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忘善中士行善下士伪善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士,就是人。老子是不主张读书的,把士理解为读书人,我觉得是不妥的。
上士,就是赞同的人。
中士,就是中立的人。
下士,就是反对的人。
瑾名轩译文:“赞同的人听到道,尽力实行;中立的人听到道,将信将疑;反对的人听到道,哈哈大笑。”
把他们理解为“智力上等的人,智力中等的人,智力下等的人”,或者“悟性上等的人,悟性中等的人,悟性下等的人”,都是错误的,因为老子不会从智力上把人分为几等。
伪善什么意思
伪善就是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虚伪.去看看《中庸》学会“慎独”.
狡猾伪善的意思?
狡猾伪善的表面意思就是狡猾奸诈,伪装善良。我们在社会上工作,总会免不了与各种各样各形各色的人打交道。对于那些做事风格狡诈伪善的人,我们要多留一个心眼,要注意防范,要守好自己的底线。遇到这种狡猾伪善的人,最好远离一点。否则容易伤到自己。
拓展资料
“伪善”比“恶”更可怕。
有学生提问:
“为什么我已经做了许多善事,
却没有得到好报?”
我跟他讲了一个
“千金为半,两文为满”的小故事,
这个故事来自《了凡四训》。
从前,
有一户人家的女子到寺庙里虔诚的拜佛,
她想供养寺院,
可身上却只有两文钱,
却把自己仅剩的两文钱
都拿出来供养了寺庙,
寺庙住持和尚亲自为她诵经回向。
后来,这姑娘被选入宫廷做了嫔妃,
享尽人间的富贵,
她又一次来到了这座寺庙,
并带了数千银两供养寺庙,
而住持和尚只命他的徒弟为她诵经回向。
这女子就问:
“老法师,当年我只布施了两文钱,
您就亲自为我做诵经回向,
如今,我带了几千银两来供养,
您怎么不亲自为我诵经回向呢?
老和尚说:
“当年您虽然只布施了两文钱,
物虽薄,而施心甚真。
非老僧亲自诵经回向,不足报德。
今日物虽厚,但施心不如从前那般真切,
让我的徒弟为您诵经回向足矣。”
心真诚,布施虽少,功德却大;
心不诚,布施虽多,功德却小。
行善也分为“真善”和“伪善”。
“真善”是无私心、无所求、
无期待、无条件的利他。
“伪善”是有私心、有所求、
有期待、有条件的利他。
什么是伪善?
就是表面上是为了“利他”,
实际上是为了“利己”。
为什么说“伪善”比“恶”更可怕呢?
因为人装模作样的时间长了,
就连自己都给骗了,
以为自己每天都在行善,
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功德。
举个例子:
有一个内心十分匮乏的老奶奶,
家里买来的新鲜水果从来不舍得吃,
她总是把这些新鲜水果都藏起来,
等着快要放坏了,
才舍得拿出来分给儿孙们吃。
当她每一次分水果给大家吃的时候,
表面上是在“行善”,实际上却是“伪善”,
因为她的起心动念是:
“反正都要坏了,就赶紧分给大家吃了吧。”
她的起心动念里没有“真善”,
就算是每天都分水果给大家吃,
也没有多少功德。
有一个嘴巴特别甜的女孩子,
特别会夸赞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溜须拍马,阿谀奉承都是她最拿手的事,
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因为她总是能把人哄得很开心。
可是她并没有多大的福气,
生活也过得十分艰辛。
当她每一次“口吐莲花”的时候,
表面上是在“行善”,实际上却是“伪善”,
因为她的起心动念是:
“我知道人们都喜欢听夸赞人的话,
那我就哄着他们呗,
但其实我说的都是违心的话。”
她的起心动念里没有“真善”,
就算是每天都口吐莲花,也没有多少功德。
有一个深谙人情世故的男士,
他的车后备箱里,
总是准备着各种各样的礼品,
遇见领导或某些重要人物的时候,
就会大方送礼物给人家。
可是他的生意做的并不顺利。
当他每一次“送礼”的时候,
表面上是在“行善”,实际上却是“伪善”,
因为他的起心动念是:
“你这个人对我有利用价值,
我要跟你搞好关系,
或者让你欠我点人情,日后好回报我。”
他的起心动念里没有“真善”,
就算是每天都送礼出去,也没有多少功德。
有一个事业成功的企业家,
他每年都会以公司的名义,
捐助许多贫困山区的孩子,
然后各种拍照、拍摄,
把这些做慈善的照片、视频用于传播,
以展示自己公司的实力与企业文化。
他对我说:
“高老师,你看,我每年做这么多慈善捐赠,
我的功德应该很大吧?”
当他每一次“做慈善捐赠”的时候,
表面上是在“行善”,实际上却是“伪善”,
因为他的起心动念是:
“多拍点素材,最好让更多的人知道,
我是个大好人呐,
我们公司的实力与企业文化真好,
至于这些贫困山区的小孩,
我可没那么多精力去关心。”
他的起心动念里没有“真善”,
就算是每年都做许多慈善捐赠,
也没有多少功德。
我有一个学生,
她每次见到我的时候,
都会非常热情地跟我拥抱,
激动地对我说:
“高老师,我好喜欢你,好感谢你,
你真的帮助了我好多好多……”
可是,她在其他人面前却阴阳怪气的说:
“我觉得高老师肯定是去整容了,
要不然她怎么越来越漂亮了呢?
听说她男朋友好有钱的,
哎,表面上是靠自己,
实际上不还是得靠男人……”
她虽然没有说什么作恶的话,
人们却能从中感受到她的恶意。
我举了这么多例子,
就是想让大家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
你做了什么事不重要,
事情背后的“起心动念”非常重要,
你内在最真实的“念头”,
才是决定结果的种子。
为什么说“伪善”没有任何功德呢?
因为决定人们命运的种子,
都隐藏在我们的“身”、“语”、“意”中。
那个匮乏的老奶奶,
表面上把水果拿出来分给儿孙们吃,
可内心仍旧匮乏,
种子并没有改变,所以没有功德。
那个嘴甜的女孩子,
表面上每天都在口吐莲花,说尽好话,
可内心却没有喜悦,
不是发自内心的给予善言,
种子仍是受苦,所以没有功德。
那个送礼的男士,
表面上每天都在布施礼物给他人,
可内心却没有富足,
送礼只是出发于目的性的交换价值,
种子仍是匮乏,所以没有功德。
那个做慈善的男士,
表面上每年都做许多慈善捐赠,
可内心却没有慈悲、怜悯之心,
慈善只是为了宣传自己和公司的形象,
种子仍是利己,所以没有功德。
那个阴阳怪气的学生,表面上与人为善,
到处与人建立连结,可内心却没有爱,
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种子仍是受苦,所以没有功德。
我们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的种子,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佛说:“奉爱、布施、行善、利他,
可以消除一切业障,累积一切功德,
从而心想事成,改变命运。”
但前提是:
我们必须是真诚的,
发自内心的,水满自溢的,
无私心、无所求、无期待、无条件的利他。
在所有的“布施”当中,
“无相布施”是最有功德的,什么意思呢?
有些人遇到位高权重的“重要人物”,
就会慈眉善目,大方布施;
可是遇到平凡普通的“小人物”时,
就会心高气傲,斤斤计较。
这样的布施是没有功德的,
真正有功德的布施,是没有分别心的布施。
在生活中,时刻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吧,
你会发现,其实我们并没有那么善良。
每天进步一点点,深深地感恩、爱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