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担心电风扇会杀人吗丨壹读精选

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选自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
本文已取得授权
文/Ken Jennings
译/kunzi
校对/麻溜九
原文/www.slate.com
“如果你在亲朋好友搭飞机的时候剪指甲,会造成飞机失事,”广播制作人问道,“这是真的吗?”当时我正在为我的新书《我说是就是!》接受采访。该书揭示了125段长辈们引述频率最高的“老话儿”:早餐在一天里最重要啦、别坐得离电视太近啦、刚吃过饭别游泳啦之类的。趁着插播广告的空档,这位制作人为那条继承自其母亲的睿见向我征询看法。我望向她,她的样子挺诚恳。于是我尽量真诚地问道:“您的母亲是,啊,哪儿的人来着?”“她是在俄国长大的。”
我告诉她,这种说法我还真没听说过——可能是因为斯拉夫特色太强。她母亲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我一点也不奇怪。在本书的创作阶段,我花了两年的时间向朋友同事甚至网友们征集长辈的唠叨,并且很快意识到风俗迷信具备着强烈的文化特征。拉美妈妈与北欧妈妈之间的信念分歧之深,丝毫不亚于墨西哥辣煎蛋与斯堪的纳维亚腌碱鱼之间的差异之大。比方说,中国人普遍相信坐在旁人捂热乎的地方会长痔疮;恰恰相反,英国人认为坐在凉地方才长痔疮呢。然而,乌克兰妈妈的忠告却大不一样:她们对坐在凉地方导致不孕坚信不疑。有些秘鲁人相信在冰箱前徘徊太久有可能致癌。在捷克共和国,吃完水果喝水会导致腹痛腹胀是一种常识。为了免遭雷劈,菲律宾的孩子们绝不在暴风雨里穿红色的衣服。德国人与澳大利亚人则对气流怀有极端的恐惧,谴责其为急性肺炎、动脉阻塞等等疾病的致病因素。因此,夏日火车客车里的上班族们宁愿日复一日地忍受着33度(90华氏度)的高温,也不愿哪怕把窗子开个小缝儿,以免清凉——但是剧毒的微风吹进来。
然而,在韩国,对空气流通性的忧虑恰好相反。韩国人只在窗子敞开的时候使用电风扇。因为他们普遍坚信在密闭的房间里使用电风扇存在生命危险。这种威胁的机械原理不甚了了:或称缺氧或谓寒冷。不管是怎么回事吧,吹的人倒无所谓——反正是死定了。我实际上是在韩国首尔长大的,在那儿,风扇绝不是个笑话。人们对电风扇的巨大威胁取得了共识,并且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接受了外来文化对这一威胁的熟视无睹。我有几个美国朋友,为了捉弄他们的韩国室友而故意睡进了六台电风扇齐吹、房门紧锁的屋子里面。那个韩国人恳求他们不用拿性命开玩笑,一面搬到走廊里睡了。当第二天早晨那三个经历了严酷的考验并幸免于难的美国人并没让韩国人回心转意。很明显,韩国人说,你们在搞恶作剧,我一离开屋子你们就把窗子开了个小缝儿。
当时,连在韩国生活的西方人对于“风扇致死”这件事,都只有个很模糊的概念,但是现如今这件事已经传遍了整个世界。甚至于在维基百科上,“风扇致死”(Fan death)这一词条有着非常长且细致的阐述,“风扇致死论”也被很多网站(如Reddit)拿来调侃。
“风扇致死”这个话题的高效扩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话题本身的讽刺意味:一个自称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竟然无法弄清一个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发明出来的电器。有时候,人们在对风扇的进行激烈讨论时,也会带有对那些古怪而落后的亚洲人发起的嘲讽,甚至裹挟着种族主义。1999年搬到首尔教英语的加拿大人“罗宾·S”是最早一批把韩国人对于风扇的恐惧放到网上的人,他惊叹于那些对此深信不疑的人竟然如此缺乏基础的批判性思维,并在FanDeath.net网站上说起这件事。
而有意思的是,西方人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蔑视似乎正逐步成为一个真理。T.K·帕克是从韩国搬到华盛顿D.C的博客博主,他在自己的“发问韩国”博客上赫然宣称:风扇致死是真的。其实,帕克自身并不是一个风扇致死的绝对拥护者,他只是对自身家乡的文化现象被动成为了网络上快被玩坏的谈资似乎有点愤怒。为此,他对此开始了调查,竟然发现,美国环境保护协会和疾病控制中心最近都站出来抵制电动力风扇在封闭空间中的使用。难道韩国人说的是真的?
然而不管真假,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通过对温度和流行病学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曾提出一个关于风扇的警告。当时城市为了抑制因高温而产生的死亡,向低收入地区发放了很多的风扇。但是这些风扇大多被用于封闭的公寓里,并没有起到很有效的降温作用,甚至可能把事情变得更糟糕。很明显,这个调查暴露出了风扇的一大弊端。曾经帮环保局写过《避暑指南》的迈阿密大学气候学家劳伦斯·卡尔克施泰因博士认为,风扇在热应激和脱水中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风扇的确为了应对当时的热度指数勤勉地吹着风。“如果一个老人正坐在一个小风扇前面降温,周围的空气热到沸腾,此时的风扇可以加快身上水分蒸发。而此时你必须及时补充水分,否则你虽然不会中暑,也会脱水的。”
2008年,卡尔克施泰因博士应邀来到韩国来推广他的热力预警系统,并告诉记者人们,在封闭的空间中使用风扇的时候确实需要保持谨慎。他无意间似乎对风扇致死表达了高度的认可,而第二天他的话语就登上了韩国各大报纸。但是现在,他对自己的观点和韩国人对风扇错误的认知进行了很小心的辨析:只要在正确环境中小心使用风扇,是不会造成窒息或者低温的。
的确,我书中所写到的其他老太太的故事很容易被拿来和“风扇致死论”联系起来,虽然这两者并不一样。而值得一提的是,韩国的医疗机构甚至韩国政府,似乎都对这个观点表示支持。2006年,韩国人把风扇致死归并到“窒息性死亡”范畴中,甚至将其列为“五件夏天最危险的事情”中。对此其实网上流传着极具阴谋论色彩的说法:这是上世纪70年代,政府为了节省电能曾经采取过的一系列举措,但实际上这个警告早在风扇刚进入韩国就已经出现了。1927年7月31日,现已转为《韩国内外日报》(直译)的《JUNGOR日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来自风扇的奇怪危害》,阐述了这个新发明可能带来的恶心、窒息、面部麻痹等一系列潜在危害:“旋转的扇叶将会造成面部前方呼吸区一定程度的真空,从而引发供氧不足。”直到今天,很多在韩国售卖的风扇都会贴有警告标志,有些甚至有自动断电功能。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个漫长的对家用电器的恐惧?是不是因为风扇曾经帮一些死亡事件背过黑锅,然后“风扇致死论”就传开了?就像是美国的“一品红(猩猩木)有毒论“,其实是由于1919年的时候医生Honolulu的一起误诊事件造成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很难放弃目前自己所深信不疑的东西。而在韩国学术界,人们尊崇权威,这使得我们很难彻底改变人们的想法。
但也不是不可能!最近,韩国一个邮件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一代的韩国人已经开始对“风扇致死论”表示怀疑:你敢信吗,我的父母竟然会告诉我这个!看上去,10年的互联网发展做到了一件过去75年都没有完成的事情:说服一个国家相信,“风扇致死论”的元凶可能是指高温。
更多内容关注利维坦(liweitan2014)微信公共账号。利维坦,也就吴淼(写诗的时候叫“二十月”)的订阅号,纯粹个人兴趣——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诗歌、小说、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