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命不凡的意思?
自命:自己认为。不凡:不平凡。自以为不平凡。形容骄傲自满,妄自尊大。
自命不凡,汉语成语,拼音是zì mìng bù fán,是指自以为很了不起,自以为比别人高明。出自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自命不凡 是代表什么生肖
蛇,蛇有龙的血统,虽不是龙但也会为身为龙族感到自豪,要么是鸡也有可能,公鸡自己都说:公鸡公鸡真美丽,要比漂亮我第一,敢称第一当然也自己命不凡.
小时候,凡是受欢迎的小说,没几天就会在班级里传阅一遍。
当我们想要寻找一本多数人可能拥有共同回忆的小说,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郭敬明。你还记得窝在棉被里读完的那本书吗?曾经为哪个故事痛哭流涕了呢?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从“读着郭敬明”变成了“读过郭敬明”,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这么消无声息地长大了。
这期,我们做了一个征集,或许从中,你会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
那会儿读书像喝水,
现在读书像吃药
@策划/网络编辑部
01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读郭敬明了?
1.我印象里是从《夏至未至》开始。买了几回《岛》,后来就把这笔钱换成买《鬼吹灯》了。当时觉得写得很对自己的情绪,但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不好意思说自己小时候看郭敬明了。
2.最后一本大概是《小时代》了,好像这个故事还没讲完,我就长大了。看《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时候,还会默默抄下几个词,写作文的时候用。那会觉得,郭敬明写得真好呀。
3.《幻城》是我看他的第一本小说,六年级;《悲伤逆流成河》是最后一本,高二吧,没看完就弃了,这根本不是我的青春。说实话我没觉得以前读他有什么,他的书正适合我那个年纪,长大了自然就不读了。
0
2
小时候,我们为什么读郭敬明?
1.小学初中,感觉他写东西感情比较细腻,用词华丽,是那时候会喜欢的感觉。
2.小时候喜欢他的书里有一种少年的情绪,就是那种自命不凡,全世界只有我最特别、最懂你。
初中读《夏至未至》,感觉最完美的恋爱应该就像书中的两个人一样,水晶一样,连接吻都会污染。
我觉得那会看这些书就像我现在看剧看综艺一样,对我来说是放松娱乐,两点一线的中学生需要喘口气,需要幻想。
3.我一直没看过郭敬明。但我周边同学都在传看,我同桌一女生当时被迷得神魂颠倒,经常不吃晚饭省钱去买几本郭敬明的杂志和书,还做了好几本厚厚的摘抄。
“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三月,我从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穿过紫堇,穿过木棉,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和无常。”这是我百度的,她会背。
4.我记得郭敬明刚火不久,到处都是骂他的声音。但我和我身边的同龄人全都看,对他的新闻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但喜欢看他的书,可能和那会憧憬的东西有共鸣吧。
像立夏一样谈恋爱,路边的景色最好也像书里一样。
5.早期玛丽苏症状,从郭敬明到“恋与制作人”,不死的玛丽苏欲望,哈哈。
03
除了郭敬明,那会儿我们还读什么?
1.什么《那小子真帅》《龙日一你死定了》《何以笙箫默》,这些书中学读了一个遍。初二的暑假从学校图书馆抱回一叠书,放假当天下午一口气看完了《简·爱》。
2.还有《古文观止》《战国策》《三言二拍》《黑骏马》《茶花女》《包法利夫人》《哈利·波特》??后来又念了中文系,始终觉得读书读到了就是缘分,虽然会有好看和不好看的个人感情在,但是喜好这个东西很难说。
3.小时候,我妈每天逼我背诗。现在想想,以后写自己的特长,可以写“现在还会背《岳阳楼记》和《赤壁赋》”。
4.我小时候练毛笔字,永生记得“永和九年”??
5.我当时读的东西很杂,拿到什么就读什么,印象深刻的是《红楼梦》,就当个爱情小说看,黛玉死的那回我要哭死了。
还有《平凡的世界》,看完觉得人生啊,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还读福楼拜、鲁迅的书,但是鲁迅当时看不懂,觉得这人好刻薄啊。
6.还有初中那会老师要求必须读的书单,读余华的时候,只觉得印象挺深刻的,那种生活真不一样。“吃完一盘炒肝,活着就有意义。”
后来上了大学,做作业用了电影《活着》,才感觉已经那么打动人了,但还是没有当时的触动大。
04
我们该不该否定过去那个读“郭敬明”的自己
郭敬明和周杰伦应该可以并称为“我的青春”了
1.如果不是在豆瓣上重新搜了《梦里花落知多少》,竟然不知道底下的评论大多都是“低俗”和“非常不想承认曾经读过这本书了”。
从小到大,好像批评郭敬明这件事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抄袭网文和《穿prada的女魔头》,到他一年交税一千多万元,我不知道他算不算成功,但在自己的印象里,郭敬明这个词,应该可以和周杰伦并称为“我的青春”了。
这些年,我读的书不算多,到现在也说不清我对读书的看法。回想起来,很多读过的书已经忘了,反而读书时的感受更让人印象深刻。
我读郭敬明时的感动是真实的,躲在被子里哭也是真实的。今天的我不再因为郭敬明而感动,它就变成了我曾经读过、却难以启齿的书了吗,我认为并没有。
区分书的好坏,这个概念我不喜欢,更不想把“郭敬明”当作证明自己的跳板。我长大了,可能有一天不再年轻,但我不会因为这样而不喜欢年轻时的自己,因为那个看“郭敬明”哭到不能自已的就是我啊。
读到什么都是缘分
2.就阅读来说,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随遇而安”的人。遇到了什么就读什么,读到了什么都是缘分。
大概因为掌管情感的神经比较发达,我小时候喜欢看蕴含着丰沛感情又言辞华丽的东西,所以跟身边的小朋友一起交换读郭敬明,读张悦然,读诗经,读宋词。
虽然中外名著也没少看,但那时还是觉得华丽凄美的更加印象深刻,觉得汉赋美于唐诗,觉得李白强于杜甫。后来长大了,懂了之前不懂的那些深沉的感情,也明白了含而不露的质朴之美,却也从没看轻过所谓的“青春文学”。
不同的状态与心境下会喜欢读不同的书,阅读本身就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如果想用几十年的生命去尝试穷尽所有的人类文化硕果,未免过于自大与孤苦。
我们没有必要否定过去那个读青春文学的自己,毕竟它们参与过我们情感的发育构建,曾触及青春的某个热烈内核。
不要读书变成标榜自己的工具
3.小时候没有看电视的自由,但是读书还算自由。每个周末我爸骑着自行车把我放到图书馆门口,我自己待一天,然后晚上他来接我回家。
小一点看了很多漫画,大一点读了很多青春文学,课本要求的经典文学当然也读。我偏爱小说,现在有人说,喜欢看电影不为别的,就因为自己仿佛可以经历多种人生,对我来说,读书也是这样,再加一点自我的想象,比编排好的画面更有琢磨的趣味。
读书的习惯比读什么书重要,一旦读进去了,各人会找各人的方向,怎么分孰优孰劣呢?
现在想想,以前读书跟喝水一样,现在读书如同吃药,先做心理建设,再想对我有啥用。
我害怕读书只是变成标榜自己的工具,害怕有人动辄大谈各种解构各种主义,而羞于说出自己被触动的浅薄感受,我们是有多害怕自己显得不够深刻呢。
当初读的书引导我怎么看待这个世界
4.我在青春期的时候,没有看什么青春文学,可能是受老师和家长的影响吧,让我觉得那些封面总是花里胡哨的书都是以骗钱为目的,是没什么营养价值的东西。
我周边很多同学对郭敬明之类的青春读物如痴如醉,其实我也不是很理解,以为他们只是为了借沉迷于一个虚拟世界来逃避现实课业的压力,是一种比较软弱的做法。
取代青春文学,我读的是比较严肃的读物,然后就长成了今天的自己。回头来看无法准确判断孰好孰坏,我和我的同学们也都是普通而又各有想法的青年,不过我真的在想,也许不读青春文学让我少了些许浪漫和感性?
想归想,我也不曾后悔过,毕竟当初读的书引导我怎么看待这个世界,启发我思考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