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林怡老师二年级语文课《坐井观天》,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我从林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她对教学的认真和精益求精。下面就听课后的感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景,读中感悟。
林老师语言亲切自然,感染力很强,通过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品味和感知,从而使学生理解寓意。再加上教师适时地点拨与范读,激发了学生读的激情,学生始终读得入情入味,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情感。
另外,林老师能抓住语文教学的特点,把握时机,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之中,使其有种身临其境之感,调动各种感官积极地参与学习。如:在指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时,林老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想象,让学生在趣味中练习说话,同时形象理解词句含义。
二、字词理解到位而且拓展得当。
一个 “沿”字,一个“无边无际”让我记忆深刻。学生们看着图片说“井沿”,是井的口子,就是井口的一圈,最后说出是“井的边”,林老师事先板书坐井观天的图:一口井,一只青蛙蹲在井底,井上一只小鸟。林老师为了加深孩子们对“井沿”的认识与记忆,让孩子上台摆一摆小鸟落在井沿上,这井沿是哪个位置。孩子们通过上台摆一摆,更加加深了对“井沿”一词的认识。老师顺势拓展,桌子的边叫“桌沿”,帽子的边叫“帽沿”,床的边叫“床沿”。这个训练让学生不仅深刻认识“沿”的意思,连运用也能自如了,真是学以致用。 如对“无边无际”的理解,林老师对这句子进行挖空,“(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学生有的回答大海,森林,草原、沙漠等等。林老师在PPT上附上图片,让部分孩子回答时,也让班级中其它孩子通过PPT中图片的作用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这样的句式训练与前面提到的“沿”字,可谓异曲同工之妙。
三、构思巧妙
林老师问孩子们,青蛙和小鸟这样争论不休,你认为是谁对?谁错?并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动手做了个小实验,创设了一个这样的办法,把纸卷成一个筒,然后闭上一只眼睛向里面看。这个方法很好。使学生亲身体会到青蛙的感受,便于理解。不过,在操作上应该要强调看的时候不要移动,学生喜欢这个活动,但朝筒里面看的时候都像看望远镜一样左右移动,这样就体会不到青蛙永远只是看到的一个固定的小天空。
四、设计合理。
林老师通过让孩子们反复读课文后,很好的设计了拓展的提问:青蛙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它听到了什么?它想:“ ”,它说:“ ”。给孩子们创造了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孩子们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实际,使“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本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为孩子们的看图写话打下基础。。
五、教态自然大方。
林老师自身素颜极好,在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给学生以轻松的上课氛围。学生听课不累,课堂氛围融洽,使学生沉浸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
总之,听了林老师的课,我感受很深,收获颇多。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深挖教材,开展教学,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