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义_陈祖义的后代

陈祖义

谁知道南宋陈与义的《临江仙》

  • 问题补充:是什麽意思?
  •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宋·陈与义《临江仙》 【今译】在稀疏的杏花月影中,吹着悠扬的笛曲,直到东方发白。 【赏析】此词以今昔对比手法,追忆洛阳旧游之乐,抒发南渡后的悲概。两句写的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天下承平无事,作者参加文人雅集,其乐融融。杏花疏影,景色清幽;倚笛而歌,清韵悠远,真所谓神仙过的日子!宋人胡仔说它造语“奇丽”(《苕溪渔隐丛话》),清人彭孙称它“自然而然”。奇丽而不雕琢,自然而又妍倩,就像李白《古风》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下是它的特色。 【原作】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 陈与义的“临江仙” 这首词有什么寓意?

  • 问题补充:
  • 词人此时身处靖康之难之时,饱尝流离之苦。这首词抒写其抚今追昔、感时伤世的深沉感慨。 上阕紧扣“忆昔”二字,追忆二十余年前在洛阳午桥与朋友豪酣欢饮的生活画面。“午桥”,在洛 阳城南十里,即唐代宰相裴度的住所绿野堂,修筑有风亭、水榭、凉台等优美建筑。裴度曾与白居 易、刘禹锡经常游宴于此,那都是令人神往的前代风流。二十多年前的几位词人也是青春少年,自 是风流潇洒,豪情万丈;时逢徽宗政和年间,天下太平,非常盛行游宴之风。词人于洛中旧游欢饮之 际,也是得意非凡,畅快淋漓。 夜空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柔静的月光映照着桥下的流水,长长的流水簇拥着一轮明月,默默 向远方流去。“长沟”一句很值得玩味。因为月影是静止的,但是这样写却营造出一种动态美,同时 将月光和流水融为一体,清晰而又美丽地描绘出环境的清幽和情趣的雅逸。这里又以“长沟流月” 表明时间已渐渐过去,更加烘托出豪杰酣饮、竭尽欢娱的情态。 酒宴之后,便欣赏起了美妙的音乐。月光斜照在杏花之上,落下了稀疏斑驳的影子。就在这春 风沉醉的晚上,在这带着杏花清香的疏影里,响起了悠扬的笛声。悠扬的笛声弥漫在静谧的夜空 中,陶醉着每个人的心田。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幽雅、温馨的夜晚,一同迎来了朝阳。沈际飞《草堂诗 余正集》评价说:“ ‘流月无声’巧语也,‘吹笛天明’爽语也。”的确,坐中豪英、长沟流月、杏花疏影、 笛声悠扬,确实形成了一幅气氛优美、情韵幽雅的高士夜饮图,静与动、光与影、色与香融为一片, “真是自然而然”。 然而,这只是昔日的美好回忆,已是二十余年前的如烟往事。往事越是美好,就越发反衬出此 刻的孤寂凄凉。一下子就将上阕的所有画面铺上一层凄凉的色彩。 词人二十余年来饱经风雨,国事的衰颓、人生的起落以及颠沛流离的种种情状,真是恍如一梦。 而如今退隐湖州,旧时的豪情壮志、理想抱负都已灰飞烟灭,昔日的朋友也都远去。同样在这月华 如水的静夜里,词人独自一人登上小楼,独赏这初晴的月色。这里的新晴之景回应着上阕的长沟流 月,只是物是人非。一个“闲”字,含蕴深厚,透露出无限的沧桑之感。 词人的情绪似乎就此闲淡了下来,其实不然。结尾两句又似乎是在初愈的心灵创伤上撒上了 一把盐:古往今来多少兴亡故事,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此处是因国家命运而发出感慨,因此 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子夜时分,苍茫的江面上传来一阵阵渔夫的歌声,声调低沉而衰飒,显得更 加凄凉。“渔唱”又与上阕悠扬、恬雅的笛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得全词的意蕴愈加深广、厚重,具 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陈与义的《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中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 问题补充: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 早行 陈与义 如何翻译?

  • 问题补充:
  •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提示:将鼠标移动到颜色不同的字词上可以看到注解。 【赏析】 钱钟书《宋诗选注》:“《南宋群贤小集》第十册张良臣《雪窗小集》里有首《晓行》诗,也选入《诗家鼎脔》卷上,跟这首诗大同小异:‘千山万山星斗落,一声两声钟磐清。路入小桥和梦过,豆花深处草虫鸣。’韦居安《梅硐诗话》卷上引了李元膺的一首诗,跟这首只差两个字:‘露’作‘雾’,‘分’作‘野’。” 《梅?诗话》卷下:“早行诗,前辈多佳作。近世如杨秀诗:‘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渡关蒲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刘应时诗云:‘登舆睡思尚昏昏,斗柄衔山月在门。鸡犬未鸣潮半落,草虫声在豆花村。’三诗意皆高远。”所引刘诗与这里所选的《早行》诗意境也有相仿之处。
  • 陈与义是什么人?

  • 问题补充:
  •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政和三年(1113 年)进士。绍兴年间,历任兵部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湖州,擢翰林 学士、知制诘。绍兴七年(1137年),拜参知政事。长于诗,创简斋体。继 黄庭坚、陈师道之后,并为江西诗派之三宗。有《简斋集》十卷,《无住 词》一卷。存词十八首。
  • 陈义过高是什么意思???

  • 问题补充:谢谢!!!
  • 你好! 陈者,列阵也。 摆的架式太高,义不和及,不合实际,不现实就是陈义过高。 如:古之所谓“刎颈交”,陈义过高,非常人所能企及。
  • 如何理解陈与义的临江仙?

  • 问题补充:
  • 时值建炎三年(1129年),北宋已亡,高宗南迁,作者正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旅途疲累自不必言,国破家亡之恨,报国无门之怨,时时占据他的心 怀。这些情怀构成了这首词豪放悲沉的格调。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