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桃姨和茉莉”关注假装阅读的桃姨
这篇文章算是这几本书的读后大杂感,或者算读书笔记吧。↓↓
都是我一年来陆陆续续买的,买的时候没觉得啥关联,这些天读的时候翻出来合一起看,发现哇塞:一同服用有奇效!
由于都是面向老师的书,我把关于家长、家庭教育能学来的东西进行了总结消化,转为家长能用的观点和知识点,分享出来供大家讨论。
题目里的“自推型孩子”是指能够主动去学习并知道去哪里寻找知识的学生。
“创造力”这词很大,我们通常的理解有诸多误会,每个人说出来的涵义都不同,后文会展开写写孩子们需要的创造力大概可能会是什么;
“纪律”、“规矩”这类词的在我们世俗理解上,操作误区也很多,以致于我买了《0-8岁儿童纪律教育》这本书后发现它讲的重点真的是教育(且虽然题目是纪律但比很多教养书都温和有效)而非仅仅纪律。
为什么做这样的功课?
公众号都关注了大几百个的我,每天接受的知识点太多了。
东一榔头西一锤头的,特别是读多了“xxx要做到的几点事”“几个招数能让你的孩子怎样怎样”的碎片文章,头脑很容易混乱,一混乱就容易焦虑。焦虑狠了还得去看这样的书↓
(↑↑别误会,这本买来镇宅用,一页没翻过)
是不是?犯不着啊。
解决焦虑不如从焦虑源头来找——养育时期的健康经验、生活经验读点碎片知识还好,关于教育方面的理念和概念,总觉得得有自己一套想法(不仅教育理念,往大了也是在稳固自己的人生理念),才是治疗[一看学区房论坛就失眠综合征]的良药。
综上,为了清晰自己脑中的概念,为了不再轻易被带节奏,为了对各路理论有警觉性,为了对不同的创意玩教具和教育方法有分辨力,为了从理论到实践执行起来更加有底气,更笃定,更落地有声,我做了这份读书功课。
但功课究竟是我自己的总结,说到底呈现出来还是碎片知识,肯定有疏漏和理解偏差的地方,欢迎大家讨论。
先说四本读后的结论——
主动学习的左右大将:创造性和纪律性
我们知道,自律、有规矩的孩子一般都是可以主动学习的,具体事例可以参照旧文→B站上那些超会学习的学霸,就是咱们娃未来的模样 (^o^)/。
有创造力的孩子一般理解的都是有那么点自由散漫的,经常会联想到的案例都是不服管只好出国,体制内教学满足不了他们放飞的心灵。(这两句话都用了“一般”,是网络上常常见到的事例的印象。)
以上两种孩子是孤立存在的么?
学习的真·快乐之感来自于创造,假·快乐之感来源于被奖励。学习的快乐从来不来源于被灌输了知识,而是用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并创造出了新的好奇点,学以致用,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不需要别人的夸奖就可以享受到。所以没有创造性的持续推动,即使一开始有兴趣的点久了也会索然无味,更无所谓自推的动力。
所以真正的内在关联我想是这样的:学科知识的跨界结合→产生创造感→带来新的知识渴求→自推→得到新知识→更大的创造感→持续的源源不断的成就感和快乐感,自推→自律→自推→循环……
(纪录片《零零后》第4集:一一的世界)
ps,我可能还有个小迷思:究竟是自主学习带来了创造力还是创造带来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呢?这个看很多专家也没搞懂,其实我也不纠结了,理解为互推关系就好了。另外再强调一遍“有纪律性”不完全等同“遵守纪律”。
所以我认为创造和纪律兼备,才是保证终身学习必备技能。现实中,猜都不用猜肯定有很多这样的学霸孩子在每时每刻秒杀着众娃,关键问题来了——我们的孩子怎么跨进这个队伍?
以上,我根据几本书的内容,把主动学习所需要的能力大概概括为三个方面:
1、创造力。我们所指的孩子的创造力并不是大发明家的那种划时代创造力,而是可以不断练习出来的“中级创造力”或者称“专业创造力”,这些创造力可以用来点亮主动学习的火花,它能使各种能力变得可扩展可跨界,也是一种自我奖励、学习带来的bonus。既然是bonus,那就是没办法专门去教的,没有专门教“创造力”的一门课,都是在各种行为和学习中慢慢练就的,恩,bonus。我们家长的态度应该是,对创造力这件事——不强求,不放弃。(其实每个人都有创造力,有大有小,有显像有隐藏,功课在于把小变大把隐藏技能变为外显的)
2、技巧和知识。这是学习发展的基石,也是人类成长的基石,其实也是创造力的基石。算是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节约我们的成长和发展的时间。技巧更多是指技艺,关乎到学生就是生活学习涉及的各种保证运转的操作。知识又分为三种——物理知识靠实际操作来体会、社会知识靠告知和演示来构建、数理逻辑知识靠归因来觉察。
三种知识里,物理知识我们体制教育可能实操机会少一点,这是需要家长补充的部分;社会知识靠的是现场教育,而其实我们最缺的恰恰是自以为教学最有成果的逻辑知识。诚然,数学数理逻辑,咱们义务教育阶段完成的非常好,并已经将教材输出国外。但是广义的逻辑学——不是指公务员题目的那种逻辑题,是指社会问题的逻辑、国家世界运转的逻辑——看看微博一场场吵架就知道,欠缺的还很多,这也是老师教得少,家长需要帮孩子补上的课。
3、纪律、规矩、学习习惯。这些都算是纪律教育范畴,解自己周遭世界的规则、与人相处的规则、自我约束的规则,目的是啥呢?是让娃从外到内掌握边界感,试探自己的能力范围。我们成年人经常会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那么他总得先知道“人不犯我”的犯是什么吧?“我不犯人”的犯又能到什么程度吧?我们的社会不太平,很多情况是因为这个“犯”字的度,每个人理解不同。我们的社会有些悲剧,也是因为高估了自己“犯”的能力,没犯到别人反而玩过火把自己玩了。
有了边界的约束感,我们才更加有自我概念、有自尊、有自律,最终目的是达到道德自主,这才是《纪律》那本书里反复探讨的主题(并非教你怎么管人)。
有道德自主感的人,才会生活的更舒适——不会伤害别人,更不会因为别人的影响而改变行为。后者能附带解决的问题我们家长会感兴趣:这种娃不太容易受到同辈压力所带来的干扰。有纪律性的孩子能达到一种[大约束下的小自由,社会约束下的心理自由,体谅他人的同时放飞自己]的绝佳状态,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啦。
(注,这里的纪律和我们曾经经历的学校校规也是不同的。这里的纪律纠正需要操作的是原因而不是症状,校规往往操作的是暂停症状。)
—–啰嗦预警—–
—以上为读后理解—
—以下为笔记+杂感—
斜体字代表书中的原文
Part1
创造力的误会和着力点
首先说误会。
《从课堂开始的创客教育》这本书看起来很不起眼,也不算是巨著,有些章节略微混乱;作者是个人气博主,可以说理论背书并不是特别彪悍。但是,对于创客这类新兴事物,他写的可以说比较接地气和具有指导意义了。至少更新了我很多概念:
创造力是什么?作者Doug说,有超过100种创造力定义,都没有准确概括它是什么,但是创造力就是那个“当你遇到了就会认出来”的事物。但不管哪种定义下,在创客教育实践中,对于技巧和知识的重视程度都不够。
知识和技巧指什么?“是能够将音乐中不和谐音符,或艺术中无用的胡乱涂画,或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中毫无根据的妄想分离出来的手段。” 他所指的这些手段很宽泛,比如有“确保原创想法具有可行性的学科知识、写作能力、设计表述能力、规范训练(主要指艺术体育方面的体能灵敏度)、在人群/团队中的兼容能力(关于同理心)、在有限条件下以限定规则下做出解决方案的能力”等。这些方面,在传统对创造力理解上,经常被认为是阻碍创造力的因素,现在我理解,在有限条件下做不出的创造,只能是种想象力范畴。而“创造性思维就像是钻石,形成过程承受的压力越大,成型后价值就越高”。
创造力分为超级创造力(大C)和日常创造力(小c)。我们关注在超级创造力,那只是凤毛麟角的人才会有的特质。而日常创造力我们每个人都有,还有很多,比如我们“总是能在菜谱缺了一味调料时依然找到替代品,我们总是能在遇到生活困难时突发灵感凑合过去”的“缝缝补补式的聪明才智”。我们要鼓励孩子的日常创造力,不让他们总依赖于成人给出的解决方案,小c培养的是一种思维习惯,也会形成一种人格特质。但是我们对于学生的期待不仅于此,而是综合知识和技巧,去达到一种中级创造力(也就是发展心理学中4C创造力中的所指的专业创造力Prof-c),这比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日常改善行为要更具创造意义感。这种创造力可能无法改变世界,但足以塑造自我以及改变小群体。基于这种自信和创造常态,超级创造力才有可能被尝试。
可以培养创造力的领域也不仅仅在文化艺术以及科技。
可以激励创造力的因素。
有些创意是假创意,看起来很牛逼的那类。比如文中写的做个火山模型的这类,小时候看《成长的烦恼》觉得Ben做了火山好厉害,后来发现美国孩子人人都有火山作业。那这个作业练就的是科学精神呢?还是只是一个手工技能呢?书中就提到了一个概念:特许经营综合征。是说很多老师参加了一些研讨会,听到了其他老师的精彩案例,就回来学却效果很不理想。这就跟独立餐厅运营成功但加盟店却不成功差不多道理,什么都可以复制,对话题和方法的热情是复制不了的。
作者的意思是,与其搜集这么多的好案例——互联网的资源确实多得不得了——不如沉下来研究自己感兴趣孩子也或许感兴趣的几个案例项目,仔细的去开发这些项目中可以激发创造力的因素。玩得多不如玩得精。
怎么玩得精?书中提到了如何按照布鲁姆认知水平分级(其他两本书也都提到了布鲁姆)深入课题研究。
漂亮不一定是有创意。这里探讨的是技术是否帮助了创意的问题。
比如作者举例,下面两张图的房子,只是技艺上的差别,并没有创意上的高下。所以我们讲到技术重要,是重要在基础,并不是懂了技术就一定会有创意了。
另一方面,很多技术软件,可以做非常漂亮的效果,但其实跟创意关系也不大。类比作者的观点,我们流行的那种把我们照成小动物的APP,做出来效果很好看,但并不体现我们的创意(这个大家心里也明白哈哈)。而我们要让孩子去接触和学习的软件,恰恰要躲开这一类,用作者的话就是“电影娱乐一小时,摄影技术惠终身”,也就是要去学能二次创造的技术。
家长的着力点:
环境之于创造力的重要性
在上面这本书的观念更新的基础上,我又在《环境营造与儿童创造》(作者田友谊)的书中找到了一些环境鼓励创造的理论支撑。但是更多是比较系统的理论支撑,对于实际操作建议比较弱。这本书是华中师范的博士论文,难免行文晦涩枯燥,可读性不强,不建议买。我自己对此类选题很爱,因此是看到一本买一本的。ps,这套《主体教育研究丛书》选题都很有趣,并且华中师范的教育家王道俊教授写的序让人感觉到了研究者对教育的谦逊和博学、包容和严谨,特别令人敬佩。
关于环境的相关旧文:
在家搭建一个学习中心|一个想法
去星巴克写作业?家里还缺那么点儿学习氛围。
从户型到装修,我们可曾真正考虑过孩子的需求?
作者写到,过去几十年的观点都是把创造力作为智力的一部分,是个体的人格特征。后来认知心理学家们把焦点放在了创造性的过程上,去识别这种创新的加工过程的特征。认知心理这点是为了识别各种0到1的路径。
所以作者认为影响创造力的有三个因素:第一条智力因素是天赋,胎里带,没啥好谈的也没有什么可以做的。第二条认知方面可以在教学工作中进行训练,练习设计思维,这是另一个话题我们此篇不表。
(来源bronxvilleschool.org)
而到了第三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面,识别特殊的环境对于创造力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可以说更具备普适意义,对于家长来讲,更容易改变观念,也更容易执行。咱们不管创造力三方面哪个最关键,只去想哪些方面是我们做家长的可以做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总关注环境改变行为的话题。
环境能不能激发创造力呢?我想书中给了两个例子可以说明。人们发现,“在一定的地理范围的某个特定时期,创造性人才特别多。有四个典型例子:古希腊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国革命时期以及19世纪中期以来大批犹太天才在美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年代”,这种集中爆发正说明了创造力在无差别的发生在一个环境中,不能是这群人都特别有天赋或者特别有独特的认知过程。反过来,有的时期是几乎很少出创造性人才的时期,但当过去很多年,人们可能发现当时的某个人创造过惊人之作没有被发现,这说明伟大创意并没有被社会识别出来。
(来源nhk艺术科普小短片《美术旋律》)
这都是讲的大环境的影响,其实收拢到小环境里,也是一样的。比如你的孩子做了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事儿,作为家长怎么去“识别”,且“准确的识别”,且不去“过度识别”,不忽略不捧杀,我们大人这一系列行为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创造热情。
这本博士论文主要阐述了儿童的创造性的三种环境影响:在可感环境中得以探寻,在可适环境中得到审视,在可控环境中可以营造。恕我囫囵吞枣,只想吸取家长需要的信息,所以打乱它原本分类来谈。
有一部分环境,是家长只能教孩子去感受和适应的,这类环境我们试着让孩子去悦纳,比如自然环境、城市空间、我们周遭的文化,我们惯常的社会人际环境。
有一些环境,能量大的家长是能够创设,但大部分家长是只能部分调整的。比如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养育方式、成长经验、学校教育模式,虽然说都很重要也很关键,但因为你的孩子生于你的家庭可以说已经决定了他会是什么路径。我们成年人要得先改变自己再去改变孩子,小调整可以,大调整不可能了。可以说这类环境的成功经验,有一定参考性,但不具备普适性。
而第三类环境,是家长的操作空间比较大的。
这类可以操作且需要呈现给孩子的环境指的什么呢?也就是激发创造力的环境方面着力点在哪里呢?
1我们可以布置合适的家庭物理环境
这张图来自于《学前教育中的主动学习精要》,是一本介绍高瞻教育的书,并且值得大家买来认真看看。其实我们会发现,不管是高瞻还是多元智能更不要说瑞吉欧抑或是蒙氏乃至华德福,都会把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置于很重要的地位。这里不分流派,不分理念,因为但凡尊重儿童的理念一定会认同这点。
可能有家长会觉得,这是幼儿园需要准备的材料,我家可不是幼儿园。然而,在幼儿园追求家庭化布置的今天,我反而认为家庭确实需要幼儿园化、学校化。以追求一种双向舒适和归属感。
当然我们不是说家里的玩具材料要跟学校一样,学校的沙发要跟家里一样,我倒觉得家里的手工体验方面要跟学校尽可能岔开来相当一部分,来保证体验的多样性。只是强调氛围的连续性,娃无论在哪,都是自在的。自在了,才有脑空间想点别的。
(来源:houzz)
2 我们可以规划外部环境去体验哪一些
这一点首先关乎选校,但这个我们家长多少有些无奈的。那么不如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下,为孩子争取一些环境闲适空间。比如,一些逼迫感强的家长把“期待”传递给了老师,师生这个小环境也可能变得紧张,这时候家长要自我松绑。一些逼迫感强的老师,家长又如何为孩子争取一点喘息,是跟老师沟通还是转学全都是咱家长要考虑的事。总之,体制内学校里,如何配合老师给孩子在学校松绑,是我们家长需要琢磨的不太简单的课题。
另一个外部环境,对于很多家长就容易操作多了,即旅游-美学熏陶(展览、看剧等)-各类体验(社会实践、朋友聚会、乡野体验等等)-各种兴趣班的综合体验问题。
如何选择,如何引导,看起来是多多益善的,真正经过选择去实现我想每家都有自己的账本。相关旧文:100个Birkin钱都不够的课外班,要怎么省成10个LV?在自家账本上,把课外时间规划得更有机更整体,比如旅游更重要还是课外班更重要,同样的预算倾向于哪边?参加聚会更重要还是看展更重要,同样的时间倾向于哪边?这都是需要开家庭会议去讨论的重要议题。(而非今天看文章说看展很重要就赶紧去看展,明天说再不报xx班就晚了,就赶紧去学什么班。所有的都重要,但孩子倾向和家庭侧重最重要)
往大了说,武断地说,给予孩子什么样的立体环境,孩子就长成什么样的人,体现的是一种家庭风格。
3 我们以什么样的评价风格去引导孩子。
创造力是一种闲适的能力,这种闲适不是懒散,不是没有纪律,也不是跟前文提到的“创造力是钻石承压大了更有价值”相矛盾,是一种心灵上的闲适,是一种永远不怕说出来会被嘲讽的无负担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软环境,做到这样的软环境有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赞扬。让创造的成就感去赞扬他们吧!我们做什么呢?做过程的评价。
这个就跟网红育儿文经常写到的不要总跟孩子说“你真聪明”一个道理,但是网红文都说的太简单了,简单到反而不知道怎么去做,话都不敢说了有没有?其实操作有更多的细节。其实聪明并不是不能夸,而是告诉孩子你因为做了什么事情,我发现你是通过什么手段做到的,而这让我觉得你这是一个聪明的行为。具体一些实例在《创客课堂》书中,以及在各种正面管教的书中都有很多建议。
《主动学习精要》在学校教学中是用到真实性评估方法,其他幼教理念也多为这类过程评估的方法,都是为了扩大评价的信息量,不以优劣判胜负,不以一时判所有。我们家长是不用做这么多的专业功夫,只要记得在夸孩子的时候,描述清晰的去夸细节,孩子也会觉得你认真看了受到了尊重,无非多用点口舌功夫而已;批评孩子的时候亦然,批评具体的事情而不是人。
孩子总是知道家长会怎么“夸”自己了,不至于总期待着无尽赞美,也不太容易得到负面“打击”,会有一种比较淡定的情绪,不然是不能沉下心来去体会闲适的。而回到本节开头观点,创造力是在闲适的环境下才能发挥的。
Part2
纪律性的误会和着力点
我们先来看《0-8岁儿童纪律教育》这本书的“纪律教育方法”这一部分的构架:·环境预防纪律问题。→ 策略预防纪律问题。→ 榜样的力量。→ 有效沟通的力量。→后果的力量。→矫正和惩罚。
看出层层递进关系没有?先用环境(物理环境和情感环境)和策略(主要指一些流程事项)来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再用榜样和沟通去引导一些小的不良苗头,最后才会用“吃到恶果”和惩罚甚至求医来纠正行为。我们可以好好了解下书中各种方法,活学活用,至少自家孩子,不太会有行为偏差。因为头四步就掐死在火苗中了。
书的第三部分重墨写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和执行方案:产生了纪律问题之后,要去寻找原因而不是暂停行为。
以上两点就是纪律教育的误区:1、孩子行为有偏差不是要先去想惩罚方法,2、惩罚招数再多再“智慧”,都抵不过原因不对。
那么家长的着力点该在哪里呢?注意,这里只是说着力在创造性和主动学习培养方面的着力点,这本书非常厚,在不同角度着力,可分享的点其实很多。
1 我们给予什么样的情感环境(可以称为氛围)
物理环境方面在创造力那一部分已经写过了,因为这本《纪律》也强调了各种环境的重要性,
而我们这里继续说情感环境这部分。
情感环境决定了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决定了孩子的心理空间是自由还是憋屈,决定了孩子的自尊感,解决的是孩子知道“我是谁”和“我能做什么”的问题。比如最红的一个例子,吼作业。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当然这点谁都知道,做好也确实不容易,我正因为没信心不去吼娃,才会这么早就看这些,写这篇文儿的。
另外一个典型的场景是,我们如何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如何批评。这个学问在《纪律》这本书里讲了很多细节,也具有实操性,但行文确实枯燥,如果有人感兴趣,我可以单独分享一下读后感。(实话是,我还没消化透,还是会吼孩子)
2 设计课题
原文是课程而非课题,鼓励幼儿园和小学进行整合性课程,不要分学科。课堂上的课堂管理也是为了预防纪律问题而非惩罚行为。
反应到我们家长这里,那么跟孩子在家做游戏,是否也可以事先讲好规则,继而进行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式的游戏探索?这类探索灵感其实网络上很多,区别只在于执行度了。引导几次,孩子就会自己想课题了,家长只要配合材料准备就好了。玩得high了,放学还会只想着看电视和玩iPad么?“纪律”问题是不是好像就可以预防了?
3 引入合适的榜样
这个很好理解了,即使是看动画片,也得看正面的,成为孩子的角色榜样。可以采取缺啥补啥的策略,比如有些胆小的孩子多看看超级英雄,不爱设问的孩子多看看忙忙碌碌镇之类吧。再看看娱乐明星的粉丝圈,便可知道爱豆对于未成年人的力量有多强大。另外还可以引入一些身边榜样,但这个得小心行事,别榜样不成,引来了“别人家的孩子”招自家孩子恨。
4 用现场教育来帮助孩子理解各种行为的因果
也就是说需要孩子承担自然后果的事情,不要去代劳。
一个随手想起来的不恰当小例子:上周末,茉莉把自己新做的手工,一个她称为魔法心的拼豆落在了朋友家,她哭着悔自己怎么会忘了拿,还试图推卸责任:“妈妈,你怎么一开始不放在你包里。”本来我们没走太远可以返回去拿回来的,但还是告诉她:“你自己忘记拿魔法心了,就需要你思念它几天。下周末再去xx家我们会帮你拿回来。”自然后果这事儿不用成年人唠叨太多,孩子经历了自己就会懂。
所有的自然后果都需要是自然发生的。当然有很多事情是不可以自然后果的:比如太危险的,后果太严重没必要以此为代价;或者太抽象的,承担了后果孩子也感受不到。
这些都是一些现场教育,现场教育主要教会孩子社会知识。如果我们成人事先没有去了解相关的“引导技能”,也许就很容易浪费了各种帮助孩子成长的好机会。
另外还有学习习惯的思考参见旧文:
教孩子使用文具:与其焦虑教育,不如先忙眼前立刻能做的那些小事
想娃要进第一象限还是第四象限?给家长的爱与灵药。
Part3
主动学习辅助能力需搭配的品质
这一节是穿插于4本书中的一些零散观点,一些我认为对人生之路有帮助的点:
1 失败的意义。少有孩子一开始就有面对失败的能力,没经历过一次次挫败,是不可能体验到这个“可怕”的感觉的,更无从谈去克服这个感觉了。[遇到困难不可怕,被困难打倒可怕],这是小时候就知道的大道理,但别说孩子了,大人遇到困难都很容易被打倒呢。这种不断提高阈值的武功,需要一生来修炼,总有更大的困难在前方,我们和孩子一起慢慢体会。
2 对权威的迂回能力。这种迂回术,我想在国内特别需要。对权威不是顶撞,是懂得迂回,来抗击唯一答案的压力。这个点我也没细想过,但有两本书都提到了,姑且先放在这里吧。
3 仔细的奥义。我之前一直没太想明白,为什么会粗心?遇到粗心而做错的题,那种挫败感要远大于不会做的题。后来想,粗心就是太容易原谅自己,自律(关于学习习惯)和专注力都没有到位,反思工作也没有到位。另外还有一个观察力,一般创造力好的孩子观察力都是很好的,有足够的观察力,才能发现问题。所以联系起来看还是相辅相承的,兴趣+全神贯注+观察+学习习惯,一般也不会出现粗心问题了。
Part4
学霸之路,家长伴行
至此,4本书里关于主动学习的方面就都梳理完了。
总结到家长可以做的事情,说到底,还是要去做个好支架。
支架理论我们都知道,也称鹰架,是伟大的前苏联行为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我感觉最适合家长的姿态是:去观察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根据n+1翘脚尖的原则来提供支架,支架的范围(前文各点都可以算是支架范围)取决于家长的能量范围,最终目的是把你的孩子精品化。
这里每一点都不简单,但路径方向是没什么大问题的。老师不会把你家孩子的发展区观察这么细,所以老师的教育是在批量化,家长势必要精品化。不要误会精品化这个词,这里只代表对孩子投入的精力成本。所以不要拿精品化这词去跟高晓松王朔他们的那种“平常化”育儿观去对比。
人家都是标题党,人家俩爸爸对女儿的教育哪一个都没松懈。人家俩爸爸敢这么说话全都是因为自己有深厚的积累,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所以有自信这样去说话。另一方面,精品化更不是让家长自己拢得难受的奢侈品化,人家李湘能奢侈品化是因为在她眼里那是很平常的事情。
还需要唠叨的一点,我们家长做不到也不要去做的是去干预老师的正常教学。体制内现状是怎么样大家各有理解,可以有微词但是如果没有能力跳出去或者认为跳出去也不一定就会对孩子更好。所以不要担心一些小小的填鸭行为会耽误了孩子的创造力,也不要担心老师是不是能鼓励孩子发展个性,这些老师做得好则偷着乐没有也不要强求。因为求学十几年,不可能选择所有的老师。或者说,我们成为了去批量培养学生的老师之后,自己也不可能做到那么理想化。所以功夫在课外,做好家庭教育足以。
以上就是这4本书给我的所有感悟和收获。
猜到保准此刻有人心里在想:我才不希望孩子做学霸。(咦,这么长的文章,能看到这里还这么想的其实也不多了吧,敢说真不想?一定是赌气话,哼。) 好吧,即使真的这么想,也只是出于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心疼孩子吧。可是,喜欢做的事情,怎么会觉得苦呢?我们做的不是给孩子用爱发电,我们是在源头上就去启动火花的嘛。
教育即伤害,想要伤害的小,就要去看别人的大样本研究成果,来调整自己的小样本。看过的书/研究多了,即使知道教育有伤害也不会太担心(特别不被那些“再不怎么做就后悔吧”的文章吓到,每个家庭有自己的情况,按一个模子养孩子本来就是很没有创造力的做法)。
每个家庭的养育之路,大概率都不会是这个孩子最优路径,因为我们的文化背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环境在孩子出生前就是既定的。我小时候还仔细的思考过自己为什么生在中国被填鸭教育而不是生在瑞典可以好吃懒做呢,你们一定也想过自己家为啥不是首富呢吧(好吧这也是我自己幻想过的)?可我们养孩子又不可能绕回去重新来过,我们没有时间上的试错机会。孩子投胎给你,那就是他最佳选择,你就当做是他的最佳既定框架,就要这么催眠。走过的路,就当是最优路径来走了;以后的路,小心观察,大胆行动,别辜负了孩子投胎而来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的10000字并不能一定保证让我们的孩子跨进自推型学霸的跑道,毕竟理论到实践隔了八百万条河流呢,每条河都不一样。但我们家长是可以看到坡度和流向的,顺势去试试大方向总是对的,好过逆流徒劳。
对,我就是来恭喜你读完了一万字长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