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王阳明是谁?能介绍下吗?
在1917年,发生了两件很巧妙的事:
一名叫蒋志清的青年,在车间闲来无事做,于是看王阳明语录,突然有所悟,全身一震,于是将“志清”之名改为“中正”。这个“中正”来自王阳明心学的“大中至正”,我们知道,蒋中正就是蒋介石;
也在那一年,湖南省立的第一师范,里面有个年轻人,叫毛润之,深受王阳明相关的书启发,写了一篇文章叫《心之力》,老师给他打了105分。原分100分,因为写得太好了加多五分,这个年轻人就是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那个老师的女儿杨开慧后来嫁给了毛主席。)
两党领袖年轻时在那年都同时深受王阳明启发,不仅如此,王阳明的心学对外国影响也很大。
让日本强大起来的“明治维新”就是受到王阳明心学的影响;创办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稻盛和夫,就十分推崇王阳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世纪。
这期的风流人物王阳明是何许人也,竟让那么多人物如此崇拜,让人深受启发?
一
1472年明朝时期,王阳明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一个书香门第(后来父亲中了状元),当时名叫王云。孩子聪明活泼,可四岁了还不会说话。一天一位高僧摸摸王云的头叹息说到:“好个孩儿,可惜道破。”后来父亲知道后改了名字叫“守仁”,号阳明,后来大家都叫他王阳明。名字改后,王阳明可以开口说话了。
王阳明在11岁时,与家人上京的途中大显作诗才华;12岁在课堂上开始立志做圣人;17岁在结婚当晚,与道士聊天忘了洞房之夜;28岁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
步入仕途几年后,正德皇帝继位。这位皇帝荒淫享乐,不理朝政,以太监刘瑾为首的官员代理朝政,贪污腐败。一些忠臣上书皇帝,结果被打入死牢。王阳明听到后义愤填膺,虽然还是个小官员,但作为从小立大志的他来说,于是冒死上书,请求释放那批忠臣。结果被刘瑾重打四十大板进狱,出来被贬去贵州当一名没有品的驿站站长。中途还被刘瑾派锦衣卫来追杀,在朋友的帮助下才逃脱出来。
来到贵州龙场,那里的环境十分恶劣,居住山洞。每天以静坐的方式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下来,通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圣人处在我这样的环境下,他如何做呢?
可中国的圣人屈指可数,他们都没有经历过这么的困难。后来不断地思考,在1508年的一天,深夜里他大声地说我悟到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从此不断完善他的哲学思想——心学,弟子满天下,最重要他不像其他书生脱离实际,王阳明带兵打战堪称战神:南赣剿匪成功、平定宁王、平定广西戡乱。而且在很多官员的嫉妒陷害中巧妙地避开。
而且每场战用兵少,成本少,耗时短,治理好,真正把自己的理论用到实践去。比如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有些人可能被蒙蔽了而已。所以他大战都是写文章功心,触动到敌人。毛主席年轻就很看重王阳明,我们知道毛主席打战时候也是喜欢写文章宣传,可能就是从王阳明那学来的。
可以说,“龙场悟道”后,王阳明的人生就像开挂一样,那么,他到底悟到发展的心学是什么呢?
二
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龙场悟到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与生俱来的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己,只需从内心寻找就行,不用像理学大师朱熹需要向外“格物”来达到。
这句话其实与释迦弥尼在顿悟以后的话很相似:“异哉,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有智慧的,只是被遮蔽而已。就像王阳明悟到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圣人就在我们的内心。
王阳明心学最核心的有三个概念: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1、心即理
说到传统儒学,我们可以联想到“存天理,灭人欲”之类的话,可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
理学把心分为性和情两种,这两种都是与生俱来。“情”就是人的七情六欲,理学家要求人们不要表现情欲;“性”是一个人作为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主要是仁义礼智信等“良知”),也就是天理。理学大师朱熹说:心不是天理,心其中一部分的性才是天理,情不是。
性与情本来就是人的两条腿,理学要求人们“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性”这条腿,这样就缺了“情”这条腿,然后需要通过到心外去寻找另外一条腿来弥补。对万物万事进行“格物”,从而得到各种各样的天理与道理(也就是格物致知),来弥补心的不足。
但王阳明认为,心即理,不需从外面寻找。对于心中的情,只不过是性上的一层灰尘,吹吹就行了,没有什么大惊小怪。情欲是人与生俱来,不必压抑,可以表现出来。但要有个合适的度,过与不及都不好。比如朋友去世,伤心与哭本来就是良知让你这样做的,所以不必要压抑自己,但不能长期伤心与过度伤心。也就说,王阳明要求的“情”达到“中庸之道”。
心即理,所以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2、致良知
“致良知”是在张忠团伙对王阳明进行百般构陷,使王阳明每天都在生死一线徘徊的极端恶劣环境下提出的。
“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能判断是非、善恶、耻辱等等。比如说你和朋友闹掰,一天朋友急需用钱但又缺钱,良知告诉你应该借钱给你朋友。但我们心中有很多顾虑:怕朋友还不上、曾经跟我吵架、有的还幸灾乐祸等等。我们应该按良知行事,其他统统去掉。
所以我们发现,良知有时会被遮蔽,这要我们光复良知。我们平时活得那么累,因为就是不听从真正的内心,不按良知去做事,什么都考虑,私欲太多干扰。其实人活着没必要搞得那么累,遵循人天生具有的良知做事就好了。这就是王阳明说的——致良知。
很多人在判断事情如何处理时,不知哪个决策好,真正的良知是什么?良知往往是第一直觉产生的,一旦思考了,就会掺杂很多私欲。
根据心学的拥趸、思想家耿定向说,王阳明晚年向弟子提出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实际上就是“致良知”的步骤。
3、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不是说知道与实践相结合,而是合一的。如何解释呢?
王阳明举了两个例子:好好色,恶恶臭。
意思是看到美色,这是“知”,喜欢美色,这是“行”;闻到臭味是“知”,讨厌臭恶是“行”。比如我们人性看到美女第一反应就喜欢,闻到狗屎就讨厌。“看到”与“喜欢”,“闻到”与讨厌其实是同时产生的,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停顿的,所以知行是合一的。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先学习理论,这是“知”,去实践了才是“行”,但我可以去先学习理论而不去实践呀,怎能说知行是合一的呢?
王阳明做了这样的解释:所谓“行”,就是去认真做一件事,学理论的这个探究“知”的过程本身就是在“行”了。在学理论中存在着“知行”,去实践存在着“知行”。
既然知行是合一的,但为什么古人、特别现在很多人也是经常把“知”与“行”分开来讲?
王阳明这样解释的:这是因为世上存在两种人,一种人懵懵懂懂去做事,就像流水线的机器人,不懂得思考。对于这种人要特意提个“知”,告诉他做事需要多动脑子,这样才能真的“行”;另外一种人整天在思考,而不去实践。对于这种人应该强调“行”,这样才能达到“知”。
王阳明心学对中国影响很大,但他的“良知”更多是在“仁义礼智信”等儒学思想的框架上,更多在一种道德,伦理范围内,对于不需要对外“格物”,所以在科技的探索就显得无力,这点他比不上朱熹。
二
王阳明心学在中国哲学上有一席之位,对很多人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实,我们不仅要从他的心学上挖掘精华的部分,他的人生经历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反思。
1、不断试错
王阳明创立自己的一套心学理论,非一日之功,而是通过不断在是错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小时候喜欢军事,逃课和小朋友玩军事游戏,认为以后通过在军事实现他的抱负;后来对道教练的长生之道感兴趣(新婚之夜和道士聊天忘了洞房),然后结交了特别多道教的朋友;后来觉得无趣,而且父亲毕竟是状元当官,要想立功,还得走科举之路,家人会督促他学儒学。后来“格竹子”发现朱熹理论不正确,于是又研究其他;也接触佛法,向高僧学习;还研究诗歌等等。
王阳明在儒释道兜兜转转,不断研究。其实梦想也是,想做侠客,想做将军,想做诗人等等,不断在试错。没有前面各种的尝试,不可能有后来的心学创办。
我们反过来想,现在我们做了什么试错?
很多人不知道以后干嘛、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其实大部分人进入了大学,忙于恋爱、游戏、看剧;要么是忙于本专业考研的准备。
我们的认知有限,实践有限,所以凭空在想什么适合自己根本无法做到。那如何试错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书,先杂乱地看,每个行业,每种类型的书都要接触。提升自己的认知,逐渐触类旁通,对很多行业有个大概的了解。最好每个寒暑假有机会去实践、去实习,不一定要实践自己的专业,除非你特别喜欢。
绝大部分都忘了上大学目的为了什么,上学期间该干什么,哪些是重点?比如有的谈恋爱成了大学期间的重点,那毕业的命运好不到哪去(或许富二代除去)。
2、具有批判性
我写了很多风流人物,没有哪一个不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因为没有质疑就不会有新发现,一般不破就没有立。
王阳明在那个年代,朱熹的理论最被推崇,与孔子一样是圣人呀。他的《四书集注》是科举考试指定教材(毕竟明朝的皇帝也姓朱,就像唐朝皇帝姓李,推崇的道教创始人就姓李),他的理论在当时就是权威。
朱熹说洞察世间的规律通过“格物致知”,王阳明看完朱熹的书就开始约朋友去“格竹子”,格了七天七夜晕倒了也没有收获。王阳明叹道:“圣人之说可疑也!”于是开始怀疑最权威的理论,不像其他考生陷入应试的思维困锢之中。就像鲁迅的“从来如此,便对么?”进行怀疑当时的真理。
还有一件事让王阳明彻底怀疑朱熹学说!
一次去杭州虎跑寺,看一位僧人打坐,听说不视不言三年,王阳明于是绕这个和尚走了几圈大声说:“你口巴巴说甚么!你眼睁睁看甚么!”
和尚竟然睁眼开口说“啊呀!”
王阳明问:“你家有高堂老母?”
和尚答到:“有啊!”
王阳明:“你想他们么?”
和尚:“怎能不想念!”
王阳明说:“你家有高堂老母,不在家孝敬老母,在这对么?”
佛教里讲“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四重恩就是: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上师恩。头恩为父母恩(身体是父母给的),不懂孝顺父母在这真的对么?那么和尚被说服了。
所以朱熹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是违反人性!
要知道,朱熹的追崇者无数,是主流思想,他的书籍还是科举考试的教材,能怀疑他的学术确实需要勇气。王阳明就做到了,而且不像现在的网络喷子,而是去实践得出来的。
3、事上练
王阳明之所以那么多人崇拜,就是他不仅创立学说,还利用自己的学说做了很多业绩。比如南赣剿匪成功、平定宁王、平定广西戡乱,从来没有失败过,简直是战神。
放在现在,就像成功学,就像很多人崇拜马云等成功人士一样那么吸引人。而这关键就在于王阳明不仅有很高的理论,而且能实践。
我们很多人觉得看书、在教室上课是学习,王阳明强调“事上练”,一定要在实践中修炼自己。很多人学习了很多理论,一行动起来就乱了套。平时静坐,一个人时道德很好,体会到很深的人生哲理,一到社会就不知所策。
毛主席说:看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马云说:可以少看书,但可以多看人。在社会接触各种人各种事当作学习。很多人就是想不通这点,现在很多学生背书、看书才觉得是学习,孩子玩就是玩。其实如果从小教育孩子玩或各种工作也是学习,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总结一下,王阳明心学的四句核心:
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心学的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王阳明心学的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心学的价值观;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心学的方法论。
消失的痕迹蒋智案件解析?
始调查蒋勇和蒋智的动机,蒋智平时一直表现得很老实本分,似乎不会去杀害自己的母亲。相反,蒋勇最近刚失业,还被他的媳妇瞧不起,他的动机更为突出。白鹭再次对蒋向楠和蒋勇进行了问询,然而每个人都有所隐瞒。在问询过程中,蒋勇称他曾经在蒋向楠的暗示下,为自己的母亲注射过胰岛素,打在了她的腹部。母亲去世后,他因为害怕被发现,所以没有处理掉自己使用过的注射器。
在进一步调查中,白鹭发现蒋智与一家麻将社有密切的关系,然而麻将社的老板却表示蒋智并不会打牌,他只是来修电脑,两人并不熟悉。这使得案件的侦破陷入了困境。
该剧讲述了天才女法医谷雨潜入精神疗养院执行伪装侦查任务,不料卧底计划被一起凶杀案破坏,甚至险些被诬陷成为凶手,也因此谷雨结识了女刑警白鹭的故事。两人的性格水火不容,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但这个神奇的组合,却屡破奇案,她们从最初的互相对抗到彼此协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谷雨和白鹭侦破的一起刑事案件过程中,她们意外发现了失踪的谷雨哥哥的踪迹。而谷雨哥哥的失踪又和白鹭战友的殉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切都指向境外制毒团伙。二人的命运被她们牵挂着的人紧紧连接在了一起,她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找到一切罪恶的源头。她们坚信痕迹之下,必有真相。
洋溢着唯美的诗意风格,渗透着深沉的人文关怀。整部叙事流畅,没有拖泥带水之感,镜头与镜头,场景与场景之间衔接的自然灵活,以上就是关于《消失的痕迹》第19集分集剧情介绍的全部内容了,觉得不错的话可以继续关注台词课后续的精彩内容。
湖南省邵阳市首富有没有蒋志祥
蒋志祥是中国首富之一,超越邵阳首富。
蒋志祥,男,生于湖南邵阳,分享通信集团创始人,现担任分享通信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SIM加论坛发起人、世界分享日第一发起人、丝绸之路商务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蒋志祥所创办的分享通信集团,是中国大型全内资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典型由本土成长起来的民族企业,集团成立十余年来,致力于推动全球运营商互联网化的进程,让运营商革面换新,不再受制于第三方供应商,让运营商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掌握创新能力。
由向独蒋志祥创的“绿·集·享·连·尚”五大平台品牌,分别面向教育行业的“绿卡”品牌、面向集团客户的“集节号”品牌、面向金融及服务行业多卡合一的“享”品牌、面向物联网和车联网的“连”品牌、以及面向时尚明星社群领域的“尚”品牌,得到广泛应用,空前发展。
白色强人蒋志光英语哪一集
白色强人蒋志光说英语在第12集。故事梗概:有学生身体不适入院,蒋志光为其诊治仍没有办法,于是问他是否有吸食毒品的习惯,怎料引起他外籍爸爸的不满,指责蒋志光并表示要投诉他。蒋志光一开始先用中文讲:我知道你听得懂中文。之后便从容不迫的用一连串英文讲到:这里是我说的算!如果你要投诉,记得我是急症室主管医生余湛琛。《白色强人》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拍摄制作的医疗题材电视剧,由罗永贤执导,黄伟强编剧,郭晋安、马国明、唐诗咏、李佳芯领衔主演,何广沛、张曦雯、姜大卫、蒋志光、冯盈盈、朱智贤联合主演。
蒋志光是不是在担任过评委
- 问题补充: 他说香港乐坛是垃圾的节目是什么?
- 布吉岛
2012年6月20号生的男孩,蒋志文这名子好吗
- 长大了要有志向有文化,蒋志文,好名字
蒋志祥百度他什么大学毕业
- 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