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道来话北京︱您知道带北京地名的中国功夫吗?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的图文和音频内容略有不同,点击下面音频可直接收听!
中国功夫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不仅出现了大量中国功夫题材的中外影视作品,更有少林、太极、咏春拳等中国功夫在全球广泛传扬。在这么多的中国功夫里边,要问您带有咱北京地名的项目,恐怕就凤毛麟角了。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以北京一个街区命名的牛街白猿通背拳。
我们还采访到了这种功夫的第六代传人钟宝义。

通背拳历史悠久,在白猿通背拳第六代传人钟宝义的手里,保存着一本流传了近百年的拳谱。
白猿通背拳是一种古老的拳术。以猿背或猿臂取势而得名,俗称”通背猿猴”。这种拳法只取猿猴之势而不取猿猴之形,与猴拳还有很大区别。
白猿通背拳以其独特的伸臂和打击动作而显名于武林,其伸臂动作要求力由背发,两背灵通,将上身之力贯注于臂力之间,击打动作则讲究放长击远,抡臂成圆,高态快下,闪展穿插。整套拳法挟功用巧,交错攻击。聚则成形,散则成风,处处体现着劲力脆放风格。
当初既然是受猿猴的启发创立的通背拳,为什么后来只是选用了白猿作为他的名称了呢?
原来,这个有好几种猿猴,什么黑猿、绿猿,但是都不好听呀,就是这个白字比较好听,所以最后就叫成了白猿通背拳。
通背拳本属汉民拳种,清咸丰年间,牛街人马晓合向石鸿胜学习白猿通背,成为了牛街白猿通背拳的创始人。从此这个拳种在回族内发扬光大,成为回族武术的代表。在清代宫廷中的善扑营,声名显赫的摔跤师大多来自牛街。在这种环境中生长起来的拳师马晓合,练就了一身摔跤的绝技。他开始把摔跤的一些实战技法融入白猿通背拳。
马晓合当时住在牛街,擅长摔跤的他又结合摔跤的招式形成打中有摔、摔中藏打、打摔结合的独特拳法,开创了白猿通臂拳新的流派——通臂二十四式,也叫牛街白猿通臂拳。马晓合因此成为牛街白猿通臂拳的开山鼻祖。要说当年的马晓合在牛街影响非常大,关于他的武林轶事有很多。例如菜市口打武举人就是其中一件。公元1866年,清朝同治五年,北京城里热闹非凡。各地武林豪杰汇聚京城,三年一次的武科举考试即将拉开大幕。然而此时却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妨听听我们的音频节目!此外,还能听到打败大刀王五的传奇故事呢!
说话在清光绪年间,白云观外来了一个打把势卖艺的,手里拿着一根棍子,边转圈走着边口出狂言:“我有一根棍,打遍天下没有对”。马晓合师弟白云观老道韩洞一便让人把马晓合叫来。马晓合来到之后,接口答到:“我也有一根棍,打遍天下还没找到对”。二人当场过招,马晓合涮棒就砸,对方用棒招架,马晓合顺势反棒一撩,拨开对方棒子,使对方门户打开,马晓合顺势往上用棒一欺,就把对方制服。
一般咱们说到武功就会自然联想到武功秘籍,谈到这个问题,钟宝义则非常肯定的说,这都是受了武侠小说的影响,其实压根儿就没有什么秘籍,宝典。
当初,马晓和创立了牛街白猿通背拳,后来马晓合将牛街白猿通臂拳传授给姓钟的女婿,此后牛街白猿通臂拳又传承三代。到了钟宝义学白猿通臂拳时已是第六代传人。
传承好一门功夫绝非易事,这期间钟宝义是如何习武的,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他的父亲又有哪些传奇故事呢?还请您关注我们明天的微信公众号。
哪里能听:
播出电台:北京交通广播103.9兆赫
播出节目:《徐徐道来话北京》
主持人: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
播出时间:每早六点首播,翌日零点重播。
2017年开始,每天零点也增加一次播出哦!
其他收听方法:
1、歌华有线305频道
2、下载听听FM的APP搜索“徐徐道来话北京”
3、关注本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可联络删除!
本公号所有音频、文字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发转载!违者必究!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