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阴谋论“能轻易俘获人心?丨壹读精选

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选自社会学了没(微信号:socialor)
本文已取得授权
文丨王聪
为何“阴谋论”能轻易俘获人心?
提及阴谋(conspiracy),共谋、反叛、诡计等贬义词会一一闪现。据《牛津英语大辞典》释义,“阴谋”指某个团体或组织通过秘密计划实施非法或有害的行动。尽管极具负能量,但阴谋事件的确有,并威胁着社会各领域。尤其在高阶政治中,曾曝光过十分惹眼的实例,如1972年的水门丑闻。
然而,现代会话中使用的“阴谋论”一词,其内涵远比有待甄别的“阴谋”玄乎。简言之,阴谋论似乎总以一种无根据、不可信甚至耸人听闻的方式解释某起事件或某个现象。
这不,在阴谋论的套路下,赵薇因与马云比手势的合照被指与共济会勾结。
这个广泛流传却又神秘低调的组织犹如谜一般的存在,引发诸如“共济会是操控世界黑手”的流言。
不过,这只是被安利过的阴谋论之一,与此类似的三边委员会、骷髅会、光明会也时常被阴谋论者挂在嘴边。
阿波罗11号登月乃愚弄大众的骗局?“全球变暖”是科学家为骗取经费捏造的说法?孟山都公司、洛克菲勒基金会、罗斯柴尔德家族会让中国灭亡?各种阴谋论蔓延滋长。而在安利与被安利中,阴谋论患者数量也在增加。不少人对阴谋论深信不疑,且以此分析世事,造成公共舆论场的混乱。
阴谋论无疑是荒谬的,有学者甚至将其视作社会病。可即便如此,不少人仍是一言不合就戳“阴谋论”,不禁令人质疑:这些人的脑回路是怎么了?
人们为啥吃“阴谋论”这一套?
1先天的防御心理——事实上,我只是想活着
有网友在Quaro发帖称:“阴谋论”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人们在“复杂问题”来临时,对“复杂解释”有需求。换一种更学术的表达,即人类有急需对外在事物了解的防御心理:面对陌生事物时,人类心理上的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会降低,危机意识会促使其寻求解释,将事物纳入可控可测的范围以防御外界威胁。
而当根据直觉、现有经验仍难形成全面认知,当所获信息依旧难以消除不确定性时,作为一种防御型世界观的“阴谋论”便成为人们消解焦虑感的药。
远古时代,雷电、日食、流星等极为正常的自然现象一直被视作神术、巫术。因为在那种情境下,古人不可能理解其产生原理,出于防御心理,他们搬出了神灵、鬼怪,并采取了祭祀、祈祷等相应的保护措施。文明演化至今,日渐丰富的科学知识破除了不少迷信,但在遇到超越自身经验范围之事时,人们还是习惯往妖术上扯。
阴谋论是有问题的,但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它的存在又有因可循。
作为一种防御机制,阴谋论是人类适应自然和基因选择的结果。面对未知之物,多疑、偏执的祖先反倒更易躲避潜在的外界威胁,存活机率更大。随着这些幸存者的繁衍生息,这种防御心理也保留了下来。
2偏见与思维惰性——没办法,人总是有弱点的
在数千万年进化形成的心理特性影响下,人们谈及阴谋论的行为无可厚非。面对难以捉摸的事物,非理性的过度猜疑乃人之本性。问题是,在有线索可寻的情况下,阴谋论为何仍能在部分人中大行其道?
对此,著名心理学家彭凯平引用“信念固执”的概念进行分析。他指出,人类对某类事物、人群和机构产生客观印象后,便倾向把与之相关的信息组织成具有一致性、稳定性的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人们会选择性接触与既有信念相一致的信息,有意识地排除、忽视、篡改事实证据,并基于此赋予事物符合自己意愿的解释,以协调、平衡固有认知。
所以,笃信“911事件是美国自导自演”的人很可能会以相似的思维看待“马航失联”——他们会无视进展中的调查工作及后续报告,直接将事故归因于阴谋论。
美国心理学家迈克尔·舍默则认为,阴谋论的盛行源于人的“启动效应”,即大脑和感官习惯用预期模式应对外界刺激。但就本质而言,这同“信念固执”含义类似。说白了,阴谋论是钻了“偏见”这一人性弱点的空子。
当然,阴谋论还会钻“思维惰性”的空子。不少人把“阴谋论”当个啥都能往里装的筐,一旦事情的复杂性超出理解能力,便搬出“水很深”、“在下一盘很大的旗”等诛心之说。
很明显,“阴谋论”能省掉人们搜索证据和逻辑论证的功夫、节省脑力劳动,对处于不利于思考的环境中的个体无疑极具吸引力。
彭凯平在接受《新周刊》采访时也曾指出:“有讲阴谋论的人都是思想上很懒的人,或者学术能力很差。你做不到、不明白或无法解释时,就去找阴谋。”
3思维谬误和情绪化——无所谓,我就爱这么想
我曾在关于思维谬误的一文里提过,人的思维有如机体,也会小病不断。人们吃“阴谋论”这一套,有时就是因为犯了思维谬误,如将两个不同事物关联起来的“判断相关”思维(久未露脸的明星+绯闻=炒作)。此外,罗尔夫·多贝里在《清醒思考的艺术》里提到“故事偏误”也是一大诱因。
人类离不开故事。在开始科学思维之前,人通过故事(神话、传说)解释世界;而这之后,人的思维还是会偏爱故事,不惜用故事简化、扭曲事实。这也是为何《货币战争》、《高盛阴谋》等“阴谋论”书籍记畅销的原因。
1991年,彭凯平与迈克尔·莫里斯用计算机生成各种几何形状,让其随机互动,产生毫无意义的情境。之后请测验对象解释这些无规律运动产生的原因,结果被试都给出了极富想象力的故事,如三角情仇、江湖恩怨等。除了能得出“人类不能接受模糊性”的结论外,还能窥见人们对故事化叙事的偏爱。
清醒思考是奢侈的,很少有人能克服思维谬误,这也意味着阴谋论的产生很难避免。而在情绪化的助推下,阴谋论更是甚嚣尘上。
印度智者克里希那穆提曾说:“在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地方,没有智慧”。因为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高涨之处,个体理性往往会被淹没在群体无意识中,在民粹情绪作用下,人们极易滑入“阴谋论”的陷阱。西方人所崇尚的“中国威胁论”就是这种极端逻辑的产物。
同时,弱者心理也是催发阴谋论的一种情绪。
2010年,斯瓦米与共同作者在《心理学家》上表示,他们发现,阴谋论的信徒更可能是对整个世界尤其是在政治层面持愤世嫉俗态度以及自我价值感较低的人。
确实,面对结构性不平等、权力分配不公等社会状况,相对底层者会产生焦虑、不满,从而习惯以情绪化的态度来看待事物,并以阴谋论为武器攻击他人。
在各种心理因素、社会机制等作用下,“阴谋论”的盛行似乎难以避免,只是它靠得住吗?
理智点,“阴谋论”靠不住
David Robert Grimes,作为一名科学作家,平日里听说过不少阴谋论。虽说,现实中确实有阴谋存在,但有些猜测一眼就能看出是缺乏证据、明显虚假的,却为何还能畅行无阻呢?
为此,他建立了一个简洁的数学模型来检测阴谋论的可行性,并将结论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上。
按照模型推测,一个阴谋若想维持5年不暴露,阴谋知情者的上限人数仅为2531;要隐藏100年,最多只能让125个人知道。也就是说,规模越大、涉及人数越多的阴谋,越容易在更短的时间内暴露。
迈克尔·舍默,也曾归纳过“阴谋论”的特征,其中之一便是:“越多的人牵扯到这个阴谋中来,所谓的惊人秘密就越不可能存在。人们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况且,若真的是大阴谋,又如何让咱普通人知道呢?再说,实际比臆想复杂得多,一些偶然性事件会影响整个阴谋的实施,其成功概率也有待考证。
世界如此之大,观念如此多元,“阴谋论”的产生在所难免。只是,拿它当奇闻轶事听听就好,认真你就输了!
参考文献:
1.Conspiracy and Conspiracy Theories in Democratic Politics,Taylor & Francis.
2.彭凯平:《为什么阴谋论如此盛行》.
3.Grimes, David Robert. “On the Viability of Conspiratorial Beliefs.” PloS one,2015,11(1).
更多内容关注社会学了没(socialor)。社会学了没,构建社会人自己的公社,传播社会常识, 分享社会学点滴,发出社会人自己的声音. 特色:三好社员(好分享、好参与、好反思) 口号:今天,你社会学了没?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