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熊逸老师在得到app开辟付费专栏《熊逸书院》,本文基于熊逸老师的《左传九问》整理而成,我们二次提炼出其中的精华内容与大家分享。
本文是学习笔记,主要观点及版权属于熊逸和得到app,衍生观点及个人观点文责自负。
1、儒家经典《春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与《左传》是什么关系?
《春秋》是一部鲁国简史加国际关系简史。“简”到每年只记几件大事,每件事只一句简单话带过,不交代前因后果,也不评论是非曲直。春秋时代前后242年,就因这本书命名。
理解《春秋》要从《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开始。儒家经典可以分为经、传两类,大约是教材和教辅的关系。也就是说,《春秋》如同教材,《左传》则可以说是它的教辅。理解《春秋》,要从《左传》开始。
2、关羽夜读《春秋》,究竟在读什么?
夜读《春秋》,是《三国演义》为关羽打造的经典形象。可是,《春秋》那么“简”的一部“史”,对一位武将的吸引点在哪呢?
其实在正史中关羽爱读的是《左传》。
“夜读《春秋》”是塑造关羽忠义形象的手法,读《左传》则表示他有着武将最为必要时军事修养——《孙子兵法》之类好比数学公式,《左传》则像是内容丰厚的例题。
爱好《左传》的将军中,最著名的要数西晋名将杜预(灭蜀平吴、结束三分天下的重要功臣),杜预人称杜武库(大家都背过的《滕王阁序》中“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就是恭维在座的王将军,把他比作杜预哒),杜预所作《春秋左传集解》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左传》注本。诗圣杜甫生时还常炫耀自己是杜预的十三世孙呢~
3、古代“秉笔直书”的传统和我们今日的理解有何不同?
《春秋》中可以读到这样一句记载“晋赵盾弑其君夷皋”。那么赵盾是谁?他怎么弑,为什么弑其君?他都弑君了不就好坏坏?赶紧翻翻教辅《左传》…
赵盾是位人民的好总理,国家的好柱石,而国君夷皋虽然难比纣王坏,也是坏到一定级别了。夷皋处心积虑想杀赵盾,赵盾侥幸逃过一死,慌慌张张踏上了逃亡之路。政坛局势变化太快,赵盾还没逃出国界,他的同宗亲戚赵穿就把夷皋杀掉了。这时晋国的史官恰好就是为中国史学奠定直笔基调的董狐。董狐“直言不讳”地在档案记了一笔“赵盾弑其君”。
董狐的理由是,弑君发生时总理赵盾还在国境之内(应该负责),回来之后又没有惩治真凶(可见赵盾也认同国君该杀),这样看来,赵盾应该是弑君的凶手。
后来孔子的评价是:“董狐是古之良史,据实直录而不作隐晦之辞;赵盾是古之良臣,却为了史官的书写原则而蒙受恶名。可惜呀,如果赵盾当时逃出了过境,就可以免去弑君恶名了。”孔子虽然为赵盾惋惜,但显然赞同董狐的意见。
可见,董狐以来的“直笔”写史传统追求的是政治正确,而不是客观事实。
4、孔子姓什么?
孔子姓子。子是姓,孔为氏。姓是根目录,是血缘符号;氏是姓的分支,是家族分支的符号。周代有“同姓不婚”的传统。汉朝就分不太清姓与氏了。
5、周朝为何实行封建制?诸侯国间闹矛盾是什么样子?
周时土广民众、文字草创、交通不便、遍地荆榛,这么大的国家,又这么难管理,怎么办呢?周朝开国者想到了一个化大为小的治国术——封建制。把子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全国各地美,分封建国,这就是“封建”。
周天子和同姓诸侯一般是叔侄关系,和异姓诸侯一般是一般是甥舅关系。诸侯和大夫们又在原有亲族关系上不断联姻。之所以春秋时代诸侯国间“战争”很少有你死我活的打法,一是因为大家或多或少都沾亲带故,二是因为参战是贵族的特权——军队主力是最低一级贵族“士”,打仗要遵循一整套优雅的贵族礼仪,秉持一种很不接地气的贵族精神,死缠烂打的都是流氓,由此还衍生出了中国的士文化和日本的武士道。
6、复杂的儒家礼学为何存在?又为何泯失?
儒家学问最难学的是那些实实在在,繁琐到无以复加、令人生畏的仪节。然而儒家礼学的繁琐迂腐之处,在那个以宗法系统维系的封建制里有其特定的合理性。
春秋时代,封建制中家族关系是政治关系的本质,“天下”是靠一整套宗法制度维系在一起的。再复杂的繁文缛节也必须保证全程不出任何闪失(做过度了就容易造成僭越心理,做不足了又容易涣散凝聚力),因为他们维系着复杂的宗法关系,蕴含着重要的政治意义——齐家、治国、平天下。
秦汉后,儒学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社会完全无法合拍,而儒学与孔子偏偏是在集权社会里得到高度推尊,各种风浪也由此而生。
7、《左传》的可信度有多高?
《左传》有破绽吗?我们来看其中的一个故事:
国君令刺客杀赵盾。一天早上,刺客潜入赵盾家,见赵盾穿好朝服准备上朝,但时间还早,他就和衣而坐,闭目养神。刺客看到此情此景,立刻退出来,说“这个人在家里都不失恭敬的态度,真是国家的好总理啊!我杀他就是对国家不忠,不杀他就是对国君失信,无论不忠还是失信,都还不如死了好。”说罢一头撞死在槐树上。
你找到其中的破绽了吗?
如果刺客真的在赵盾家门口说了那番话,谁能听见呢?作者又怎么知道呢?
《左传》中有类似的很多可疑的情形,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它只能算一部“半信史”,其中不乏脑补与小说笔法,但其传达出的各种细节与观念、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却是翔实可靠的。
8、孔子为什么想要“复礼”?“仁爱”是一种平等的爱吗?什么引发了“礼崩乐坏”?
周代“国”即是一个大“家”,纠纷产生于叔伯子侄之间,惩之以法倒不如体谅安抚,矛盾会在你亲我爱中消弭,孔子最核心的仁政观念便在这样一种土壤中自然产生。随时间推移,社会规模扩大,生活节奏加快,亲戚关系疏远,人与人之间不再像周朝初年那样温情脉脉,孔子才一心想要“复礼”。
孔子提倡的“仁爱”,其实是一种源自血缘纽带和家庭关系的爱,是一种“等差之爱”。
维护周礼或者说当时的社会秩序,需要人人自觉守“礼”,若有不自觉者没有及时受到惩治,就会引发“礼崩乐坏”,儒学的繁文缛节就是为了维系公共自觉性。
9、帝王中央集权需求产生的原因是?
周朝的组织结构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相当微弱。当文字成熟,交通便利,治大国不再困难,帝王就产生了中央集权的需要。编户齐民与宗族聚居的共存,可以说是集权政治与儒学宗法性长期碰撞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