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道来话北京︱北海白塔下到底有没有海眼!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蜜”
北海是北京市民最熟悉的著名旅游景点了,一说北海公园,所有人的印象中都会说,位于北京市中心区,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这说的真没错,可是啊,在1000多年前,北海这地方可是郊区,那是辽、金、元三朝建的离宫,用现在的话说吧,那是人家皇上的郊外别墅,那直到明、清两朝,这里才辟为帝王御苑,是中国保留下来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老北京人都说,北京城的另一个海眼,就在北海公园,永安寺白塔的下边。所以,有人说白塔是北京城的另一座镇水神物,这个说法对吗?那说起这景山公园,你会发现这里的群众歌咏已经成了景山公园的一道景观。每当散场时,他们都会唱一首顺口溜:“今日联欢在景山,嘹亮歌声冲破天;要是觉得不过瘾,再等下个星期天。”可是,在这些参与歌咏活动的中老年人心目中,他们对景山最深的记忆又是哪儿呢?还有,您知道当年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先生,又在北海和景山留下过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我们节目的老朋友,写过《京味儿》《京味食足》《京范儿》《吃货辞典》等畅销书的作家,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崔岱远先生,同您聊聊!
点击下面的音频就可以直接接收哦

在老北京的传说中,说过刘伯温建造北京城的故事,刘伯温和姚广孝俩人建了北京城,发现北京城有几口海眼,东边通到大海。最大的俩一个在京西玉泉山镇在一个大庙地下,一个在北海,被白塔镇着,还有一口在北新桥。没镇住。这镇海兽救老出来闹腾。刘伯温就跟它商量,我们要建北京城,你先进去等什么时候这桥变了旧桥你再出来。镇海兽想了想就跳进了海眼。自此,刘伯温就告诉百姓,这里只能叫北新桥,永远不能叫旧桥了。当时,咱们只顾着说北新桥的来历了,可北京城的另一个海眼,就在北海公园永安寺白塔的下边这个,真是是被白塔镇住的吗?也就是说这白塔真的是北京城的另一座镇水神物吗?
其实不然。永安寺白塔是在清顺治八年由西域的喇嘛建造的。建它的目的一是为了供奉佛祖舍利,而是为了给顺治皇帝祈福。根本就没有什么镇水的作用。那么镇住北京海眼的神物又在哪儿呢?参观过白塔的人都知道,白塔下边有一个小殿宇,名为善因殿。这座殿宇圆顶方檐,象征过去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四面墙每面宽4米4,上面雕刻了455尊小琉璃佛像。善因殿里正中供奉的是藏传佛教的青铜像,佛像雕刻有9个头,36只手,36只眼,18只脚,所以过去老北京人也把这尊佛像称之为千手千眼佛。这尊佛像在藏传佛教里正宗的名字叫大威德金刚,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一来它能降妖伏魔,有大威之力;二来呢,它还能一心向善,有护善之功。把这么一尊大威德金刚放在海眼之上,再加上周炜455尊小佛的力量,才能成为北海海眼的镇水神物。所以在老北京的文献当中,都把北海善因殿里的佛像称之为镇海佛。不过可惜的是,如今咱们看到的这尊镇海佛已经不是原来的佛像了,文革时期破四旧,青铜佛像被搬走融化了,直到近年重修白塔,才按照原本的画像重塑了镇海佛的金身。
说到这永安寺啊,是北海公园琼华岛前山坡上的一著名皇家寺庙,前面就是北海南门内的永安桥,庙门前的一对狮子朝向永安寺,所以,就留下了老北京的一句俗语:“永安寺的狮子头朝里”。所有寺庙的狮子都是朝外,为什么这座庙的狮子头朝里呢?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因为这对狮子不是庙前的狮子,而是永安桥的狮子。
永安桥是座美丽的桥,桥的南北两端建有两座精美的牌坊,南端牌坊的横额上写“积翠”二字,北端牌坊的横额上写“堆云”二字,因此人们又习惯地称此桥为“堆云积翠桥”。在桥的两端又各雕刻了一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南面的狮子面向团城南面的围墙,在视觉上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北面的这对狮子因距永安寺的距离太近了,可以说桥头即庙门。再说是修桥在先,建寺在后,这座桥建于元朝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而寺庙则建于清朝。所以,人们都误认为“永安寺的狮子头朝里”。其实是永安桥的狮子头朝北。
说到永安寺的狮子,这话题就有点说远了,您知道吗?北海还有和《水浒传》有关的故事呢。
  
北海公园的前身,是金世宗于1163年兴建的皇家园林大宁宫。《日下旧闻考》说,北海琼华岛上的山峰是当年用挖湖的泥土堆积而成的。但是在金代,琼华岛上却不露泥土,满山都堆砌着玲珑剔透的太湖石。这些太湖石,是金世宗下令从北宋废都开封的宋徽宗御苑艮岳搬来的。
《水浒传》里曾描写宋徽宗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在全国各地搜罗奇花异石,走水路运至开封,从太湖中捞取太湖石,由“花石纲”运到汴梁建“艮岳园”,其中所说的那些珍奇石头正是北海假山石。1127年,金攻打宋,金军攻破开封,北宋亡国,宋徽宗被俘,“艮岳园”被毁,但金世宗却非常喜欢园中太湖石,便千里迢迢让人从汴梁运送到京北离宫太宁宫,这也就是当时北海,让工匠照着图纸,按照原样进行叠放。据说,当时为了加快运送太湖石,金世宗让人把太湖石折成钱粮让沿途各州府县用等量粮食支付其价款,所以这些山石也称“折粮石”。
明清两代,为点缀皇宫御花园和宁寿宫乾隆花园,曾从琼华岛取走大量太湖石,以致山顶一度裸露黄土。后来乾隆命人取北京西山出产的“北太湖石”加以补充。现在琼华岛上还有不少黄褐色的山石,就是产于西山的“北太湖石”。
从传说到名著,这故事越说好象离现实越近,那下面我就给您说一个实实在在的故事,这故事和末代皇弟,当然我说的是皇上的弟弟,溥杰先生有关。1960年12月,溥仪的弟弟溥杰获得释放。溥杰回京后不久,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溥仪全家。其间,周总理征询溥杰的意见愿意从事什么工作。溥杰表示愿意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总理诚恳地请他说出真实心愿。他就表示想做些文学和历史研究,或者艺术方面的工作。周总理建议他先从事一些轻微的体力劳动,熟悉一下情况。于是,北京市委统战部就把溥杰安排到景山公园边劳动边改造、并到北海仿膳用餐。刚刚获释的溥杰则十分拘谨,几乎没有吃东西。他手中拿着笔记本,将各位领导的话一一记录下来。当时,中央相关领导同志告诉溥杰不要有思想负担,只要好好接受改造,都可以转变成为对新社会有用的人。后来溥杰的吃住都在景山园内,当然,偶尔也会到北海来逛逛。公园的领导安排一个工人和他同住在职工食堂厨房旁的一个房间内。什么都得教。一开始,安排他在扫地班,工人们扫地都背上一个筐,筐里放着个簸箕,随扫随撮。而溥杰只背着一个筐,拿着一把扫帚。他把垃圾扫成一堆后,不知道怎么处理,就用双手把垃圾捧到筐里。这位领导就告诉他:“你看别的工人筐里都有个簸箕,你的簸箕呢?”他说:“我没拿。”领导说:“你去拿个簸箕。用簸箕撮,不要用手捧,那样手都扎坏了、磨坏了。以后干活时,看别的工人拿什么工具,你就拿什么。”
1961年正是困难时期,食堂里的早饭是萝卜、蔓菁加大米煮成的稠粥,没有干粮。用那种蓝边大碗,工人们每人都盛上满满一大碗。溥杰担心自己落后,每次也盛满一碗,可他饭量小,吃不了,又不敢倒掉,就坐在一边看着那碗粥发愁。后来,食堂的张师傅向领导反映了这个情况,张师傅还说:“我不敢跟他说。他要是吃不饱呢?”后来,这位领导就去告诉溥杰:“别的你认为你没有自由,咱们这个吃饭是自由的。谁愿意多吃,能吃得下去,就多盛,像你,吃不了那么多就少盛,吃多少盛多少。每个人的饭量不一样,不用跟别人比。”溥杰听着,是是是地连连点头。
版权声明: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