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道来话北京︱人艺《老北京叫卖组曲》的由来?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的图文和音频内容不同,点击下面音频可直接收听!
Happy
老北京爱怀个旧,过去北京街头推车卖菜的,挎小篮卖太阳糕的、挑挑卖小金鱼的,扛板凳磨剪子磨刀的,常挂在那些老北京的嘴边。尤其是老北京的叫卖声,曾唤起多少北京人无限遐想和回忆。
HELLO 2018
《城南旧事》、《知音》、《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一批反映老北京生活的电影、电视剧搬上银幕和荧屏后,人们不仅从画面上领略老北京的古城风貌,还从哪些高低错乱的叫卖声聆听到那十足的京味。
本期音频感谢孙天培先生提供人艺全本《老北京叫卖组曲》录音
在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有一个展厅,展示的是北京人艺的过往变迁,其中在展厅中往返回放的音频很有意思,那就是老人艺众多艺术家合作的《老北京叫卖组曲》。这个组曲是怎么来的?您听过这段珍贵的录音吗?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人艺的相关展示会出现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其实,在史家胡同的东边,坐落着一个三进的大四合院,这里就是北京人艺的老宿舍——史家胡同56号,现门牌是史家胡同20号。所以,作为胡同文化的一种展示,人艺的故事自然成为史家胡同博物馆的一个重点。那这组《老北京吆喝》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老北京叫卖组曲》的由来蓝荫海
  蓝荫海先生
2012年适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60周年,院长张和平率领人艺老、中、青三代演员深入到京郊怀柔农村走基层,在露天广场为当地观众演出了自编自创的文艺节目。蓝荫海先生作为一名年逾古稀的“人艺人”,这次有幸参加了《老北京叫卖组曲》的表演,心情无比兴奋。因为蓝老先生是60年前曾参加该节目的编创和演唱者之一,所以,他可以自豪地说:《老北京叫卖组曲》节目虽小,但是来头不小哦!追本溯源是来自北京人艺的保留经典话剧《龙须沟》,该剧的编剧是文学大家老舍,导演是戏剧大家焦菊隐。
  
话剧是舶来品,剧院演员又是来自四面八方,创作方法极不统一,焦菊隐胸怀对旧的表演方法必须革新的理念,在《龙须沟》开排之初,就旗帜鲜明地向演员提出:“要通过这次创作实践,学习和借鉴斯坦尼拉夫斯基体系,为中国的话剧艺术探索出一套科学的表演方法。”焦先生的主张激发了剧组全体成员的创作热情,大家在导演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分析研究剧本,又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深入到北京南城龙须沟贫民区体验生活,每天都要将心得体会写在日记本上,交导演批阅,与导演沟通交流。进排练场后,每个演员都要编写角色自传,做生活小品,不断为所扮演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外部动作捕捉合理的依据。焦先生运用科学的“心象”学说,指导演员准确地把握对角色的内心视象与外部动作的有机结合,使之逐渐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功夫不负有心人,《龙须沟》上演后,轰动京城,受到广大观众好评。文艺界的专家们认为:该剧的演出为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民族化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话剧《龙须沟》在排练过程中,导演焦菊隐为准确展现北京特定环境中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他提出要在幕后营造出各种小商贩吆喝声的舞台效果。当时负责这项工作的组长就是后来成为表演艺术家的英若诚同志。他带领几位演群众的青年演员,走街串巷追踪各类小商贩,模仿他们的叫卖声调。回到排演场按照导演焦先生的要求,“叫卖声不能单纯模仿,而是应该随着剧情的发展及人物思想行为的变化,起到烘托陪衬作用”,经过反复练习运用于剧中达到惟妙惟肖的舞台艺术效果。
  1952年北京人艺去农机厂参观,工人们热烈欢迎演员们唱歌。可唱歌不是话剧演员的长项,事先又没有准备,唱啥呀?当时,还是那位素有“英大学问”雅号的英若诚同志出了个急救章般的主意,让在场的《龙须沟》剧组的于是之、英若诚、牛星丽、李翔、董行佶、蒋瑞以及本人等几位演员站在一排,由李滨指挥,大家齐声演唱《龙须沟》幕后小商贩的吆喝声。这临时拼凑的小节目,竟然得到了观众的热烈鼓掌和高声叫好。
  
演出过后,剧组同志们从这次意外的收获中,得到了启迪。大家反复琢磨、研讨,对这个无名的小节目进行了艺术加工,再创作。将原有那些零散单调的吆喝声,经过认真梳理,分别放在老北京某一天从早到晚的规定情境中,按时序排列:如早晨出现卖菜的、卖早点的、卖报的……午间可以出现卖雪花酪的、卖冰棍儿的、卖小金鱼的、磨剪子戗菜刀的……晚上可出现卖臭豆腐的、卖卤煮炸丸子的、卖落花生葵花子的、卖硬面饽饽的……透过这些不同行业的小商贩,由不同时序中的叫卖声所组成的一支“组曲”来展现纷纭驳杂的老北京市井生活风貌。
  为了加强“组曲”的音乐性,将吆喝声分成男女不同声部,有独唱、齐唱,有强音、弱音处理,并特邀剧院的效果专家冯钦同志配器,将老北京小商贩所使用过的响器“惊闺”、“唤头”、“冰盏”、“小云锣”、“小皮鼓”、“小梆子”等融入“组曲”演奏,起到增加行业特色的作用,使观众产生意外的审美享受。
  
  1962年应中央电视台之邀《老北京叫卖组曲》参加了《笑的晚会》栏目演出,为广大电视观众增添了富有京城韵味的乐趣。不料,此次演出在“文革”中却遭到点名批评,扣上了“在三年困难时期,恶毒宣扬美化小商贩,为资本主义复辟招魂叫喊”的罪名。中央电视台1983年春节晚会,特在北京人艺设了分会场,此次导演恰是1962年《笑的晚会》那位导演许欢子同志,她当场特邀北京人艺于是之、英若诚、童超、童弟、朱旭、林连昆、李翔、黄宗洛、牛星丽、杨宝宗、孟瑾、田春奎以及本人等一批老艺术家登台演唱,由李滨持棒指挥,向全国播放,播出后引起观众热烈反响与好评。画家吴冠中观后在《北京晚报》撰文:“春节之夜,在众多令人欢笑的电视节目中,我特别喜爱人艺合唱团的叫卖,腔调逼真,节奏组织得十分和谐。在美的享受中我被带到了几十年前,初到北京的回忆中,在街头巷尾处处听到的叫卖声,尤其是在寒夜、霜晨,这些叫卖声更感人心肺,声腔是美的,是智慧的创造,但大都诞生于苦难的生活。人艺合唱团的这个叫卖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一幅解放前北京劳动人民的广阔生活画图,对生活的发掘是深刻的,意境深远!”更可喜的是这次强大阵容堪称“绝唱”的演出音像资料,后来被“人艺博物馆”收藏,永远保留。

互动环节
您知道叫卖曲最后的鸡叫是谁表演的吗?欢迎您关注我们“徐徐道来话北京”微信公众号,发来正确答案的我们将抽取获奖听众哦。
哪里能听:
播出电台:北京交通广播103.9兆赫
播出节目:《徐徐道来话北京》
主持人: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
播出时间:每早六点首播,翌日1点重播。
2018年开始,每天凌晨1点重播!
其他收听方法:
1、歌华有线305频道
2、下载听听FM的APP搜索“徐徐道来话北京”
3、关注本公众号
版权声明:
1、本图文、音视频独家发于“徐徐道来话北京”微信公众号,北京广播网、北京电台听听FM为音频在线平台,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2、本公号从未授权搜狐、一点资讯、360个人图书馆、东方头条、爱妮微、牛人微信、蜻蜓FM、喜马拉雅FM、川川旅游网等平台转载,在上述平台看到“徐徐道来话北京”的任何图文、音视频一定是剽窃或无授权转载。
3、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可联络删除!
4、本公号所有音频、文字版权归著作权人及本栏目所有,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和微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在其他自媒体转发转载!违者必究!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