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VERY GOOD!”

题记:70年前今天(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成立,并在这一天首发了解放区统一的货币——人民币,所以这一天也是人民币诞生的日子70年来,人民币在全球的影响力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我20年前在《人民日报·海外版 》曾发表过一篇短文,真实记录了人民币在国外“由弱变强”、“由冷变热”情景。现略加修改并增添图片,重发于此,以纪念人民币发行70周年。
记得我1992年头一次出国时,很多“洋人”甚至连人民币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见过和亲手拿过了。
1994年第二次出国是到美国领奖,人民币虽然为“洋人”有所知,但他们很不在意,甚至很瞧不起。
记得当时我曾出于尊重,向给我们颁奖的美国一位药学界权威赠送了一枚新版的人民币记念币。他当时看了看,耸了耸肩,说了声谢谢,便漫不经心地把这块人民币扔在主席台的桌子上。
然后他又示意另一位领奖的中国人,让他拿走了这枚纪念币。倒是这位先生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这种记念币既便在中国,也是很难搞到的。
1998年5月下旬,我随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代表团又一次来到美国和加拿大。临行之前,我特意到宁波建设银行兑换了几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硬币。
我想试一试在亚洲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后不久的时刻,在我国政府一再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的情况下,“老外”们对人民币的感情究竟如何,他们是不是还是对人民币一无所知,甚至傲慢无礼。
首站到达加拿大的温哥华,然后在温哥华飞往多伦多的飞机上,我开始有意识地使用了这些硬币。那是一架B12 型加拿大民航的宽体客机,午夜起飞,将有机会看到次日凌晨的空中日出。
带队的汤黎路团长(时任宁波市委组织部部长)让我们准备好照相机,不要错过这难得的北美日出。可是凭我多次在飞机上拍照的经验,在座位上的舱窗内是拍不好照片的,只有到驾驶舱去拍,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于是在飞机上,我向一位男服务员询问,可否到驾驶舱拍日出。这位小伙子是文莱人,而且还是华侨的后裔,懂得一些华语,他答应跟机长说一下。
不一会他就回来低下头悄声的告诉我,机长说去看一下可以,但拍照不行。我想看看也好,便起身随他向驾驶舱走去,坐在我边上的宁波知名女作家夏真也跟着我进了驾驶舱。
那日出真是壮观极了!在宇宙茫茫黑暗中,先是一条细细的红绸带飘了起来,天际开始变蓝,一道十分柔和的橙黄色金光出现在红飘带上,紧接着从厚厚的云海中喷薄跃出了一轮红日,瞬间红霞散金,天空骤然明亮起来。整个过程十分短暂,是那样地神奇,是那样地壮观而绮丽。
壮观而绮丽的空中日出(作者 摄)
我马上掏出了随身带着的人民币硬币一元和五角的各三枚,作为答谢礼物分赠给机长、副驾驶及那位文莱小伙子。
他们一听说是人民币,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接了过去,机长伸出拇指大声地用英语说一句话,文莱的小伙子马上对我们说道:“机长说:人民币,了不起!”
出乎我们意外,这位高大的加拿大机长竟马上让我照起像来,我不失时机地用相机拍下了那美妙的时刻,不但照下了那辉煌的日出,而且还和机长合了影。
我们刚回到座位,文莱小伙子便高兴地走了过来,送给我和夏真每人一张有机长刚刚签过名的彩色明信片,还说:“机长很高兴,这是他回赠给你们的小礼物。”
机长赠送他签名的B12驾驶舱明信片
回国后才知道,我在驾驶舱拍的日出照是全团唯一一张成功的照片,显然这要归功于人民币。夏真说,下次出国我也要带上人民币,想不到人民币这么有用!
由此开始,在多伦多、在蒙特利尔、在渥太华、在纽约、在华盛顿、在洛杉矶,甚至在东京机场,我都用这些硬币交了一些“洋人”朋友。
在参观加拿大科学博物馆时,我用我笨拙的英语向一位黑人工作人员询问了一些历史问题后,他热情地给我拿来几张中(繁体)英文对照的说明书,于是便向他赠送了几枚硬币表示感谢。他竟高兴得搂着我让人拍照,还把他胸前戴着的一枚大纪念章摘下来回赠给我。
我和博物馆黑人朋友合影
这是博物馆的徽章,由三种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十分鲜艳漂亮,在博物馆礼品店里有卖,售价是2.99美元,还要另外上税。
最令人难忘的是在美国国家艺术馆(肯尼迪文化艺术中心)后花园,我眺望因“水门事件”而出了名的水门大楼时,一位身着淡兰色制服的美国警卫踱了过来,他一直默不作声的看着我们。
我恰好想再拍一张后花园的照片,便走了过去有礼貌地请他为我拍一张我站在花园喷水池边的照片,他微笑地接过照相机,“咔嚓”一下便拍完了。
我为了表示感谢,向他赠送了一枚一元的人民币硬币。他拿着这块硬币,对着阳光看了看,突然用中国话说:“谢谢!这是中国元。”
猛然听到“老外”说标准的中国普通话,倒把我这个中国人吓了一跳。他亲热地拍着我的肩膀,用中英文充满感情地说:“人民币,VERY GOOD!”
在华盛顿参观美国国家宇航博物馆时,人群熙攘,却很安静。一个用有机玻璃做的透明箱子前,写着几个英文大字:“为了宇航,请你捐赠。”
我拿出一张美元,投了进去,随后我又拿出几枚人民币硬币逐一投入其中,一位同伴恰好用相机拍下了这个镜头。
我把人民币硬币投入捐款箱中
我和旧金山的宁波帮朋友去唐人街,在一个很小的茶馆里我们去品尝下午茶和小点心,完全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这在过去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还发现,在很多“洋人”开的专卖店里,人民币可以直接购物,似乎和国内没什么两样。
我们的加拿大导游说:“人民币若贬值,加拿大和美国都会收到影响,我的薪水起码也要降30%!”
人民币,VERY GOOD!
在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亚洲经济风暴的时刻,在我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的情况下,我确实感受到了人民币在国外真是有了名气,有了信誉,有了威信!
——原文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1998-09-11)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