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语兰心】地摊火了(散文)║王吉友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吧NO.1318
地摊火了
一夜之间,大街小巷的地摊悄然兴起,特别是到了晚上,卖小吃的,买衣服的,卖水果的,卖小孩玩具的,总之,五花八门,卖啥的都有,小喇叭录制的叫卖声,一摊比一摊声大,价位也一个比一个便宜。这些昔日和城管扮演猫和老鼠的人群,胆子一下子大了起来,由偷偷摸摸,变得理直气壮。昔日威风凛凛的城管,似乎也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他们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有时也会偶然出现在地摊前,只是劝解规范摆摊,不要影响交通,再不见提称,争执,收东西,甚至大打出手等不文明行为。
城管从诞生那天起,在人们心目中,好像就没有树立起高大的形象,往往与野蛮执法联系在一起。我从事记者工作20年多年,城管与小商小贩,曾采访过无数次,也许记者在某程度上,本身就是弱势群体的代言人,所以,记者往往戴着带有同情弱者的有色眼镜,报道城管执法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广播里,有关城管抢记者照相机、摄像机,甚至打记者的报道,也屡见不鲜。有时我在想,摆地摊者,多是城郊的农民,或者经济拮据的人群,大家生存的权利是平等,地摊所摆的位置,并不影响城市的交通和市容,为什么就容不下他们呢?只可惜,记者只是客观事实的记录者,并非决策者,只能用他们手中的笔或者镜头,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但最终的处理结果几乎都是辞退几个临聘人员作为对不文明行为画句号,令人啼笑皆非。我曾和一位城管管理者私下聊,他说他们也有他们的苦衷,整天和小商小贩纠缠在一起,也深感无奈,取缔是他们的职责,他们只能按照上级的要求,执行管理责任,没迟没早和小商小贩兜圈圈。我说为什么不按城市人口的布局,合理给他们规划一片小天地呢,他说他们只负责管理,规划是城建部门的事,不是他们的职责。
吃过晚饭,我喜欢在小区周围溜达,我们小区住着一万多人,自然是小商小贩出没的主要区域。我在一卖甜瓜的地摊前停住了脚步,看到一退休干部模样的老者,正在和摊主讨价还价,当他拎着甜瓜离开时,像是对我说,也像是自言自语:这样多好,方面了群众,活跃了经济,也增加了底层人的收入。我笑着问摊主,不怕城管了?他理直气壮地说,有总理为我们撑腰,我们可以名正言顺摆摊了。
我翻阅了字典,撑腰的一词的解释是从背后支持,比喻给予有力的支持。那么,过去城管和小商小贩捉迷藏式的猫逮老鼠,是谁在撑腰?这也许就是见风使舵,此一时彼一时吧。由此我想到,因决策者的失误,有时可能造成重大损失,但追究责任时,只要没把钱装进自己的包包,往往是蜻蜓点水,这也许壮了他们不从实际出发、脱离群众、我行我素的胆。看来,决策失误,在某种程度上比腐败给社会的损失更严重。在战场上,指挥失误,贻误战机,是要交军事法庭审判的。
地摊是在市场,或街道马路两边陈列货物的摊子,是一种古老的货品交易方式。可能自从人类有了商品交换,就有了地摊经济。地摊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地摊经济火了!
6月1日,李总理在考察山东烟台一处老旧小区称赞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于是,从激活就业力量,到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再到充满温情的城市记忆,一夜之间,地摊经济火遍大江南北,各行各业蠢蠢欲动。
我浏览网页,人们对地摊经济还是持两种态度。反对者认为:地摊经济往往是沿街为市,会给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管理都带来了巨大压力,不应放开。支持者认为:不能因为地摊经济存在管理难度就搞一刀切,取缔地摊经济。推出更多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在不影响城市管理的前提下,让地摊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并存,这本身就是一道城市治理的大考题。
我作为一名记者,令我欣慰的是:中央文明办明确规定,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行走在大街小巷的地摊旁,我不时地弯腰拿起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看看,满意时也顺便买几件。我感到,满大街通明的路灯,灯光也柔和了许多,往日人们匆匆的脚步,也悠闲了许多。城市充满繁荣、和谐和温馨的情调。
摆地摊,其实是社会留给穷人的最后一条出路。
2020年6月11晚于渭南
2020年5月26日中午于渭南
感谢您的阅读
作者简介
王吉友,男,1963年2月生,陕西蒲城人,大学文化程度,曾在西藏部队服役19年,1998年复员军官。从事记者20年,现为《西北信息报》社深度报道部主任。198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散文、小说作品刊发报纸、杂志。
图:网络
主编:刘莉萍
投稿邮箱:499918885@qq.com
投稿形式:文稿(原创首发)+作者生活照+作者简介
您看此文用
·秒,转发只需1秒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