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作用和功能主治(艾叶是起什么作用的)

艾叶有什么作用?

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的功效。

艾叶气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主要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的功效与作用。最好的是把中成药做成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能发挥最大的功效,我的建议是做成艾叶青团,我在家里面是这样做的:

艾叶与糯米粉、粘米粉搭配混合做成面团,再做成面皮,加入馅料包裹,然后下锅蒸熟,做出来的青团色泽碧绿,看起来就像一块碧玉、吃起来带有浓浓的艾叶香味、口感软糯,这才是艾叶美味、营养的吃法,详细的做法下面分享。

【艾叶青团的做法】

●【食材】:艾叶、糯米粉、粘米粉

●【配料】:红豆

●【调料】:食用油、白糖

~【制作步骤】~

● 步骤①【艾叶的处理】

新鲜采摘的艾叶清洗干净,然后下锅焯水,把艾叶煮熟,然后把艾叶捞出,再挤干艾叶中的水分,然后把艾叶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把艾叶搅碎成碎渣,然后把汁水与渣用网筛隔出单独分装,备用。

● 步骤②【制作馅料红豆沙】

制作红豆沙 红豆提前浸泡一晚上泡软,这样制作起来更节省煮制的时间。红豆下锅加水煮烂,然后用网筛把红豆隔出沥干水分,再把煮好的红豆放入搅拌机中搅打成泥状倒出,备用。

锅烧干,然后加入打好的红豆泥、加入白糖干炒(糖的多少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小火慢慢翻炒,把红豆泥中的水分炒干,最后加入少许的食用油翻炒,这样红豆沙馅料就制作好,然后把红豆沙馅料滚成一个个小圆球方便后续制作,备用。

● 步骤③【制作面团】

把糯米粉和粘米粉倒入一个大盘中(糯米粉与粘米粉的比例为:2:1),然后把艾叶搅碎的渣加入盘中,再加入适量的汁水,汁水切勿一次倒入,面团达到合适的软硬程度就可以,然后把面团与艾叶搓均匀、搓柔,备用。

● 步骤④【制作青团】

把面团改成一张张的面皮,在面皮中加入红豆沙馅料,然后用面皮把红豆沙包裹住捏好,这样青团就包好,然后再把包好的青团放入锅中蒸,大火蒸20分钟即可出锅,这样一道味道清香的艾叶青团就制作完成。

【内容总结之“疑惑解答”】

① 新鲜的艾叶直接搅打成渣不可以吗?艾叶为什么要经过焯水?

答:新鲜的艾叶是不可以直接搅打成汁的,必须经过焯水这一工序,新鲜的艾叶带有苦涩味,艾叶焯水目的就是更好的把苦涩味去除,这样制作出来的青团味道才会清香;如果艾叶没有经过焯水就直接搅打成渣,这样做出来的青团苦味较重。

② 制作红豆沙馅料的时候为什么要经过炒制?

答:刚搅烂的红豆泥会带有较多的水分,水分较多红豆泥的味道不够浓郁,红豆泥经过炒制可以把其中的水分炒干,这样红豆的香味会更浓缩,同时炒干水分后红豆泥才才会成沙状,这样制作的才称之为红豆沙。

③ 制作青团加入粘米粉与糯米粉有什么作用?

答:制作青团所用到的粉有糯米粉和粘米粉,两者都属于米粉,但是两者的特点各不一样。

【糯米粉】:糯米粉也即是用糯米打出来的粉,糯米粉黏性较强、做出来的面团软糯,糯米粉常用来做汤圆、点心等小吃。

【粘米粉】:粘米粉又称之为大米粉、籼米粉,粘米粉不及糯米粉软糯,黏性低、做出来的面团偏硬,制作糍粑、萝卜糕等小吃都会用到粘米粉。

所以由以上对两者的分析可以知道,使用糯米粉制作青团可以使口感变的更加软糯,吃起来的口感就会更好,但是由于糯米粉黏性强、软糯,如果只使用糯米粉会使青团的口感变的过软,同时黏性较强,吃起来口感就不够好,所以需要加入适量的粘米粉调配其中的软糯程度,这样青团吃起来的口感才会软糯适中。

【制作小贴士】

① 制作青团应该挑选嫩的艾叶,这样制作出来的青团口感会更软糯嫩滑,如果艾叶较老,艾叶带有硬性,搅打出来的艾叶颗粒较多,这样青团吃起来会带有颗粒感。

② 制作青团所加入的艾叶不能过多,否则青团的口感会带有硬性,不够软糯。

③ 加入的粘米粉一定不能过多,否则就会使面团变的过硬,做出来的青团口感带有硬性,糯米粉与粘米粉的比例控制在:2:0.7~1就可以。

④ 在炒制红豆沙的时候火候不能过大,否则容易把红豆沙炒焦,这样红豆沙会带有焦味,如果觉得红豆沙制作麻烦可以买现成的红豆沙,或者制作自己喜欢的馅料。

⑤ 在最后蒸青团的时候可以在青团的底部刷上一层油或者垫上一层叶子,这样青团就不会与盘子粘在一起。

⑥ 制作好的青团在青团的表面刷刷上一层油,可以防止青团表皮开裂。

鲜艾叶有啥作用

1、艾叶在我国很早就被广泛作为内服药用来治疗疾病,现代技术又为艾叶的广泛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已开发出艾叶牙膏、艾叶浴剂、艾叶油香精、艾蒿枕、保健腰带、蕲艾蚊香等多种产品,还有正在开发的以艾叶为主要原料的香烟,不含尼古丁,或可作为香烟的替代品。

2、艾叶的药理作用:艾叶的化学成分方面发现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这些元素能有效调解人体内需求。而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艾叶内服功效与作用

1、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上可以用于虚寒性出血,尤其适合于脾肾不足的子宫阴道的出血。还可以用于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宫冷不孕。

2、本品还能够温经散寒、调经止痛,如配合香附、当归制成艾附暖宫丸。治疗虚寒并脾肾两虚的胎动不安,常配伍川断、桑寄生等同用。

艾叶晒干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1、晒干后的艾叶能煎汤饮用,也可以熬水用来泡脚,洗澡都可以,还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有温经祛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等过敏等一些功效。

2、如果冬天出现风寒感冒时,也可以喝点艾草水,能够祛除体内的风寒,有缓解感冒的作用。

艾叶加姜片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1、能祛寒、除湿、通经络。因现代人普遍寒湿重,所以艾草就成了治病不可缺少的帮手。用它跟生姜一起泡脚能快速祛寒湿,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艾草泡开后再对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温水,一般连泡次,也就是2-3天后,同时要多喝温开水,不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这些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都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了。

2、可缓解风寒感冒、头痛、咳嗽。用艾草加生姜泡脚,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这种方法可缓解风寒感冒、头痛、咳嗽。

3、可降血压。在血压升高时,可用热的生姜水浸泡双脚15分钟左右。热的生姜水浸泡双脚,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使血压随之下降。

艾叶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1、艾叶泡脚可以达到很好的驱寒效果,还可以缓解足部的发凉、麻木等,它还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病,比如皮肤瘙痒,湿疹。

2、艾叶还可以有效的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炎,喉咙痛,中耳炎等。艾叶可以温暖血液,有效的缓解疼痛。

鲜艾叶汤功效与作用机理

1、艾叶煲鸡汤有清热解毒,祛风暖胃的效果,女性朋友在平时出现痛经,月经不调的时候喝些就能调经补血,有的女性出现宫寒也能喝些滋补,怀孕的女性吃些有安胎的效果;艾叶煲鸡汤还能平肝火,祛风湿,消炎,镇咳的作用,都是对身体有利的。

2、艾叶煲鸡汤主要原料就是艾叶和鸡肉,鸡肉就有很多的功效,可以帮助温中益气,其含有的物质还能保护心血管;鸡肉含有的蛋白质也比较多,人们吃了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身体状况;鸡肉也有很多的微量元素,也能帮助补充营养,强身健体,抵抗炎症的。

晒干的艾叶有什么作用

1、妙用一:驱蚊去异味。首先,将干艾叶摘下,然后搓成条状。然后,将艾叶条一端点燃,放入一个不可燃的容器中,这样放厕所等地方可以去除异味,也可以驱蚊。

2、妙用二:驱寒、去湿、通经络。首先将艾叶切段放入盆里,然后倒入开水,等水温不那么烫就可以泡脚了,这样经常泡一泡可以驱寒、去湿、通经络。

3、妙用三:通脉、散寒止痛。首先,在锅中放入10克艾叶,再放入15克生姜,再加入一勺红糖。然后,放入鸡蛋,加入适量的水,这样煮好之后的鸡蛋,吃了有温中通脉、散寒止痛的功效。

艾叶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吗

1、艾叶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我国江西地区的人民就喜欢用艾叶煮水来给宝宝洗澡,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2、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

艾叶的副作用与禁忌

1、对于使用艾叶的禁忌,艾叶虽然在很多的方面都对人有益,但是毕竟它是一种草药,是药就要注意使用的时间,对于喜欢用艾叶泡脚的人来说,要尽量控制泡脚时间和频率,过度的使用艾叶泡脚,只会起到反作用,这点要特别的注意。最好在泡脚后,食用一些温性食物。

2、艾叶作为一种中药材,在日常中使用的很多,它有很多的功效,在活络经血,温经活血以及止痛,散寒上都有很大的作用,艾叶的主要功能有可以治疗肠胃病,膀胱炎,还可以治疗卒心痛,以及可以止鼻血,在妇科疾病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功能性子宫出血。

艾叶泡脚的作用

1、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门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

2、只要是发生上述疾病时,可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艾叶做成或用纯的清艾条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脚捅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对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但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温水,注意要不吃寒凉的食物,并休息好,一般连泡2-3天后,这些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都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了。

3、但艾叶泡脚,也不能经常泡,因为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就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及情绪上的变化等。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可以每周用艾叶水泡一次脚,在泡艾叶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即可去寒又不至泻气。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