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新立异 砥砺前行
——2020--2021上学期教学计划
不停地行走,不停地欣赏,不停地采撷,不停地成长。我越来越不认识自己了,从教23年,45岁的年纪,竟然还想在教学的路上跋涉,找出一条新路来。通过对过去三年的教学回顾,总结经验,反思失败,我竟然发现本学期我要做的事很多都是自己以前未曾经历过的。
一、继续带着学生阅读
“得语文者得中(高)考”,似乎说得有点过,但是语文学习伴随我们每个人的一生,这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中国人,都是要讲话的,这就不能不用到语文;有的人甚至要写作,这更需要教好的语文素养。所以,不管是从考试的功利性考虑,还是从人一生的成长来说,语文都是每个中国人的必修课。而要想提高语文素养,读、写、背是绕不过去的重要路径,而读是第一位的,我们需要摄入,才能更好地输出。因此,让学生阅读就成了一个语文老师最重要的责任。通过前三年的实践,感觉真的很难。学生阅读没兴趣、没有阅读习惯、没有阅读时间;家长们没有足够的重视,孩子读书落不到实处;作为语文教师,自我能力的缺失,无法带领孩子们在阅读中有更大的提升;整个学校对阅读的不重视、假重视;整个社会的浮躁与对阅读的漠视;各种电子产品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等等等等,又太多的阅读障碍等着我去跨越。但是,这个学期,这以后的三年,我不会停下脚步,我也不敢停下脚步,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家长重视的程度、自身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优化、各种方式的读书交流活动,引导学生慢慢读起来,真正读起来。
二、探索单元整合教学模式
部编版单元设计三位一体,由讲读到自读再到整本书阅读,以前那种一篇一篇文章的教学,费时费力,而且学生还不买账,老师是出力不讨好,更重要的是缺少了对学生思维强度的训练,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本学期,在对名家名作、单元重点课文的精讲基础上,努力探索“1+x”的单元整合教学模式,让名家名作、重点课文成为典范,让后指导学生阅读单元其他课文或者老师推荐的其他文章,寻找阅读的路径,摸索写作的规律,探求人生的真谛。就像王君老师提倡的那样,打通学生的学法和活法,让语文真正成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营养液。
三、实施随文写作方案
如果说阅读是摄入,是获取,那么写作就是释放,是输出。读写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两翼,缺一不可。以前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总体来说还是盲目的,缺少细致的规划,没有稳步的落实,学生的提升只体现在几个用心的悟性高的孩子身上,而不是整体性的,这和教育面向全体是相违背的。所以,这个学期,我想把以后写作的思路定位在“随文写作”上,让学生真正把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课文的学习是有用的。利用课文或者名著的教学,教师可设计仿写、缩写、续写、扩写、品读鉴赏等写作活动;也可以运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书信、演讲、通知、颁奖词等体例的训练;还可以设计记叙、议论、说明等不同文体的写作训练。总之,要利用课文,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设计写作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微写作活动中学会写作。
四、丰富学生古诗文积累
上一届学生,我主要是带着孩子们以《中学生必背古诗词500篇》为依托,让他们背诵了大量的古诗词,有的同学两年背了三百多首,应该说还是有提升的。虽然当时也让大家准备了《论语》,但因时间关系和自己本身水平的限制,几乎没有进行,想来很是遗憾。这个学期我打算让学生开展《论语》的阅读积累,一直坚持到初二结束,如果情况允许,初三也可以坚持下去。利用课前五分钟,每天的值日班长结合生活实际给大家讲一则《论语》,我想把这个活动成为“《论语》论坛”或者“《论语》讲坛”,让学生走近经典,让经典照亮学生。另外,我想一个学期学习一个诗人,整理出这个诗人的代表作五到十篇,印发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就背诵,到学期末的时候,上一节同人群诗阅读课,让学生对诗人及其人生经历,形象特点、思想风格、创作特色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以上两种活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丰富学生积累,提升学生思维。
五、让语文学习可知可感
上一届学生,以“让你的作业成为艺术品”为主题,引导学生以基础夯实、文海拾贝、今日随笔、微型写作、本周小结等栏目,完成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要讲究布局编排,版面设计,出现了不少精彩的作业作品。但不少同学在版面设计上费时过多,有的作业为了自己判阅方便,并没有写在上面,特别是到了初三,往往是写在纸上,边写边扔。所以,这一届学生我想以“看得见的语文学习”为主题,让学生把所有的语文作业都写在一个本上,注明每天的日期,写清每天的作业,这样就可以完整地留住自己的语文学习印迹,时时翻阅,回顾复习。回头再看,也应该有一种学习的自豪感吧,从而对语文学习更有自信心。
今年新学期的教学计划,可以说是把我自己都吓到了,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一些想法。但既然想了,我就要努力去做,在做中梳理,在做中总结,在做中反思,在做中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四十五岁,不忘初心,带着梦想,继续跋涉在教育教学的幸福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