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正确应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经历数据分析、判断、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发展比例思想。
1.出示表格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变化情况表:
边长(cm) | 4 | 5 | 6 | 7 | …… |
周长(cm) | 16 | 20 | 24 | 28 | …… |
观察表格中有正方形周长与边长有什么关系?
师:正方形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关系吗?你是怎样判断这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
写出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并求出比值,确定比值不变。这个比值表示什么意义?
(2)根据意义列出数量关系式
(3)得出结论: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出示表格2:正方形面积与边长变化情况表
边长(cm) | 4 | 5 | 6 | 7 | …… |
面积(cm) | 16 | 25 | 36 | 49 | …… |
观察上表,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写出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并求出比值,确定比值会变。这个比值表示什么意义?
(2)根据意义列出数量关系式
(3)得出结论: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不成正比例。
3.对比总结: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要具备哪些条件:
(1)两个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2)两个量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一定。
(3)总结正比例关系式:y/x=k(一定)
4.了解正比例图像特点。
出示汽车行驶路程与时间变化情况表:
时间(时) | 1 | 2 | 3 | 4 | 5 | 6 | …… |
路程(千米) | 80 | 160 | 240 | 320 | 400 | 480 | …… |
(1)观察表格,分析判断正比例关系。
(2)上表中的数据也可以用图像来表示:
出示方格图,在图中用点表示出表格中的各组数据,观察发现正比例图像中各点连接成一条直线。
二、判断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与对应的底。
(2)小红的身高与体重。
(3)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4)4A=12D,(A,D≠0),A和D。
2.拓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与对应高三个量存在哪些正比例关系?
因为:底×高=面积
所以:当底一定时,面积与对应的高成正比例关系。
当高一定时,面积与对应的底成正比例关系。
总结:在一个乘法算式中,当一个因数一定,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关系。
过渡:掌握了两个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有什么应用呢?
三、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用100千克黄豆可磨出500千克豆腐,照这样计算,要磨出800千克豆腐,需要多少千克黄豆?
(1)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相关的两个量:黄豆和豆腐的质量
(2)写出这两个量的数量关系:黄豆质量:豆腐质量
(3)判断:比值是否一定?
通过已知条件:照这样的计算,说明每千克豆腐需多少黄豆的质量一定。所以黄豆和豆腐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
(4)设未知数,找准相对应的两个比组成比例。
强调:等式两边的比要相对应。
2.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到达乙地还需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引导学生找出题是相关的两个量:时间和路程
(2)写出这两个量的数量关系:路程:时间=速度
(3)判断:比值是否一定?
(4)通过已知条件:照这样的速度,说明速度一定,所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5)找准相对应的两个比组成比例。(注意:找准相对应的数相比和设未知数
(6)解比例,检验,答题。
(7)思考:还能列出不同的比例吗?根据是什么?
比较两个比例: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你喜欢哪个比例?
3.某车间计划15天生产4800个零件,结果前3天生产了1200个,照这样计算,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1)学生分析,小组讨论,怎样判断正比例关系,设哪个量为x更简便?
(2)全班互动交流,汇报,展示学生思路。
设x天完成全部任务
15-12=3(天)
说明:设未知数时要尽量设与题中已知数量相对应的未知数为x,这样更简便,求出解后再解决问题。
4.总结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1)理解题意,找出题中两种相关联的变化量与一定的量;
(2)列出数量关系式,判断比例关系。
(3)设未知数,列出比例式。
(4)解比例,检验,答题。
四、全课总结
出示本小节复习内容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