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盘点:博雅好书之老少皆宜系列

有一些书,特别适合在假期
窝在沙发上,轻松、畅快地
读上半日。读书的佳境是
投契、沉浸,让彼此没有负担。
普及类图书
2018博雅好书
普及类读物盘点
01

观鸟在英美等国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传统,与中国人喜欢观笼中鸟不同,西方人喜欢在野外观鸟,观看鸟儿在自然状态中的表现。
为了消遣而观鸟的风潮始于18世纪的博物学名家吉尔伯特·怀特;两次世界大战时,身处战俘集中营中的人们想方设法地观鸟;现代的观鸟者更是愿意为了一种珍稀鸟类,守着传呼机的信息,驱车数百英里,记录鸟儿的倩影。
本书是第一部追溯大西洋两岸观鸟运动之发展演变的著作,全书由17个关键词和丰富、生动的故事刻画出人们对待鸟类态度的转变,全面再现观鸟如何由一种个人消遣发展为有组织的群体活动,并最终成为产值达几十亿美元的特殊产业之过程。
02

北大校园——燕园,不仅仅是一块圣地,这里的文物、古迹及相关历史,也常常让人震撼。本书搜录燕园内几乎所有地上文物,穿插与之相关的园林、古建和景观,钩沉典故、探究历史。作者在北大学习、工作三十载,文、图相映中饱含对燕园的深入认知和深厚感情,使得此书既为读者提供一个多姿多彩、空间分明有序的燕园立体指南,也可作为北大人忆念母校之寄托,为广大校友们进一步了解这座园林乃至这所大学的渊源及历史印痕提供有益参考。
03

用一生做一件事,与时间相对抗,匠人用匠心生成匠艺。伴随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手工技术将逐渐消逝。草编、推烟、擀毡……本书集纳25种陇中手艺,描摹25则生命故事。明快素简的诗性语言,纪录片化的叙事风格,向追求质量至上而劳动的人致敬!
04
(本书有平装版和典藏版两种可选择)
本书是研究中国文人画的经典之作。
本书最重要的贡献是还原了文人画的真实含义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文人画在北宋产生之时,主要指的并非是一种鲜明的绘画风格,而是士大夫阶层对自身创作活动的一种认同和期许,并以此和那些职业画家划清界限。 之后,经过南宋、元代、明代,文人画的概念不断变化发展,文人画与院画、画师作品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复杂微妙。苏轼对于士人阶层的推崇,在董其昌的南宗北宗论中得到一种新的回响。
本书以纵横开合、明暗相照的叙述结构展开,切入中国画的生成原境,以广阔而宏大的历史视角、对思想体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细腻分析、饱含思辨力和理论穿透力的笔触,清晰呈现了中国文人画理论的生发、演变与成熟的发展全貌。 本书一经出版,在海外学界引起广泛关注,美国著名艺术史家谢伯轲、方闻、高居翰都曾引用其观点。本书成为海外美术史学生了解中国文人画理论的必读书。
05

中国古代绘画精妙之极,也丰富之极。本书虽篇幅短小,但暗含画史脉络,深具辞书绵密。作者分二十六题,以轻松的笔法、隽永的文字,将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生活的世界做了简切的勾勒,以引领读者登堂入室,亲近富有人格魅力的绘画大师,领略中国绘画的烟霞丘壑,感受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
06

今人习惯将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相对立,但古今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有待人们另行审视。此书通过对艺术家丁托列托、卡拉瓦乔、格列柯三位古代“前卫”大师的个案分析,深入挖掘了其人生和创作背后的历史细节,并广泛涉及同时期诸多画家和事件,将艺术与人生、艺术与性情、艺术与境遇及艺术与哲学等议题一并融入,以精到的语言捕捉和阐述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的微妙联系。
有时候,古典大师们的前卫远超今人的想象。
07

此书汇集了“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雅庄建筑设计讲座”中八位著名建筑设计师的演讲。这八位建筑设计师同时兼具教育家的身份,他们用通俗的语言与听众分享了建筑生成的点滴,用先锋的思想为大众带来启发,以跨界的身份为从业者答疑解惑。通过这些演讲,我们得以见识建筑的平凡与伟大,以及建筑师的重要与“渺小”。八位建筑师的思想碰撞,展现了中国建筑界的思想新高度,对读者颇具启发意义。
08

布拉格,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浪漫怀旧气息的欧洲古城,不仅汇聚着各类艺术风格的城市风景,还上演了一幕幕纷繁复杂的名人轶事及浪漫故事。
作者从“观看者”的角度,以现场感的写作方式,呈现布拉格的文艺地标,呈现这些湮没在历史中的过往,大至历史、社会、文化,小至名人趣事。
这是一本关于浪漫布拉格的文艺白皮书,也是一本深度旅行向导书。书中配有大量精美照片,还为每个主题地标附加了实用旅行资讯。
09

《〈春秋〉的牢骚与梦想》是引导人们品味儒家经典的入门书籍,通过解读作为五经之一的《春秋》,让大家重新品味春秋那个特殊的时代,品味《春秋》这本特殊的历史书。回归原典是研究学问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本书,人们不仅会对《春秋》经传本身有相对全面的认识,而且能够举一反三,逐渐领悟静心品读其他经典的门径,从字句的考究、义理的辨析、意味的体悟等几个层面不断展开,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人文素养。
10

2003年前后,中国哲学史大家余敦康先生在北京大学为本科生讲授“哲学导论”,后来,余先生又在社科院、乾元国学班等多次讲授这一主题。本书整理了余敦康先生于不同年份的讲授哲学导论的讲稿。全书共分十二讲,从“哲学是什么”开始讲起,探究哲学的起源,综合概述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特点与问题,落脚至哲学的终极关切,为读者步入哲学门径、了解哲学思想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本书保持了讲座语言的通俗性,是一本很有市场潜力的哲学入门读物。
11

本书讲述了美洲的烟草从16世纪传入中国,开始在中国商业种植以来的传播历程。从水烟、烟枪、鼻烟、手卷烟到现代机制卷烟工业,是一段非常迷人的大众消费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
作者利用广泛的材料,如方志、农书、笔记、医案、游记、诗歌、晚清以来的报纸、民国小说、香烟广告等等,生动地讲述了烟草文化在中国的形成,以及中国如何融入世界市场。本书荣获美国历史学会2011年度费正清东亚研究奖。
12

巴尔干半岛为什么会被称为“欧洲火药桶”?为什么这个地区会成为欧洲动荡的地方?著名地缘学家在游历巴尔干诸国的深沉旅行中,回顾了巴尔干地区的漫长历史,以深刻的洞察力、以冷静犀利的纪实笔触,呈现了这一地区复杂的历史变迁和民族关系以及背后大国势力的竞相角力,从奥斯曼征服到科索沃战争,巴尔干一直扮演着欧亚政治版图变化的重要力量。
13
戏剧古老而悠远,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映现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关注西方戏剧,主要以时间为顺序,下编关注东方戏剧,以国别为顺序。全书系统讲述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戏剧艺术发展概况、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戏剧大师的创作特色和艺术观念,以浅近晓畅的语言读解诸多戏剧大师的经典作品,及其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借此,读者可以了解近千年以来世界戏剧艺术的发展变迁,欣赏到诸多经典戏剧艺术作品的华彩,领略戏剧艺术的非凡魅力。
14
艺术素养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人生修养。本书以作者颇受欢迎的授课讲稿为基础,结合大量中外经典作品案例,在概要阐述艺术鉴赏的基本知识之后,生动讲述了中外电影、电视、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园林、文学等各艺术门类的特点及其鉴赏方法,试图在引导读者领略艺术独特魅力与精髓的同时,加深其对艺术的领悟和理解,提升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本书教育部倡导的八门公共艺术选修课“艺术导论”教材,也是第一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材,图文并茂,并配有大量作品图片、音频、视频二维码,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