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为何有登高的传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又指的是什么?
我们在教育孩子敬老的同时,还可以给孩子们讲讲“重阳”的来历和习俗。
这五个传统习俗,可以和孩子一起试试。
1重阳来历
重阳节,是阴历的九月初九。
唐代时就已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很多学校会借重阳这个节日,对孩子进行一次“敬老”的教育。10月7日下午,二七区祥云路小学“微笑社团”的孩子们就来到养老院看望这里的老人。
2重阳习俗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登高、插茱萸都是为了辟邪气。
①登高
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
古人为何要在九月九登高呢?
据说,因为重九是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古人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所以才登高以避邪气。
另外,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②佩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茱萸节。
茱萸是什么?应该怎么插戴?
茱萸是一种药用植物,常绿小乔木,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茱萸,秋天会结成熟后呈红紫色的、气味辛香的小果实。重阳时节,人们采集这结了果子的茱萸,或置于布囊中佩挂在手臂上,或插戴在头上。
③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④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
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⑤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糕,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为重阳糕。南方的重阳糕一般以米粉来做,糯米粉为主,北方的重阳糕多为发面花果蒸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