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说日本的一句话?
日本若是不除,必成大患。
当时李鸿章去日本谈判,和伊藤博文等人苦苦争取,希望能够尽量减少中国的损失。但胜利的日本此时十分狂妄,拒绝了他的要求,李鸿章只能够暂时先回到住处。没想到此时一名日本青年冲出来对着李鸿章开了一枪,李鸿章眼部受伤。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件事发生,日本在后来的谈判中才做出了让步,让清政府少赔了一亿两白银。而此事也让李鸿章对日本恨之入骨,他后来在评价日本时说:“此国不除,日后必成大患。”
名人评价李鸿章的名句?
名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如下: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写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毛泽东在《讲堂集》中评价李鸿章是:“水浅而船大也。”
胡适评价李鸿章说:“李鸿章在历史上的地位,相当于罗马的凯撒。”
郭廷以评价李鸿章:“他事无大小,每有一点一滴成绩,都给民族留下深远的影响,在历史上是没有几个人能这样的。”
吕思清评价李鸿章:“有才气,有血性,有脾气。”
郎咸平评价李鸿章:“中国第一枚小型的机器造的图章,第一条铁路,第一个水雷,第一个军用照相馆,第一次打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桎梏,第一次按西方格式和国际惯例签订条约,第一次办北洋水师,第一次办北洋大学堂。”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评价李鸿章,详细一点
- 越详细越好
-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积极的;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消极;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给予了日本可以派兵进入朝鲜的权利。在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他杀人过多。洋务运动和他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落,也让他的功劳并不显著总的来说,消极大于积极
曾国潘评价李鸿章的缺点是虚处多而实处少对吗
- 正确答案222222222222
如何评价大清朝李鸿章?
- 没有人不知道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而这些条约的签署者,就是遭万人唾骂的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与这些条约在一起,李鸿章成了千古罪人,朝廷斥责他办事不力,免去了他的显赫职务,国人斥之为卖国贼,民间则传说他拿了日本人的银子,甚至有人公开声明要不惜一切杀掉他以雪“心头奇耻大辱”。而在这同时,关于李鸿章的很多与洋人有矣的逸事在不胫而走,比如:李鸿章可能是第一个到国外去看足球比赛的中国人,并且对这些人把一只球踢来踢去,跑得满头大汗感到匪夷所思,李鸿章在国外的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当客轮驶往美国的途中,来揭秘吧据悉李鸿章在船上对每一位他见到的美国人都问这样的三个问题:你是做什么的?你能挣多少钱?你住得离纽约近吗?李鸿章不顾礼仪用手撕烤鸡吃,主随客便的英国人从此翻开了吃鸡时可以不用刀叉、直接动手的新篇章,李鸿章让厨子用下脚料做的杂碎成了宴老外的一道名菜……这些传说,有的像是在耻笑李鸿章的不谙西洋风情,有的则像是赞扬李鸿章与洋人打交道时的雍容和机智。其实,来揭秘吧认为很多事情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对李鸿章这个人也同样如此。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由李鸿章出面签署那些条约,并不等于就应该由李鸿章来承担全部责任。清朝的全体军机大臣曾经给皇帝上过一份奏折,里面说:“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曾令李鸿章老泪纵横。这句话里面也的确包含着合理成分。尽管李鸿章在清朝的外交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时候,“每当聚议时,一切辩驳均由李鸿章陈词,所奏朝廷折电,概出李鸿章之手。”但他毕竟只是大清朝的马前卒而已。中日甲午战争后,面对日本人割让辽东、台湾、澎湖,赔款军费3亿两白银的“要价”,朝廷在给李鸿章的电报中均是模棱两可的“着鸿章酌量办理”。李鸿章考虑,如果采取强硬的态度和立场,就会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而以清朝当时的军事力量,战争的结果只能是整个东北的沦丧,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清政府的主权和财产也会遭到巨大的损失。李鸿章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选择了后者。如果说,签署《马关条约》,是朝廷把难题推给了李鸿章,那么,在与八国联军签署“议和大纲”的时候,朝廷给了李鸿章明确指令的:“敬念宗庙社稷,关系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代表大清国在“议和大纲”上签字。沉重的罪孽立刻又加到李鸿章的头上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而在此之前,朝廷也是发过“应准照办”的回电的。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的代表去和犹如“虎狼群”的列强周旋,这实在不是一份好差使。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李鸿章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李鸿章有时真不想再卷入这种尴尬的境地,1896年,俄国沙皇加冕,各国派员祝贺,朝廷派出去的又是李鸿章。李鸿章以在马关被刺为由一再推辞,而朝廷一再坚决不准,只到李鸿章表示“非敢爱身,惟虞辱命”,“一息尚存,万程当赴”。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李鸿章北上与正在攻打这个国家的洋人议和。朝廷为此将李鸿章由两广总督重新调任为清政府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掸袱侧惶乇耗岔同唱括臣。而慈禧的最后一纸任命是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每当满清政府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他们惟一必须启用的人就是李鸿章,对国家来说,这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但对李鸿章本人来说,却几乎就是不幸。其次,作为大清外交重臣,李鸿章较早也较多接触外国的人、事、物,他……余下全文
李鸿章的真实评价
- 记忆高中历史里对李鸿章的评价大多都是卖国贼、软弱无能的否定评价,但是看了曾国藩家训之后,觉得曾国藩对李鸿章的评价相当高啊,是他对外认可的唯一学生,也是晚晴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现在就想知道真实的李鸿章评价,包括才华、人品、能力、抱负等等。望牛人详解,谢谢。
- 李其实很有能力,在当时国际上对他的评价也不错。称其为唯一有可能改变时局的人,更有人把他称为东方俾斯麦!要知道这称号是外国人给他的!比起自愈为东洋俾斯麦的大久保利通更具远见,从他对日的分析后来都一一实现就可以看出。但他再厉害也架不住上头出卖啊,不是他要卖国(事实上他也没那个权利),而是他的上司要卖国啊(其实几次战争都未出全力,就是上司怕全战的话会有人威胁他位子)。而且事实上每次都是上面把事情已经弄得不可收拾(谈判筹码全败完,在下个只要能求和保住自己位子就无底线的何谈命令。他也只能再执行命令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损失。),才把他拉出来收拾残局而那时已无法挽回。而且本人因签约而吐血身亡也可见其并非传言中的卖国贼(不然为何被气死)。他的确有责任但是更多的是为人背黑锅了,真正的卖国贼应该是上头的哪些人。至于更详细的由于本人知识匮乏只能抱歉了。你应该去看看相关的书籍,如果嫌麻烦可以去天涯、铁血等论坛去问。实在不行去明清吧、历史吧也可以,那些地方高手多。
您好,我想请问有关外国人物对李鸿章评价的原话。
- 不需要其他的话
- 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的面庞有一种引人注目的慈祥表情,他双眼明亮,闪烁着睿智的光彩,目光里包含了幽默和机智。他戴着一副老式的硬框眼镜,颧骨高而不瘦,黝黑的皮肤看上去显得很健……他从不显得傲慢。他是那种从不向他人提出什么要求,但又总能获得满足的那类人。他能很轻松地与人交谈,而又不会使与他交谈的人感到紧张……他对妇女尤其礼貌,也很喜爱儿童。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时,他们是这样描述的:……这位贵宾的举动非常令人感动,他很虔诚地站直了身体,用极其悲伤的声音低吟道:“别了。”他的思绪回到了17年前与格兰特将军会面时的场面,当时他们相谈融洽,因为他与将军一样都曾经为了拯救祖国而久历沙场。他的这一告别仪式使他的随从人员和美方陪同人员始料不及。然而这却是饱含敬意的最真诚的悼词和最意味深长的告别:“别了,我的兄弟!”而李鸿章对美国人的友善和所博得的美国人的好感,后来在八国联军事件的谈判中得到了回报。李鸿章也没放弃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这一举动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只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我知道报纸在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中国移民,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力法》进行较大的修改。……中国移民在加州等地未能获得美国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请求我帮助使他们的美国移民身份得到完全承认,并享受作为美国移民所应享有的权利。而你们的《格力法》不但不给他们与其他国家移民同等的权利,还拒绝保障他们合法的权益,因此我不喜欢经过以这种方式对待我同胞的地方……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你们不是很为你们作为美国人而自豪吗?你们的国家代表着世界上最高的现代文明,你们也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这不是自由!……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1894年8月27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G.亚历山大,当时的《伦敦每日新闻》曾有报道:“……他以最强劲的语言声称,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强烈反对鸦片贸易。这种贸易是列强通过战争强加给中国的,中国政府根据条约不得以允许印度鸦片进入大陆。……李总督最后明确宣称:你们也许明白,如果你们停止毒害我的的人民,我们就会立即禁止他们获得鸦片。我(约瑟夫)告诉他,英国议会已经通过投票,将指定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华调查鸦片是否真的像有人指控的那样有害时,他气愤地回答:‘荒谬绝伦!’似乎十分的愤怒和蔑视,缓和了一下语气又说:‘任何人都知道,鸦片是有害的。’当我起身告辞时,他仍很善意地用热情的语言赞扬了英国公民为使中国摆脱鸦片所表现出来的仁慈。”这位秘书结束访谈时还发表了一通感慨:……中国的政治家们反映出了这个国家的国民热爱和平的精神,如果任何制止战争的手段可以找到,他们不可能为了报复而认可战争的持续。后来鸦片贸易被英国国会议案禁止。布兰德(曾亲自采访过李鸿章的《泰晤士报》记者)眼中,李鸿章则被当时的西方人称为“东方的俾斯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