巇怎么读音(岞怎么读音)

巇念什么,什么意思?

巇字的读音是:xī 。意思是:形容山路危险,泛指道路艰难。也作崄巇。隙间,比喻可乘之机,又如:巇隙(缝隙)。 造字法:形 词性:名 部首:山 笔画:20 五笔:MHAA 出处: 历艰难险巇。——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白话译文:经历了困难艰险的道路。

【岞】读作:zuò

洗尽铅华,出水芙蓉
——读《小岞,用海盛放》文_林世铨

得到碧梅老师赠书《小岞,用海盛放》,感恩。书如封面素雅,朴实而充盈。碧梅老师说,书中“不少用闽南语写”,是大实话,但我觉得更生活更地道。是啊,闽南人写的闽南人闽南事,闽南话,接地气,原汁原味,好,文学作品本就该源于生活。因品读和写作的习惯,我喜欢这种素而实的文章。

用情生活,用心观察,用笔随记,这是我对该书的总体感觉。因手头还有他事将书推荐给曾经与碧梅老师谋过一面的爱人去读。爱人事后告诉我,生活笔记诶,家乡情结,情真意切。

后,碧梅老师来微信:“林老师,书看了吗?能助力写下书评价吗?”我即回复:“努力下。”含而糊之,便于应付,也在于没信心。读书的时候,写过毕业论文《论殷夫的诗》,洋洋洒洒数千言,但毕竟多为别人定论的综述,论而不新;教书那会儿写了不少教案,分析不少名篇,有的还见刊,如发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的《<绿色的效应>导读》等,刊物权威,又作《补充教材》教参之用,但多数未有新见,面对学生,统一没错,惯常最好,所以认真说来算不得书评;后来,偶尔写几篇读后感,也见报见刊,那只是对教材两三点存疑或探讨,严格说来也算不得书评。由是确定,我的书评肯定写不好。

然而,答应的事再含糊也得做。况且,与碧梅老师,一是本家,五百年前一家人呢;又是同行,全国老师一家亲;就硬着头皮写几句,算是绕道的读后感吧。

真正认识林老师也就两三年吧。多次听她老同学、我年轻同事丽珠同志提起,只是一个大致印象:惠安实小的数学老师,会教书也会写作。曾两三次一起参加活动,人多又不熟,加上本人羞见女性同志的坏习性作祟,几乎没说上话。2018年4月,涂岭镇亲子旅游嘉年华暨第三届秀溪枇杷采摘节,我和爱人随芳本前去凑热闹,开幕前遇到一袭惠女服饰的碧梅老师,四个人一阵寒暄并拍了张合影,大家互加微信,才算熟人。

前些天,芳本师来家茶酒聊,身边有《小岞,用海盛放》,便聊起碧梅老师和她的书,我说碧梅老师一个真老师,性情中人,一个爱学生、爱职业更爱家乡的人。芳本师很是赞同:那是,那是。我感叹道,翻了下书,不得了,都嫁了多少年了还是动辄小岞动辄父老乡亲,动辄兄弟姐妹,满满的乌篮血迹,满满的乡愁!芳本师说是啊,是啊,碧梅难得,即便到市区采风,出远门做事,不曾卸下那身惠女服饰,实诚,纯粹,爱惠安,爱小岞……

前些天到七彩会馆茶聊,芳本师忘了我有该书,指了指包袋,说碧梅的书;我说,我有。于是,又聊及此书。我说《小岞,用海盛放》通篇小岞,通篇惠安女,真实感人。芳本师说不错,数学老师能写这样的书不简单。我说《小岞,用海盛放》是本好书,传递正能力;志传主席的序写得好,客观到位。芳本师说嗯,他们熟,有得写,也写得好。我说碧梅老师要我写几句,只好写几句读后感了。芳本师说没事,熟人有难写的,不熟也有容易写的。

芳本师说得没错,因爱而成了情结,难得。的确,每次见到的碧梅老师都是一袭标准的、新潮的惠女打扮,始终如一,足见其对小岞惠女的热爱,对她们过去今天生活的怀想、对惠安人尤其惠女吃苦耐劳、勇于拼搏形象精神的钦敬与难忘……

偶然间读到一篇报道,题目叫《洗尽铅华童心依旧在》,有对碧梅老师的图文解说,我以为这个题目就挺好,用在碧梅老师及其文章上挺合适。该文有句话说得好:“老师——这是个朴实而又伟大的名字,引领着学子们走向诗意的远方。”觉得此话用在碧梅老师身上挺恰当,不说碧梅老师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小岞,用海盛放》诗意的书及书名便是明证。如果说,如《小岞惠安女的故事》,碧梅老师的姐姐用形象逼真的布贴画把小岞惠安女真实的生活提炼成艺术品,告诉人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而碧梅老师则用手中的笔去真实地将其再现出来并告诉人们(包括他的学生)。难怪她会说,她喜欢用笔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体验。随手翻翻,《小岞惠安女的故事》的“姐姐的春天”“布贴画讲述‘惠安女的故事’”“小岞三查某”、《海钓鱿鱼》的“送顺风”“小岞海钓的鱿鱼”“小岞鱿鱼”三个小标题和《小岞渔村》的一、二、三、四,即可见其创作精神,如日记式累加记录,一段段一笔笔,详实可信,积少成多,由点滴而成一部氤氲乡愁的厚重的书。

碧梅老师的自我推介精准,惠安女写的书,小岞惠安女的故事”,“这是一本记录乡愁的书。不打诳语,句句是真:无论渔村变化着的生活、小岞惠女悲辛与幸福的场景,以及家乡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甚至一船一匠,一草一木,俯拾皆是,《十三岁的剩女》《牵手》《写给母亲》《在小岞,听石头讲故事》《回娘家》《童年的小人书》《谁能陪我去看海》,等等。

《小岞,用海盛放》是一本满载乡愁的书,每一个有故乡情怀的惠安人都应该珍藏,每一位想了解神秘的小岞的读者也应该拥有一本。说得好。《小岞,用海盛放》几乎就是一本很合适的乡土教材,惠安人的劳作,艰辛,悲苦,幸福;惠东当年娃娃亲真实纪实,可以唤醒记忆呼唤乡愁。也说得好。哦,对了,碧梅老师说:“我的书,有不少篇章描写惠安人劳动艰辛,很体统介绍闽南民俗文化,对惠女服饰文化我有自己的新解读。书中少不了对惠东以前结娃娃亲的婚姻状态有详尽真实地描述。这本书不但能唤醒记忆,也适合学生看,特别是高年级和初中生,能为写乡愁作文提供大量真实的素材。”以为,定位皆精准。

对写作用心,对成书用情,说的就是碧梅老师,两个镜头为证:一是碧梅老师有点儿双手合十虔诚推介视频:“四月,我种下一本书《小岞,用海盛放》,不知能不能荡起一层又一层的浪花?”一是微信抖音:“梅子卖书,会写也要会雪(说)”。碧梅老师几乎是全副武装上阵叫卖惠安女写的书:“兄弟姐妹,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一本书,这本书叫做《小岞,用海盛放》……”

“整个暑假我在小岞美术馆做文化志愿者,努力传播岞岛文化,想让外来的参观者知道惠安女不仅能抬石头,也能拿笔头;不仅勤劳贤惠,也能落落大方地跟中央美术学院的范迪安院长交谈。但我听到熟人询问最多的一句话,不是美术馆展的画好看与否,而是你能赚到多少钱。文化志愿者是一个陌生的名称,用我母亲的话说是吃饱换饿,这解释很形象也很贴切。”(《阳光不锈》)这段通俗而文学的语言,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志愿者的宣言,却也告诉人们这样一个意思,为了惠女文化的推介,碧梅老师乐于吃饱换饿,矢志不移。

最后想说的是,文学作品可以秀美,可以朴实,可以华丽,亦可以通俗,关键就看能否通过有限的文字再现你想表现的生活,在其能否准确表情达意;碧梅老师的书朴实无华,如出水芙蓉天然去雕饰,挺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