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画湾

五月十一日,我随县委党史办主任龚九森一行再次踏上布甲乡这块神奇的土地,到一个叫画湾的地方,寻找江西诗派始祖黄庭坚先祖创办的芝台书院遗址,探访画湾的前生今世,感受山谷道人先祖的书香灵气。
画湾村是布甲乡的一个自然村,距县城55公里。东部与新湾乡的回坑八字坳接壤,全村面积13.16平方公里,人口1160余人。
画湾村历史人文厚重,可考证历史源于五代十国期间。
黄氏玘公为了避乱战火,从浙江迁入到分宁,选择了层峦叠嶂、山青水秀的画湾,作为休生养息之地。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这里创建了芝台书院,为乡邻子弟传道解惑。
画湾地处北部山区,系幕阜山、太阳山之脉。
从黄沙口进入,四周均为陡峭山体。村庄位于峡谷中,境中有一条5公里长九曲十八湾的小河,湾似明月、河水清澈,古桥古堰众多。形状不一,有蓑衣桥、横板桥、烟水桥等九座石拱桥,在修水境内所见无二。
尽管画湾美丽如画,景不胜收,但我此来的目的是想去一览黄庭坚曾祖父黄中理先生创办的芝台书院遗址。
我们一行四人向芝台书院遗址的鲶鱼山进发。走在邓坑的石垒山道上,向导钟先生哼着催山鼓的调子,一路上讲着画湾的历史趣闻。
只见古道两边草木葱葱,山花烂漫;沟沟壑壑、流泉飞泄。那淙淙的山泉声,好像似在诉说昔日古道过客的匆忙。

那山顶的阵阵松涛,仿佛传来芝台书院的朗朗书声,诱惑着我恨不得一步到达。

经过半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到了山顶。一块平坦的地面跃入眼帘,那金字形的山崖,那挺拨参天的大树,构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站在芝台书院遗址上,我闭目沉思,好像正在黄先生面前背诵四书,吟唱唐诗。
穿越千年的时光,我仿佛在拜请宋代双井黄氏某位进士为师,临摹字帖,笔走龙蛇,书写唐诗宋词绝句。
书院西北山脚的山形,两条鲶鱼正在摇摆着身体,靠在一起正准备亲热,一学童惊呼鲶鱼亲嘴啦!羞得鲶鱼满脸通红,呆萌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只因这一惊呼,害得鲶鱼只得隔路相望,相恋终生,留下这栩栩如生的景观。
站在书院遗址,举目眺望,南有笔架山、北有老鸦尖、西有茶山顶、东有南田。红霞紫烟,苍松翠柏,构成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

移步换景,猛虎跳涧、九龙戏珠、金狮扒球、犀牛望月,扑地金钟、照天明烛……让人目不暇接,浮想连翩。

你听:茶山尼姑庵,那清脆的木鱼声,正在诉说红尘缘由;那昔日的哨所鸣炮呼应,报告平安;那扑地金钟随着榨油坊的哎呦号子,发出震天轰鸣。
你再听: 又有清末秀才阮少藉正在吟诵:‘坑种桑扬春独早,洞景上下雪偏闲。龙潭侭是无穷趣,带月油滩转画湾’。

顺山向东而下,鲶鱼山脚下,一汪泉水终年外溢,这就是千年山谷泉水。传说黄庭坚幼年时常在此处担水抓鱼。饮一口山泉水,让人有超凡脱俗、羽化成仙之感。
一路寻芳,兰淀塘已不见当年染坊兰香,只剩旧址。调墨湾仍是流水淙淙,只是没有了当年染料色彩。昔日油榨早已告老返乡,难寻踪影。只有那静静立于墙角的大染缸,在诉说着画湾当年织、染布料质量甲天下之辉煌。

殁于南唐保泰二年的黄贻公的坟茔,在画湾金星山穴上静静躺着。一块刻有虎踞、牛眠的青石碑在这块故土上昭告天下。
拱桥、清泉、流水、古树、石墈,古色古香与新楼丹瓦融合一体。自然村景色优美,实乃世外桃源之地。
俯瞰画湾山峦叠嶂匍匐的雄姿,细数文化厚重峰脊连绵的筋骨,领略山海茫茫的伟岸和娟秀,见识群山磅礴气势非凡的气势,让人看到了黄氏一脉从这里走出去铸就的历史辉煌。
改日,我将邀上朋友、家人,重游画湾村,见证正在精心打造的秀美乡村,观赏游人如织的景象。
【古城旧梦v】出品微信号:gcjm888888
  本文将同步发布于“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百度百家”四大媒体平台.
陈奠华:男,汉族,江西修水人,初中辍学,热爱文学,闲时喜欢写作。曾在微信公众号(古城旧梦),今日头条、天天快报发表过‘家乡西港颂’‘深闺待嫁马祖湖’‘浊港洲的传说’‘家乡十二大碗’‘我的铁匠爷爷’等多篇散文,在江苏(诗林刊林)黑龙江(精品阅读,风物)内蒙古(漠北劲草)特刊上发表过诗歌、小说(修水颂)和时风警示小说(换届乱象)等文章多篇。
申  明:①作者发稿至《古城旧梦v》,则视为授权让《古城旧梦v》首发和原创;②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聊天群,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