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8年,邓超突然深夜发文:“想逃离这个家……”

作者 |遇之
来源 | 爸妈研究所(ID:mama_cn)
“想逃离这个家……”
10月19日晚,邓超突然在微博上发文表示自己想要离家出走。
与孙俪结婚8年的邓超,一直是人人羡慕的幸福模样,此言一出震惊10万网友。
以为夫妻俩出了咋事儿,结果往下一看,大家就被他后半句的解释笑晕了。
对于自己想要离家的原因,邓超超级委屈的抱怨:
“付出再多,也约不到一个孩子睡觉。”
接着,网友纷纷吐槽:
连新浪官方都忍不住调侃留言: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父亲了,该学会自己睡了!
说起邓超的父亲形象,在大家的记忆中,好像只有四个字可以概括:
离经叛道。
一般的父亲,面对孩子乱涂乱画,不批评教育,那也得立马阻止。
但是邓超不!
在孙俪意图阻止孩子乱图画时,邓超说服孙俪,孩子的天性更值得保护。
于是,邓超的家里多了许多限量版的家具。
而为了鼓励孩子创作,邓超还甘愿充当孩子的人体画本,让孩子尽情享受涂鸦之乐。
一般的父亲,面对孩子的幼稚游戏邀请,不是敷衍打发,就是落荒而逃。
邓超不!
孩子想玩植物大战僵尸?没问题!挂上妈妈的泡脚桶,我就是僵尸。
攻击武器没有?毛绒玩具拿出来,赶紧的,玩起来!
在邓超心里,陪伴孩子,孩子就是上帝,上帝发话,没条件也得创造条件满足。
一般的父亲,孩子要是想在自己头上动土,那必是言辞拒绝,说不得还要批评教育孩子一番。
邓超依然不!
父亲的颜面,哪有孩子的审美培养重要,于是他甘愿做一个听话的真人模特,女儿想扎头花扎头花、想编小辫编小辫。
面对孩子的心血来潮、异想天开,一般的父亲不是选择一笑而过,就是苦口婆心规劝。
邓超还是不!
孩子想在家滑雪?好创意!
邓超在大加赞赏之余,立马与孩子一起活动手指,开动脑筋,化身为搞怪发明家,发明出可以在家滑雪的独特雪橇。
什么父亲的威严,什么父亲的体面,在邓超这里,完全不存在的。
邓超甚至曾骄傲的宣称:
我就是孩子最大的玩具。
可是,邓超这样“离经叛道”爱玩爱闹的爸爸,却是许多小孩都渴望拥有的爸爸。
没有高高在上,没有严词厉语,没有冰冷沉默,有点傻、有点笨,还有点搞笑。
但是却可以陪自己玩、陪自己疯、满足自己天马行空的幻想与渴望。
孩子最想要的,不就是就是这种伙伴式的亲子关系吗?

邓超对亲子间伙伴式关系的推崇与积极实践,说起来,其实主要还是受他父亲的影响。
邓超在接受凤凰网《非常道》专访时,曾分享过自己父亲与其他父亲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不会强迫自己去做什么。
相反,邓超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你喜欢做什么事情,你就去做吧。
邓超说,自己青春期时,曾叛逆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打耳钉、染头发、戴首饰、特立独行的他,在12岁时闹过离家出走,还差点被学校开除。
邓超的父母一度为此白头。
但是,无论如何,他父母都坚信自己的儿子虽然调皮叛逆,但绝对是个好孩子,是善良的人。
而邓超能够平稳脱离叛逆期,没走上歪路,也正是父母的信任、包容和引导。
他的父亲面对邓超的“拧”与“叛逆”,采用“软着陆”的方法,耐心地引导孩子去学艺术,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去寻找人生的目标。
邓超从父亲的教育方式里获得了力量与成长。
同时,他也愿意把父亲对孩子的尊重、陪伴和引导,以自己的方式延续到自己的子女身上,希望给孩子带去快乐,带去幸福。
于是,他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叛逆”父亲。
撒娇、吃醋、赌气、抱怨、比赛,一个父亲该做的,“不该”做的,他都做了。
他就是那长不大的小孩,成为了与孩子同一国的孩子王。

在许多孩子的印象中,父亲是严厉的、是沉默的、是专制的、是不苟言笑的。
对他们来说,父亲两个字,就等同于威严,等同于规则。
缺乏交流、一沟通就上纲上线,是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关系的写照。
这种关系拉开了父亲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减弱了父亲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接纳是教育的前提。
让孩子接纳,说难不难,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把自己放低、将自己变小,变成孩子,和孩子一起玩就够了。
因为对孩子来说,一个会陪自己玩的爸爸就是好爸爸。
日本电影《如父如子》讲述了一对孩子被抱错,然后尝试回归到自己家庭的故事。
原本在乡下长大的孩子琉晴,回到了城市的精英家庭。
高档的衣服、精致的美食、有趣的玩具、还可以学习钢琴和画画,但是琉晴没有丝毫的开心。
新爸爸的教育指导、新妈妈的照顾讨好,他完全接纳不了。
煎熬的他,只觉得痛苦,脑中唯一的想法就是逃离。
在某天临睡前,他许下愿望,希望回到爸爸和妈妈身边。
而另一边,被换回到农村的庆多,却完全是另一种体验。
虽然这个家物质条件比不上原来的家,虽然新父母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程度都不高,但是他的新“父亲”很快就俘获了他的心。
新“父亲”会帮他修理坏掉的玩具、会给他讲他感兴趣的故事,会陪他一起玩游戏,洗澡时还会快乐地与他打水仗。
离开了原来的生活,庆多的笑容甚至更多更灿烂。
我们中国的许多父亲与剧中精英父亲良多一样,努力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对孩子进行严格的规则教育,希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
结果却赢不了孩子的心,得不到孩子的认可,甚至伤害了孩子却不知。
想一想,这难道不是一个父亲最痛最可悲的事情吗?

在育儿路上,抛弃“严父慈母”的固有观念,少点刻板、多点游戏心态,不管在什么时候,对父母、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钱钟书的女儿钱媛曾经在《爸爸逗我玩儿》里,详细描述了钱钟书对自己的胡闹:
睡觉时,父亲常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子上画鬼脸,气得她醒来后直跳脚;
堵气、犯迷糊时,父亲会起好玩的绰号、编顺口溜来调侃,惹得她破涕为笑;
无聊时,父亲会在自己的被窝里偷偷藏玩具、书本、镜子等障碍物,让她不得不寻雷扫雷,哈哈大笑……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艰难乱世,父女之间的亲密,给了钱媛无尽的安全感。
父女间的欢闹,成为了钱媛快乐的源泉。
这些深刻记忆,伴随钱媛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也指引钱媛更好地走向人生。
钱媛从父亲那里学会了豁达乐观、从容笑对人世艰难。
蒙特利尔大学的心理学工作者Daniel Paquette曾指出:
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多作用于抚慰和使孩子平静下来。
而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则在引领孩子走向世界的部分表现得更为突出。
受传统观念和世俗偏见的影响,我们很多人会认为:
一个父亲在外忙碌打拼是应该的,在家陪孩子疯玩是没出息的;
一个父亲父亲严肃威严是应该的,嬉皮笑脸则是可耻的;
一个父亲讲规则立规矩是应该的,宠孩子顺孩子则是有大害的……
殊不知,这一个个应该与不应该,正深深地伤害着亲子关系。
它们在父亲和孩子之间挖沟筑墙,时间越久,双方的隔阂就越深。
要消除亲子间的疏离与隔阂,实现与孩子心的连通,打破传统的刻板印象,就是每一个人首先需要做的事。
作为父亲,学学邓超,抛去高高在上的威严,改改没有必要的一本正经,花点心思,与孩子一起多点欢乐笑闹,孩子与父亲就会多点亲近,多点自在。
作为母亲,像孙俪一样,多点欣赏,多点鼓励,多点包容,让丈夫敢于做一个“叛逆父亲”,就能帮助父亲与孩子更好地进行联结。
相信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会更加地勇敢和阳光!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者:遇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儿童心理教育研究者,愿你我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本文转载自爸妈研究所(ID:mama_cn)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