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风俗特点都有哪些?(苗族蜡染简介)

苗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饮食

1.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麦、燕麦等为主食。

2.副食种类很多,肉类有自家养的家畜、家禽和鱼类,蔬菜有豆类、菜类、瓜类,此外还采集野菜和从事渔猎等以补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

3.苗族人尤其喜欢吃酸,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制酸汤、酸菜、酸辣,腌制鱼肉,苗家的酸汤鱼肉嫩汤鲜,清香可口,闻名遐迩。

4.苗族喜饮酒。平时劳作之余,喝一点酒,舒筋活血,消除疲劳;亲友来访,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必以酒待客,久之形成了一套喝酒的传统习俗和礼仪,很多地方的苗族宴饮和敬酒时,还有唱酒歌的习俗。

湘、桂、黔交界地区的苗族还流行喝油茶,它不仅是苗家待客时必备的饮食佳品,而且还是平时饭前饭后的一种特制饮料,有些地方甚至以油茶当中饭吃。

禁忌

1.生活习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风病。

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苗族的禁忌,据不同的支系各有不同。

2.产忌:产妇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误入者,出门时须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产妇忌吃老母黄牛肉、母猪肉、公鸡肉、小鱼、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区,忌孕妇与孕妇会面,亦忌去别的产妇家,否则会被认为延长产期。

3.农事禁忌: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粪归来时忌见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时若见秧田有鱼时忌说鱼,否则鱼会吃秧根。有些村寨,收获小米时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问及,忌说“不要了”,要说“它们未长大”,否则以后小米因伤心而拒绝再长。

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听到前来糟蹋庄稼,只能以“他们父子”来代称之。忌戊日,正月立春后,凡遇戊日忌动土挑水。

4.丧葬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认为时辰不对,死者须再要一异性死者相伴。故死时不适,丧家常请巫师念咒“改”,同时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

忌棺内放铁、铜等非银金属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为如是死者在回东方的路上买不了水喝,铁、铜还会折腾死人。在些苗族地区,村寨死人当天,可以劳动,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则挑柴者会有灾难。停柩期间,家属忌吃蔬菜。入葬后1月内,家中任何东西不得出卖或借人。

节日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

1、农事活动节庆;

2、质交流节庆;

3、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

4、祭祀性节庆;

5、纪念性、庆贺性节庆。

语言,文字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有部分苗族操汉语、侗语、瑶语、布依语、壮语等其他民族语言。苗语的方言、次方言和土语尽管存在着一些差异,但相通部分仍占60%以上。

宗教信仰

苗族很早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它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建筑

苗家人喜欢木制建筑,一般为三层构建,第一层一般为了解决斜坡地势不平的问题,所以一般为半边屋,堆放杂物或者圈养牲畜,第二层为正房,第三层为粮仓,有的人家专门在第三层设置“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丽,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关系。

非遗苗族传统蜡染图案?

苗族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印染工艺,苗族称“木图”(mubtut)。苗族传统蜡染一般都是在民间自织的本色土布上绘制,防染剂主要使用的是蜂蜡和白蜡。用靛蓝着色,即一种蓝草制成的染料。

苗族蜡染从图案上可分为几何纹和自然纹两大类。丹寨苗族蜡染的作者们更喜欢以自然纹为主的大花,这种图案造型生动、简练传神、活泼流畅、充满夸张,乡土气息十分浓厚。安顺苗族蜡染以几何纹样为主,图案结构松散、造型生动。织金苗族蜡染以细密白色为主,布满几何螺旋纹,图案结构相互交错,浑然一体。以下选取几种代表性图案进行简单的介绍:

鱼纹与鸟纹

苗族蜡染中的鱼纹占有重要的比例,这或许源于对鱼类生殖能力的崇拜,认为鱼是多子多孙的象征。很多蜡染的鱼纹体型一般都较肥大,有的鱼腹内还有类似鱼籽的斑点,甚至是小鱼。而鸟纹则多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鸟纹中常出现的有孔雀、喜鹊、锦鸡等,这些鸟纹或窃窃私语、或比翼双飞、或昂首啼啭,生动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蝴蝶纹

苗族蜡染最具特色的就是对蝴蝶的描绘千姿百态:写买、写意、抽象、变形、复合;这些都源于神圣的蝴蝶传说。《苗族古歌》叙述着苗族起源的故事:枫树叶化为蝴蝶,蝴蝶妈妈生下12颗蛋,生出万物,其中一颗蛋孵化出人类,包括苗族的祖先姜央。在蝴蝶传说的影响下,苗族人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情感,对蝴蝶的热爱与崇拜,寄托着他们对祖先的敬仰与传承。

铜鼓纹

苗族蜡染中最古老的纹样就是铜鼓纹。铜鼓是苗族崇敬的神器,古时多用于祭祀。相传苗族蜡染纹样最早就取材于铜鼓。铜鼓纹并非独立存在,其中心常装饰花纹,这种有中心花纹的铜鼓纹买质上就是太阳纹,在圆形处辐射光芒。苗族人崇拜太阳神,是对太阳能量带来万物生命繁衍的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态。这就是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的“太阳崇拜”。

中国苗族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中国苗族过年的风俗有百狮会、放鞭炮抢年、年夜饭、踩花山、吃排家饭等风俗。

1、百狮会:周邻四乡苗胞舞着近百匹或数十匹狮子云集传统的村寨或集镇,敲锣打鼓、放地铳、打火枪。百狮会的活动有迎狮、有盘狮、考狮、抢狮、狮子登高等,藏着厚实的文化底蕴。

2、放鞭炮抢年:时间是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准时放鞭炮,抢年是有讲究的,放早了等于送旧年,放迟了等于别人已把年抢去。

3、年夜饭:除夕这天一早,将屋里和房前屋后打扫干净。下午两三点钟,全家人就开始忙碌着准备年饭。

5、踩花山: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6、吃排家饭:不管哪一家来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数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户都必须轮流请之,尽自家所有,热情地招待来宾。被请的客人,绝不能借故推辞,否则就会被人认为是瞧不起人。客人接受邀请,也不必带什幺礼品,直到每家每户都吃到了,方能告别回家。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的风俗习惯:吃油茶、踩脚、吃年、拔雉毛、住吊脚楼等。

1、吃油茶:油茶是将油炸后的爆花米,掺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兴,不喝,则视为瞧不起主人。有的还要喝3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

2、踩脚:也叫“踩妹脚”。苗族青年在传统节日里,会通过跳芦笙、踩堂舞、对歌等形式选择了意中人,但当众难以启口,男青年便趁人不注意时,脚尖轻轻踩女青年的脚,以试其态度,若女青年也如法回报,就表示接受求爱;否则,也不会责怪对方。经过“踩脚”确定了恋情,便可频繁幽会,互赠信物,然后就由双方父母商定婚期。

3、吃年:苗族人民自称过年为“吃年”,意思是说“年”被大家吃掉了,过去了。“吃年”期间,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各地开展吹芦笙、斗牛、踢毽子等丰富多采的娱乐活动。“吃年”过去后,就要把铜鼓、芦笛收起来,开始春耕。苗族分布较广,“吃年”时间不同,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有的在正月,而雷公山一带的苗族“吃年”分三次过,九月吃初年,十月吃中年,冬月吃完年。

4、拔雉毛:广西苗族小伙子向意中人求爱,在芦笙上插上一支美丽的野鸡毛,对着姑娘吹起动听的曲子。小伙子舞动着芦笙使野鸡毛轻拂着姑娘的脸颊。假如姑娘有意,就随手拨下芦笙上的野鸡毛;反之,就不拔而转身走开。

5、住吊脚楼:吊脚楼一般2~3屋,飞檐翘角,并有走廊围白木质栏杆,栏杆雕有各种图案。吊脚下层用来贮藏粮食,存放农具、堆放柴草、土灰,或圈牛、羊、猪及厕所等。上层为人居住。

苗族有什么风俗礼仪

1、习俗:

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

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2、婚俗:

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

举行婚礼时,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3、食俗:

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4、节庆:

苗族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

苗年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

“祭鼓节”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1、过苗年:过年是最大的节日,要准备丰富的食品,如杀年猪、熏腊肉、打糍粑、炒炒米、杀鸡祭祖、守岁、开财门、敬年神等等。

2、百狮会:周邻四乡苗胞会舞着近百匹或数十匹狮子,云集在传统的村寨或集镇,敲锣打鼓,放地铳、打火枪。

3、放鞭炮抢年:抢年是苗族的过年习俗十分重要的一件事,会在大年三十晚12点交接之时放鞭炮,以此抢年。

4、吃排家饭:即同一村寨里,不管哪一家来了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数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户都必须轮流请之,尽自家所有,热情地招待来宾。被请的客人,绝不能借故推辞,否则就会被人认为是瞧不起人。

5、年初一,妇女不用做早饭:初一这天的早饭由男人来做,意思是妇女已经做了-年,这天该让她们休息。

苗族有什么特别的风俗游戏

1、苗年节,盛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区。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日或卯日或丑日举行。

2、汉年节,在黔东南的苗族,把汉族春节叫做“汉年 ”,与传统的“苗年”并存,那些不过苗年的苗族地区,主要是过春节。

3、龙船节,流行于贵州的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江两岸及台江巴拉河两岸。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这五天,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龙舟竞赛。

4、四月八,是贵阳、黄平、松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是由纪念苗族英雄亚宜发展而来的。

5、吃新节,主要流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自治县地区。每年农历六七月间,当田里稻谷抽穗的时候,苗族村寨家家户户在卯日欢度“吃新节”。

苗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苗族的风俗习惯:

1、苗族男子的服饰为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包青色裹脚,衣料多为自织家机衣,其中花格衣最具有特色,苗族妇女头帕颜色与男子相似,但包法为拆叠式,衣服满襟,腰系围裙,胸前、袖口、围裙、裤脚习惯滚边,绣花或排纱;

2、青年男女喜戴羊毛斗笠,脚穿麻板鞋,首饰是苗族妇女喜爱之物,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有金饰、银饰、恫饰、玉饰之分,以银饰最为普遍;

3、苗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辅以红苕、大麦、小麦、小米、马豆等杂粮,一般日食两餐,苗族莱肴除自产的新鲜蔬菜外,最具特色的是腌制酸辣食品;

4、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个别富家一夫多妻,男女婚姻以媒婚为主,苗族青年通过劳动、集会、赶场、串亲等方式相互接触爱慕,经多次约会、对唱情歌、互赠礼物等确定恋爱关系,而后自由结婚。

苗族过中秋节风俗习惯

中秋节不仅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也包括苗族。

苗族“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如丝缕的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就像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苗族风俗有哪些

1、吃油茶:油茶是将油炸后的爆花米,掺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兴;不喝,则视为瞧不起主人。有的还要喝3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

2、穿戴:苗族的服饰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男性老人穿无领斜扣大襟衣、束腰带、穿裤脚、打绑腿。男中年人、青年人,穿开襟上衣,短而小,布料多是自产的“家机斑衣”;妇女服饰,上身穿无领镶边绣花衣,缀栏插花瓣与其间,下身着镶边、绣花或数纱宽脚裤。

3、住吊脚楼:吊脚一般2到3屋,飞檐翘角,并有走廊围白木质栏杆,栏杆雕有各种图案。吊脚下层用来贮藏粮食、存放农具、堆放柴草、土灰,或圈牛、羊、猪及厕所等。上层为人居住。

苗族的风俗、习惯

  • 帮我找点资料,关于苗族的:1、人口,分布地区2、服饰3、饮食文化4、礼仪方面5、宗教活动6、节日活动不要太罗嗦,引经据典
  • 我空间422986

苗族风俗作文700字

  • 满分,有好词好句。
  •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苗族这个字眼,相信大家都非常陌生。今天,就让我们去走近它,了解它吧!  苗族大约有740多万人口,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地。苗族居住地带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在山岭之中,给人一种祥和的气氛。  苗族人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他们拥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各种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则迷信鬼神和巫术。苗族人对某些奇特的自然景物认为是灵性的体现,如果遇到,就会对其顶礼参拜。他们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极少有人信仰佛教和道教。  苗族人还认为世上有鬼神,他们认为鬼有两个种类,一种为善鬼,也就是神,会给人带来幸福、好运。而另一种则是恶鬼,他们认为,死去的人或动物的怨恨化做的恶鬼,会带来霉气、厄运、灾祸。有些地方的苗族人认为盘瓠(一种神犬)或枫树枫木为他们的始祖,把它们当作祖先来崇拜。很有意思吧!  他们的饮食也很有意思。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则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里面包着鲜肉或酸菜,味道极为鲜美。苗族人还爱吃酸、辣味的食物,他们的典型食物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介绍完饮食,就要介绍服饰了。在苗族,不管男女老少,都爱戴银饰。银饰的种类也很多:有银花冠、银牛角、银花带、小银花坠……  这就是苗族,一个独特的民族,听了我的介绍后,你熟悉它了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