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金融街中的城隍庙

曾经在复兴门桥头的工艺美术馆
后来的百盛购物中心工作了十年
看着后面大片的平房变成了高楼
形成如今亚太金融中心的金融街
当年在此上班时 常去闹市口吃饭
从单位后门沿成方街走过去最近
路上就能看到街北一印刷厂院内
藏着一座高屋大脊的古代建筑
多次想走近一看 但始终未能如愿
经过多年的建设 金融街最终落成
这座古建筑居然幸运的保留下来
还为它建了一个下沉式的小广场
终于可以走近它 从容仔细的品赏了
大殿单檐歇山顶 黄琉璃黑剪边
面阔五间前出调大脊抱厦三间
古代建筑中这种殿宇带前抱厦的
抱厦多为卷棚歇山或卷棚悬山顶
而这种用调大脊歇山顶的极少见

网络资料
在殿前看到了文保牌和介绍牌
当年曾经查过此地为都城隍庙
而此殿即都城隍庙的后殿/寝祠
都城隍庙后殿(寝祠)
始建于元至元七年(1270年),名佑圣王灵应庙。明永乐年间重修,改名大威灵祠。清同治十年(1871年)庙毁,后修复后殿及仪门。庙坐北朝南,原建筑群共三进院落,规模宏大,主要建筑全部建于中轴线上,并建有牺牲所、井亭等附
属建筑,现仅存后殿,是研究元代大都城地理方位的重要遗迹。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光绪顺天府志》载:都城隍庙在宣武门内西单牌楼西,闹市口城隍庙街,缭以周垣,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凡三重,均三间,左右门各一。前殿五间,东西各三间,回廊各二十二间,连檐通脊,前为甬道,东御碑亭一(按:《日下旧闻考》载为庭中有碑亭二),西燎炉一。后殿五间。阐威门外东为治牲所,三间,井亭一,门南钟鼓楼各一。
都城隍庙曾经是帝都的一座名刹
庙内有明英宗及雍正 乾隆的御碑
正殿供京都城隍庙神 名大威灵祠
北京的都城隍为天下城隍总头领
在大威灵祠前的东西院内
塑有全国十三省城隍的彩色立像
因为他们都是都城隍的属下
正殿的对联匾额都是雍正的御笔
前楹联曰
保障功隆 俎豆千秋修祀典
邦畿地重 灵威万邦仰神明
后楹匾曰神依民社联曰
灵巩天垣 和会九州风雨协
报崇国祀 楹宁亿禩社万安
后殿即寝祠 供奉都城隍与其配
匾曰福荫黄图 为乾隆皇帝御笔
都城隍庙还曾以庙会著称
是北京最早最热闹的庙会之一
商贩云集 琳琅满目 盈架悬陈
明代<燕都游览志>记述其盛
庙市者 以市于城西之都城隍庙而名也 西至庙 东至刑部街 约三里许 大略与灯市同 每月以初一 十五 二十五开市 较多灯市一日耳
如今的都城隍庙下沉广场上
还散落着许多的石碑和石刻
它们记载着此庙曾经的盛况
也为金融街增添了许多古意

顺治十五年所立的<西棚老会碑记>
雍正十二年所立<重修京都城隍庙挂灯会碑记>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