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 | 李花:向碧玉枝缀万萼

◆ ◆ ◆◆
【七十二番花信风】专栏
以节气为序,每节气三候,
分别介绍一种当季花卉。
每五天更新一次,欢迎关注。
◆ ◆ ◆◆
雨水花信 · 二候李花
向碧玉枝缀万萼

·
遇见
我其实很多很多年都没见过李花,甚至也没吃过李子。
印象里家中的长辈曾经说过:“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卧僵人。”于是我对李树多少有点莫名的恐惧。
看过很多紫叶李,却不曾见、也不刻意想去遇见真正的李花。
读大学时,校园某个角落的园子里,有一棵李树。只有一年春天,偶然见了开花,觉得,虽然素雅,却不够别致,只知道那就是李花了。直到过了多年,我想去拍李花的照片,才发现总是赶不上花期,或是过早,或是太迟——往往是太迟,花已零落,残破不堪地摇曳东风之中。于是一等又是一年。
这时我才明了,城市里何以要栽种紫叶李:花期够长,也更坚韧。后来听闻有些地方,栽种了许多李树,春日赏花,已成独到景观,有时神往,却终于未能专程跑去观看。
(分不清各种春花的请看以往推送:史上最文艺、最好用:认清桃李杏梅梨樱海棠)
李拉丁学名 Prunus salicina
李花有长花梗,常3朵并生。
李花花瓣白色,先端啮蚀状;具1枚雌蕊,可依此与梨花、海棠等相区分。
李花开时,枝头往往已有新叶,远看时白绿相间,并非满枝素色。

·
史话
李花之名,缘于李树。宋罗愿《尔雅翼》记曰:“李木之多子者,故从子。”李时珍援引此说,更添释意:“李乃木之多子者,故字从木字。窃谓木之多子着多矣,何独李称木子耶?按素问言,李味酸,属肝,东方之果也,则李于五果属木,故得专称尔。”以五行而论,李果酸而性属木,为木之子,乃写作李。故罗愿曾言,火者木之子,李性属火,乃为南方之果,似与其味相违。
明王象晋《群芳谱》曰:“李树大者高丈许,树之枝干如桃,叶绿而多花,小而繁,色白。”因花开枝头甚多,古人以为其花与桃尤繁密,故而《国风·召南·何彼襛矣》言:“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后人又多将桃李并称。
李花洁白盛雪,诗人亦多吟诵,韩愈《李花》诗有词句言:“谁将平地万堆雪,翦刻作此连天花。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又有《李花赠张十一署》诗,有风摇李花只句曰:“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李花诗以韩愈之作名声最盛,后人多称颂,尊韩愈为李花之花神。
韩诗以李花虽繁,却亦随风零落,叹人生易老,一如《荀子》之言:“桃李倩粲于一时,时至而杀。”故李花入诗词,多寄托春光易逝,韶华难留。宋杨万里《李花》诗云:“山庄又报李花秾,火急来看细雨中。除却断肠千树雪,别无春恨诉春风。”
紫叶李拉丁学名 Prunus cerasifera f. atropurpurea
紫叶李的叶、花梗、萼及嫩枝均带紫红色,花期较李花更长。一说紫叶李为李变型,今亦说为李花品种。
城市路边广泛栽种的紫叶李。
樱李梅拉丁学名 Prunus × blireana
又名美人梅,园艺杂交花卉,其形态多少与樱、李、梅皆相似。常重瓣,花色似红梅;具长花梗似樱,但几无花序梗似李。
七十二番花信风·目录
“ 2017【花信风】系列,依二十四节气时令,每一节气介绍三种适时开花植物。介绍植物传统含义、文化故事请参看天冬编著的图书《桃之夭夭:花影间的曼妙旅程》《野草离离:角落中的绿色诗篇》,本系列部分图文出自上述图书。
全年持续更新,欢迎关注本公众号nature-collect。
”点击链接查看往期专栏文章:
小寒 | 蜡梅:时有暗香度
小寒 | 山茶:灿红如火雪中开
小寒 | 水仙:可惜国香天不管
大寒 | 朱槿:灼灼朱霞射晓空
大寒 | 梅花:不管清寒与攀摘
大寒 | 结香:双带仍分影,同心巧结香
立春 | 迎春:未有花时且看来
立春 | 含笑:百步清香透玉肌
天冬
文字、摄影
某欢脱的中年大叔
小飞
绘图
学画画的野风集老板娘
版权声明
2017【花信风】系列@天冬 @野风集 微信、微博为唯一正式网络发布渠道。本文欢迎个人或非盈利组织,以微博、微信朋友圈转发的方式,进行由原文链接转发的全文转载;谢绝全文复制或重新编辑后自创新的链接发出,谢绝改编、摘录、部分转载,谢绝仅将一幅或多幅图片转载、摘录(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图片收集网站的收集功能)。转载时须保留能够跳转至原文的链接,并保留本声明,转载时图片请勿进行任何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裁切、提取部分图案、添加图案或文字、去除Logo及版权信息,以及任何等同于PS效果的处理)。原作者保留要求符合转载约定与限定的转载方无条件删除转载内容并禁止转载其他相关内容的权利。超出上述许可的转载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报刊(含文摘类)、书籍、内部发行印刷品或宣传单册、其他网站、网店、APP等,如需转载,先请发函至新浪微博私信@天冬 或与野风集微信公众号联系。一切超出本声明许可范围、未经作者明确许可,以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全部或部分图片或文字,无论用途及使用方式,意味着同意按照下述稿费标准支付给原作者稿费:每1幅图片1次使用,支付5000元人民币稿费;文字每1字支付稿费10元人民币,字数统计方式以2014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为准。图文版权系原作者所有,原作者保留一切权利,并将追究包括但不限于未遵照上述声明转载的一切侵权行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