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满满干货的周义发教授从艺五十年之感悟!

10
10-2020星期六
【编者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回顾50多年以来的书画诗文从艺历程,确实感悟良多。兹择其要,归纳为七个方面,如同只要是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七种食材、文人墨客离不开“琴棋书画诗酒花”七大爱好一样……
从艺五十年之感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周义发教授新冠疫情期间乃至喜相逢“双节”,我基本宅家。在如此这般的宁谧环境中,有条件沉淀下来,坚持研修书画诗文,坚持在经典里与圣贤哲人对话,坚持整理过去平时无暇顾及的资料,坚持梳理从艺以来的比较深切的心得体会并逐渐固化于脑。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从1972年第一幅书法作品被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人事部联袂甄选参加中日文化交流、不久又成为省辖市书画协会会员和中国青年诗歌协会会员开始,到当下年及古稀,其间在上世纪90年代加入中书协和取得初、中级专业职称。此后,与南开等3所大学同仁合著3部专业书籍出版,一步一步到取得教授级专业任职资格。21世纪初又有2部古典诗词辑、散文集和多部书画集付梓……于2014年被国家文化部审定为国家书法师培训鉴定项目专家委员,成为中美协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师、一级美术师以至近年被范迪安、沈鹏等泰斗级艺术家组成的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同时评定为国家高级书法师、国家高级美术师和高级艺术评估师职称,被国家多个部门评定为“一代书画名家”、“学者型国礼书画名家”和“为共和国文化事业作出贡献的艺术家”,不期然却悄悄然已逾50个寒暑。半个世纪以来,自然鲜显过炫酷的七彩,走红地毯,在鲜花、掌声中亮相。然而,更多的则是经常自觉不自觉的呑咽下因对艺术执着追求而产生的苦与涩、艰与辛的杂陈五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从艺的真实写照,但由于爱好、兴趣使然,不仅毫无怨言,而且还能怡然自乐。也许一半是自己的孜孜以求,而另一半则是苍天不负苦心人。今生,我算是与书画诗文确已结下不解之缘。
为美赋质、载道,紧随时代、包容发展回顾50多年以来的书画诗文从艺历程,确实感悟良多。兹择其要,归纳为七个方面,如同只要是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七种食材、文人墨客离不开“琴棋书画诗酒花”七大爱好一样。 一、艺术人必须为美而生无论是视觉艺术,还是听觉艺术,从事艺术的人群都应该甚至必须以发现、发掘美而生存,以捕捉到美的灵感而兴奋,以追求美的事物锲而不舍,以创作美的作品而不懈努力,以传播美的精神为责任担当。只有不断扬人性之长,抑人性之短,以大美之心胸采撷人与自然间天人合一之美,才有可能充当艺术天使。二、艺术须赋质更须载道无论是阳刚之美,还是阴柔之美,艺术人都要追求和凸显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理与理性的对比、对应、甚至是对立的矛盾冲突,最终使艺术作品以化解矛盾冲突而构成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阴阳和谐关系,才可能通过物态化的形式,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既包括艺术人创造活动的价值,还包括艺术对人的审美塑造价值。通过作品的呈现,体现情感塑造和超越现实两个方面,使艺术作品达到形而上的道的层面。即艺术之美既源于自然,源于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又必须将各种艺术手段及技法提炼艺术主题,最终是以作品超于自然,高于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活动。足令艺术之美养人之眼、悦人之耳、润人之心,动人之情、提人之神,撼人之魂乃至聚人之力,从而实现寓教于乐、兴观群怨的教化功能。三、促成自然与人性之美完美结合,才是艺术之真谛大自然的神奇、变化之美与人世间仁心、大爱的人性之美,才是一切美的源泉,大自然与人性之美的完美统一,才是艺术之真谛。一切艺术之美无不与此息息相关。自然界鬼斧神工般的神奇、变化之美,与人类恻隐、博爱的人性之美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即会产生令人目不暇接的具有多元色彩的艺术之美。而由此产生的艺术之美,虽然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却能够美美与共。四、艺术笔墨须紧随时代和包容发展伟大的中华文化艺术,从絪缊辉煌的先秦为发端,到大气磅礴、纵横拓展的汉魏时期,再至雄风万里、璀璨千秋的隋唐以至老熟及实践理性渗透的宋元,最后过渡到明清的跌宕摇曳,乃至新中国诞生后文艺的凤凰涅槃,无不是一方面承继和效法传统,另一方面又以笔墨跟随时代进步突破传统之局限,从传统中走出来,在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和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不断进化,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两河流域文化艺术的曾经辉煌和古埃及以及古印度的文明,要么是仅在天空残留一抹遙远而凝重的烟云,要么只成为饱含沧桑的文字回忆,要么疑是被蒙上历史的尘埃,难以再现昔日的光环。相较前者,唯独华夏文化与艺术,却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流光溢彩。然而,无论是纵向的历史演进,还是横向的个性变化,并没有发生使任何一方文化艺术毁灭的悲剧。反而是通过水陆丝绸之路,架起了古代东西方文化艺术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包容性所致。放眼当今及未来世界,在整个文化艺术领域,艺术人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民族性,同时又不断汲取外来文化艺术之精华为我所用,千万不能拒绝外来文化艺术,万万不可将文化艺术和文明民族化;反之,亦不仅不能而且必须反对全盘西化的媚外主张。只有具有强烈民族性的文化艺术,才是世界级的文化艺术。五、艺术之美是艺术人不断求索的结晶艺术之美是需要不断求索的,各项艺术之美又是息息相通的。艺术人必须养成思考与求索的习惯,借以打开各门艺术相通的阀门,从而互为借鉴、融汇贯通。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也必须永恒坚持不断地“上下而求索”;“我思故我疑,我疑故我思。”只有把思考与求索变成常态,才能敏锐地捕捉灵感。思考、求索,应该而且必须建立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基础上。知行合一勤为径,道器合一苦作舟,心手合一练为上,才可能使艺术臻于天人合一,进而才可能出精品、出珍品、出稀品乃至出神品。一心于艺靠毅力,毕生修德必为首。唯见贤思齐才能积跬致远,独融入自然方可美不胜收!承受时代阳光,汲取社会雨露,艺术之树才会根系深远;师广柔自然、法圣贤先哲,钻研深究优秀传统,艺术之树才能枝繁叶茂。模优雅艺术而追求美好生活、美好心灵,使高尚艺术能感动人,感化入人的心灵,才是唤醒和塑造人类良知的良方;仿英雄模范而修德、修行、修维和修技,为时代标杆颂德歌功,才是寓教于乐之真道,净化社会风气之正途。六、知行合一,动静结合,才能升华艺术情操格调艺术人必须在技艺上苦下功夫,从观千剑到而后识器,从操千曲到而后晓声,从技以赋质到艺以载道,莫不是靠日复一日的积累然后才厚积薄发;拥抱大自然,必须热情奔放、舒展、自由甚至将久久蕴藏于内心的艺术天性释放和张扬到淋漓尽致,才会出现“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可见修炼之重要。与此同时,只要“躲”进了书斋、画室、艺塔、琴房,就更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以“仰望天际,静观云卷云舒,俯视庭前,乐见花开花谢”的悠然心态,淡化人生苦涩,让灵魂泰然安之若定。进而在忘我、无我、忘情、无情的专注里享受创作的快感……七、常驻童心才能永葆艺术人宝刀不老艺术人应该童真不变,童心不泯,童趣不灭,对新鲜、鲜生事物保持敏感的目光,敏锐的思考和敏捷的捕捉灵性,才能臻于文思穿越古今,心绪瞬接霄壤,笔墨紧跟时代,抒发真切情怀之意境,乃至大脑灵光,宝刀不老。或许此道还是松龄鹤寿近乎期颐,而内心却青春常驻的修身养性奇效之秘辛哩……(周义发2020年10月9日于北京颐源斋)
【关于】周义发,国家高级美术师、国家高级书法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多所著名高等学府文法、艺术专业客座教授,被原国家文化部审定为“书法师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培训项目专家委员”,荣获中书协、中美协等艺术机构“德艺双馨”奖。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