思维将词语活学活用,最终达到识字、识词到用词的目的。小学低年级段到中高年级段都适合此法对词语进行归类分组记忆。建议父母们多用用这样的方法,这个方法也非常适合经常写错字或者用错词的孩子。
提示:
考卷上出现的考题类型有扩词和看拼音写词语等题型,日常针对所学汉字和所掌握词语进行一字开花法归类记忆,考试中应对以上两种题型必绰绰有余。本题在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谈谈“所”和“馆”的功能,并在反复呈现词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词语中识字,同时结合生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读词的过程中发现词语的特点,了解构词的规律,拓展认识其他的”馆”和“所”,如图书馆、茶馆、律师事务所等。
指导:
这些字都是容易出错的字,认的时候和写的时候就要注意观察。这需要父母们在指导孩子预习时,就要针对易错的字的个别笔画着重指导,当然,指导不写错别字的重要责任人在老师,希望广大教师朋友们在课堂上就有针对性地加以提示,以求孩子们在学习的第一个环节里就留下正确的认识,而不发生印象错误后续反复更正错误印象而徒劳无功的情况。
不写错别字,最根本的方法是:观察!观察!观察!
就像写书法时对字帖的临摹一样,需要认认真真地对字帖进行读贴。没有认真读字的同学,往往无法观察到汉字书写的细部特征。往往在写了错别字之后,几乎不用老师指出他的错字错在哪里,孩子们都能自行辨别出错处,这就是在认字之初,没有认真观察而铸成的错误。
提示:
“含”的上部是“今”;“迎”的里面不是“印”;“留”的第三笔是点,不要丢掉。“荡”是上下结构,跟这个类似的因为结构错误而写错的还有“落”,草字头在上,包住下面部分,写法是上下结构。“满、敬”是左右结构,不要写错。
指导:
理解词语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们掌握的阅读方法之中,最常用也是最直接见效于阅读的方法之一。考试时,没有字典和词典帮忙,如何能够把出现在考卷上的阅读文本的陌生词语理解透彻呢?
一方面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运用可以查字典的机会将遇到的陌生词语都弄懂,再一方面就是要常常借助查字典的过程,把理解词语的方法从根本上掌握了。除了查字典,还有找近义词/反义词法、造句法、拆字理解再组合法等方法理解词语,另外特别推荐的就是“联系上下文法”理解词语了。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法,是最实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这个方法将伴随我们一生的阅读,希望每个孩子都能知道此法在阅读理解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这一次,这个方法被写进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语文园地》之中,也是为了后续进一步拓展阅读能力而编排,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哦!
提示:
这些词语都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联系上下文,就是联系需要理解的词语的前后词语的内容来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
暗示:“没有明说”“用眼神”就是“暗示”的意思。
泄露lòu:可以根据上下文的“保密”来理解,“保密”和“泄露”是一组反义词,所以“泄露”就是不保密,把秘密的事说出去。
喧闹:码头有“安静”变得“喧闹”,说明码头上热闹起来了,所以“喧闹”是热闹的意思。
大自然很奇妙,每个孩子心中总有着奇奇怪怪的想法,我们可以把这些“小问号”都写下来。也可以做成“问号卡”统一写在一种规格的卡纸(卡片)上,日后,我们再翻看时,一定会被当初天真烂漫的自己而逗乐了呢!
作为家长,我建议你们为孩子也准备一个日记本,孩子小不会写字,可以由家长代劳,等孩子大一些了,能写的字多一些了,每天晚上除了睡觉前父母给孩子讲亲子故事外,还可以记录亲子日记。别小看了这个亲子日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记录下来,日后可以成为孩子们写作的最初源头哦!日常美好的经历是一笔财富,只有留下痕迹,才能在未来融入到孩子的写作之中去。就看大作家莫言的作品吧,哪一篇又不是他日常的点滴见闻而发展出来的佳作呢?!所以,日常的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和宝藏啊!
语文园地七
指导:
这两组词语都与学校组织大扫除有关,第一组是描写大扫除时需要的工具,第二组是描写大扫除时需要做的事情。认真地读一读这些词语,一定要把字音读准,认清字形,积累这些词语日后为自己的写作和表达所用。
其中,“扫”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这里还要根据词语环境来区分多音字,也是考点之一。“扫地”的“扫”读sǎo,“扫帚”的“扫”读sào。
提示:
这里的动词也要特殊记忆,例如“扫”“抹”“拖”“擦”等都是清扫时要用到的动作,掌握准确的动词表达也是考点之一。
扫——地;擦——桌子;打——水;洗——抹布……类似这样的动词词组组合也需要引导孩子们通过回顾自己参加清扫的过程来理解记忆。
【字词句运用】第一部分
【字词句运用】第二部分
指导:
这三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句话讲大枫树比作绿色太阳伞,第二句话讲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第三句话讲小柏树比作笔直站立的战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枫树、大象耳朵和小柏树的样子。
学习这三句话,不仅仅要知道这三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还要知道这里的比喻是否恰当呢?
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大枫树和绿色太阳伞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扇子和大象耳朵又有哪些相似之处?用战士来比喻小柏树,是因为什么,又代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
事实上,这些谈话都应该在语文课堂上由老师提出来。但日常我们老师们对待《语文园地》的教学不够严谨,以为这个内容的安排就是为了喘一口气,为了在紧张的课文学习之余给师生稍稍地喘口气而安排的。殊不知当我们仔细挖掘这部分内容存在的意义之后,不难发现,《语文园地》不简单的仅仅只是一个驿站,其意义和作用不亚于课文的学习哦!我们要加以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呢!
了解了比喻句的特点,再明确了比喻句的作用,我们还要试着引导孩子举一反三。
比如:
“大枫树”好像一把“太阳伞”,那么还有什么样的树也像“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呢?
像“小战士”的树除了“小柏树”还有哪些树也具备了“高大挺拔”的特点呢?
引导孩子们举一反三的能力不一定必须往难和深处挖掘,日常手边常见的阅读材料就是一种拓展的最佳素材哦!
【写话】部分
指导:
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中,《蜘蛛开店》里的蜘蛛,《青蛙卖泥塘》中的青蛙,《小毛虫》里的小毛虫,都是小动物。孩子们应该最喜欢小动物了,所以喂养小动物,观察小动物,最后再到书写小动物,就是一种训练写作的过程。如果生活中对喂养小动物很有经验,那么写出有个性的真实可信的小动物,也就不会难住孩子们了。
大作家笔下的小动物有哪些呢?比如冯骥才的《珍珠鸟》,比如老舍的《母鸡》,比如尤今的《绿毛龟》,比如郑振铎的《燕子》,都无一例外的是作家仔细观察并且亲自喂养、照料后,关注了小动物的生长习性和细节特征后而写成的好文佳作。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在阅读中,挖掘小动物的特点,更要创造家庭生活情境,让孩子们真正地喂养一次小动物,这样就能为写出优秀的作品做好基础。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单元的以小动物为主体的课文都有童话色彩,如果我们的孩子们写小动物的习作,不妨也效仿着写一写动物童话。童话是儿童的语言和儿童的思维,儿童写作不要要求高大全,只要拥有儿童的视角,同时具有儿童的语言,说得通顺即可算作是合格之作。不要强求具体、生动,以鼓励写作信心为主要目的吧。
语文园地八
指导:
第一组:“钩”是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铲”是削平东西或把东西取出来的器具。这两种东西一般都是金属制品,所以都带金字旁。
第二组:“梅”和”柿”都是树木的一种,所以都带木字旁。
第三组:”源”指水流的起始处;“涨”指水量增加,水面高起来。这两个字都和水有关,所以都含三点水。
第四组:“炬”指火把;“灿”指光彩耀眼。这两个字都与火有关,所以带有火字旁。
第五组:“垮”指倒塌、坍塌;“坟”指埋葬死人之后筑起的土堆。这两个宇都与土有关,所以都有土字旁。
【字词句运用一】
指导:
读这里的词语时,要注意“一”的变调。在“一瞬间”这个词里“一”读二声yí;在“一眨眼”这个词里“一”读四声“yì”。此外,还要读准翘舌音的字,如“瞬shùn”“眨zhǎ”“逐zhú”。这六组词语,每组中的两个词语意思相近。上面三组词语形容时间很短、动作很快,下面三组词语形容时间或动作很慢。
参考造句:
渐渐:春天来了,天气渐渐变得暖和了。
慢吞吞:一只蜗牛慢吞吞地在草地上爬呀爬。
【字词句运用二】
指导:
例句是写最后一个太阳因为害怕,非常慌张地躲进了大海里。加点的“害怕极了”是说最后一个太阳的内心活动的,“慌慌张张”是AABB式的叠词,更加突出了太阳害怕的心理。因为有了“害怕极了”的心理活动而产生“慌慌张张”的动作,两者之间存在动机和行为相匹配的关联。我们可以模仿着写好下面一个句子:“李明杰________,_________跑进了教室。”可以填写“李明杰心急如焚,急三火四地跑进了教室。”
提示:
日常语文学习中,读文章一定要仔细,要边读边思考边积累。读文字,是为了理解意思,读词语是为了加深理解,思考可以带动阅读走向深入。然而,日常的阅读,很多孩子出于泛泛地阅读的层面,既没有对文本中优美的词汇加以记忆和积累,又缺乏举一反三的练习过程。像这道题中对于人物(事物)的内心活动到外在行为表现的表达,就是习作中我们最重点的要求——写具体。没有阅读中针对这样细节的关注和训练,哪有日后表达时的运用呢。所以,建议家长们带领孩子阅读时,带着笔来阅读。把文本中优美的词汇圈画一下,美好的语句标注一下,多多咀嚼和玩味,就会增加孩子们的理解能力,积累得多了,日后的写作自然也就会主动运用更丰富的表达技巧了。
【我的发现】
指导:
第一组上面的字都带有“礻”,下面的字都带有“衤”,这两个偏旁相似;第二组上面的字都带有“冫”,下面的字都带有“氵”。这两个偏旁也相似。我发现“神、祖、礼、福”这四个带有“礻”的字往往与神仙、祭祀等有关,而“补、袜、衫、被”这四个字带有“衤”的字往往与衣服有关。“冰、冷、冻、凉”这四个带有“冫”的字多与冰有关,表示冷的意思,而“海、流、洒、滴”这四个带有“氵”的字多与水有关。我们知道形近偏旁的区别,就不会写错别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