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于 2023-07-01 23:25
- 分类:教育学习
- 阅读(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如何辨别自己的工作是不是职业病范畴,让自己免受“工伤”呢?
那么,接下来你就要了解每一个“打工仔”都要知道的“护身符”,保护好自己!它就是——《职业病防治法》
人们在工作环境中因直接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导致的疾病称为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将职业病定义为“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国的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个病种。
职业病包括:①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尘肺病13种;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②职业性皮肤病9种;③职业性眼病3种;④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⑤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⑥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⑦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⑧职业性传染病5种;⑨职业性肿瘤11种;⑩其他职业病3种,包括金属烟热、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和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科研作业人员)。
在辨别职业病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其特点。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
1.病因明确,为职业性有害因素,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可消除或减少疾病发生。
2.病因与疾病之间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和识别的。
3.群体发病,在接触同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患者。
4.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处理,预后康复效果较好。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现愈晚,疗效也愈差。
5.重在预防,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如果职业因素不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唯一直接因素,而是诸多因素之一,并且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病情,而且通过控制有关职业因素,改善生产劳动环境,可使所患疾病得到控制或缓解,这类疾病称为工作有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