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来了!你真的规划过自己的职业吗?

闲篇儿 030
主播 | 张钰良 出品 | 惟物论FM
微信号 : a010022033
扫码添加小张同学 拉你入群
我们群里见
常听我们节目的朋友,我知道有一些人在读大学,或者在读研究生,可能不久之后,就要面临就业的问题。很多人到了这个时候,都会特别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做什么,很是发愁,所以之前就有小伙伴想让我聊聊职业规划的问题。
回想我在大学毕业之际,也有过一个迷茫的过程,这并不可怕。但是现在回过头去看,我觉得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确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很有可能就决定了我们未来几年,十几年,甚至一生将要从事的职业,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那么今天我就和大家说一些自己对于职业规划问题的思考和建议。不一定说得很全面,希望大家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参考。
首先,我觉得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提前了解社会上的一些行业,尤其要了解一下,有哪些是和自己专业比较对口的行业。我的大学专业是学经济方向,如果我在毕业之后愿意继续做这方面的工作,那么我就应该想一下,大致有哪些行业,哪些企业,是我有可能在毕业之后会去选择的工作。例如银行、外企,或是其他一些地方,其实都是一种备选。想过这个问题之后,我们还要再考虑一下,这些备选的企业当中,有没有自己很喜欢或是很想去工作的地方,这些企业都是做什么的。我们越多了解这些情况,在未来选择职业的时候,就会越主动。
越了解对口行业状况,在选择职业时会越主动
我发现很多人对职业其实是没有规划的,找工作全凭撞大运。撞上哪个工作,觉得合适,就去做了,可是最后的结果,不一定会有多好。不少人在工作几年以后还要再换行业,再重新积累,这就让时间成本变得非常高,而且职业风险也很大。所以在没找工作的时候,了解一些行业和企业的市场行情,对它们有个初步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我们做职业规划的第一步。
那么职业规划的第二点,就是我们也需要问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有没有什么职业,是我们愿意去从事一辈子的事情。大家可以现在就想一下这个问题,但是我猜,可能会有不少朋友,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没有这样一个目标。所以为什么我刚才建议大家尽可能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去了解更多的信息呢?就是为了能让这些没有明确目标的同学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提前发现自己喜欢的职业,并且把它纳入到自己在未来的选择当中去,给自己多一份的选择。
需要问问自己,
什么职业是自己愿意从事一辈子的事情
当然我知道,也有一些朋友,明确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那就尽可能地去追求这个目标。反正我建议大家,最好都能从事自己相对喜欢,或是不那么厌烦的职业。因为一份工作毕竟会伴随我们很长时间,如果找一个并不喜欢的职业干一辈子,那多痛苦啊。现在早就不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年代了,反倒应该爱一行,干一行。
我们再来说第三点。时间往后推移,我们毕业了,马上就要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做出选择。这个时候,我建议大家不要盲目。在面对备选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多想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工作所处的行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是在上升期,稳定期,还是衰退期?这个问题一定要了解一下。
比如说,10年前,汽车产业刚刚大力发展,如果在那个时候去从事汽车行业相关的工作,包括车企,汽车媒体这些职业,肯定会赶上一波红利。要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差不多就是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建议大家要慎重选择处于衰退期的行业,因为做起来真的会很累。
有了第一份工作,要去快速了解本行业情况
可是我们在没进入一个行业的时候,不一定会把行业状况了解得很全面,所以在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后,我们还需要快速去了解这个行业更细致的情况。会不会之前把它想得太好了,进来一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如果有这个情况,自己想换一个工作,那就一定尽早。因为只要从大学毕业了,时间就是我们最大的成本。那么假如没有这种和自己预期不符的情况出现,我们就要踏实下来,认认真真地学东西,给自己的职业打基础。
第四点,我们选好了工作,在学习职业技能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就尽量做到在学习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也留意一下其它的核心业务技能。如果有机会,自己也可以简单接触,练一练。尽可能让自己一专多能,慢慢在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里面,做到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
学习职业技能,让自己一专多能
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进入了一家出版社工作,想做编辑却没做成,最后只好做了图书发行员。但我不甘心一直做这个工作,所以我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把编辑的核心技能也学会了。虽然这个过程当中,我有过很多痛苦的经历,但最终的结果对我来说却是理想的。而且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现在整个出版行业,又能做畅销书,懂内容,又能做发行,懂市场的人,的确非常非常少。
当然,我现在已经不在出版社工作了,但假如我回到出版社,应该就算是相对来说比较稀缺的人力资源,也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我们总听人说,某某的身价是多少,这身价和什么有关系呢?实际上,就跟我们的不可替代性有关系。越不能被别人所代替,越具有稀缺的职业能力,你也就理所应当拿到一份很高的薪水,这无可厚非。所以说,一专多能,让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很重要的事情。
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不过这其中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有一些工作,职业岗位可能比较多,不太可能让我们什么都接触到。尤其在一些大公司,业务板块很琐碎,我们没那么多机会去实践,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有些职业技能的确很复杂,很专业,我们不可能很快去掌握,但我们可以了解一些这方面的信息和数据,由浅入深,逐渐去关注它。哪怕做不到精通,能多懂一点额外的技能,就比什么都不懂要好得多。领导有时候不光在意工作的结果怎么样,更看重我们是不是真的用心了。
接下来,第五点和第六点,是我在闲篇儿第12期内容里面提到过的问题,就是我们要规避职业风险。具体说来,一方面是建议大家远离非核心业务部门,另一方面,则是广泛积累行业人脉。
我之前曾在一家国有出版社的新媒体事业部工作,这个新媒体,就是一个典型的非核心业务部门,因为它是出版社对新媒体和互联网的一种尝试。这种部门的发展前景就是如果做得好,出版社就留着它,如果做得不好,肯定就会被撤销。而我们当时的新媒体事业部,现在的确已经不在了,就在去年被正式撤销了。我以前的一些同事,也只好在事业部撤销之后各自想各自的出路,比较被动。但是这个出版社再怎么调整,也不可能把教材事业部撤掉,因为那是收益非常高的核心业务部门。总之我建议大家年纪越大,越要尽量远离非核心业务部门,因为职业风险真的有些高。
做职业规划时,尽量远离非核心业务部门
另外积累人脉资源这个事情,一方面能实现职业的进阶,另一方面也能规避职业风险。我当初去这家出版社的新媒体事业部担任发行总监,就是同行业朋友介绍的结果。那部分的内容我不在此赘述了,大家可以到文末的“延伸阅读”去查看闲篇儿第12期内容,了解规避职业风险的问题。
第七点,当我们工作了几年之后,如果能比较顺利地精通自己的职业技能,那么下一步,我觉得我们还需要积累自己的职场经验和管理能力。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当我们的职业能力达到了一定高度之后,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能不能晋升去做一个管理方面的职位。但是,这当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提前考虑一下。因为企业内部的竞争往往很激烈,会引发利益冲突,也必然会引发一些矛盾。至于具体如何处理类似的矛盾,我没有办法在这里总结,因为每一个公司,每一个人所遇到的情况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我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要给大家提个醒,大家要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另外,竞争归竞争,矛盾归矛盾,但是这些都是工作方面的事情,我们尽量不要把问题扩大化,没必要给自己树立那么多对立的情绪。
如果我们在晋升的时候没有遇到太多阻力,还比较顺利的话,在这之后的工作,就要考验我们的管理能力了。说到底,管理还是在和人打交道。每个人的性格,思维,做事情的习惯全都不一样。但是在公司里面,这些不一样的人又要凑到一起,共同来完成一系列的工作,这其中当然就需要有人来协调。那么既然是和人打交道,我觉得首先还是要了解这个人,之后才能更好地去做一些工作。比如说,我们管理的团队里面,有的人执行能力非常强,给他布置完任务,他保证可以按时按量完成。可是如果我们不了解他,非要让他去做一些需要极高创造性的工作,那可能就不太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国自古有句成语,叫知人善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管理能力体现在如何与人打交道这件事上
另外,管理三五个人,和管理三五百人,当然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管理三五个人,可以知人善任,但管理三五百人,大概连人都认不全了,而这时候,就需要用制度或是其他比较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管理。管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各位朋友如果以后有机会接触到这部分的工作,最好还是专门学习一下这方面的东西,读一读现代化管理的图书,或是到外面进修一段时间,都是很好的办法。
最后来说第八点,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既要低头干活,也要抬头看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对自己所从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判断。因为现在时代的发展太快了,一个行业可能两三年就会有很大变化,三五年之后,也许完全就是另一个样子了,所以我们要对这些变化提前做出预判。
比如说,我原本的工作是出版,但我为什么要转型来做音频呢?为什么我还要去探索视频这个领域呢?就是因为我判断到,出版这个行业在未来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如果我还是一门心思只考虑纸质图书那点儿事,早晚会被市场淘汰,因为它已经不能代表当前时代下最优质的内容载体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不要只盯着手底下的那点儿工作,一定要抬头,甚至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看看整个行业的前景。
要时刻谨记去了解行业发展前景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我不太能判断自己的行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所谓的判断依据又是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我们做一份工作,做上两三年,总会对这个行业有一些感觉,可以感知到它在发展还是下滑,这一般来说非常明显。此外,我觉得还要关注一些行业最前沿的消息,了解一些产业数据,自己做个对比,也能有些感觉。如今的很多消息和数据,在一些商业财经网站上面都能找到,这并不难做到。那么在工作之余,和同行业朋友的交流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另一方面,也算是积累行业人脉了。
我们在综合地掌握了上述信息和数据之后,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应该就会对行业有一个大致的分析和判断,只不过,这种判断还需要验证。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真的有多难,也不是我们完全做不了,只是因为我们没把脑子用在这上面。我觉得不管做什么,我们一定要习惯去思考问题,不能什么都不想。
说完我对职业规划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也许大家还会有一个小问题。我们如果认定了一个职业,一个行业,并且愿意长期做下去,那么我们到底应该给自己定一个怎样的职业目标呢?这个目标说起来其实因人而异,但如果要我来说,我觉得如果能做到一个行业里面,大家公认的非常有职业技术能力,有行业影响力,也有一定管理能力的角色,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换句话说,当有人在这个行业里面说起我们的名字,能够被人有所耳闻并加以尊重,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目标。
不过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就算有一天,我们真能做到行业里面比较有影响力的状态,其实也一样要规避风险。因为还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会比我们更优秀,甚至会取代我们的位置。而且在那个时候,可能我们已经不再年轻,承受风险的能力也在下降,所以说,规避风险,是我们在职业生涯当中,始终都要去考虑的事情。
不同的职业,也有自己不同的发展轨迹
说到最后,我还有几个零散想到的小问题,要在这里补充给大家,也当作今天内容的收尾。我们每个人在毕业以后所面对的就业情况并不相同,前面说到的职业规划的思考和建议,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朋友。比如教师,医生,律师这些职业,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也有一套独立的发展轨迹,比如更看重职称,或者需要发论文等。所以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来参考我今天分享的内容。
我们在毕业之际,的确有可能遇到不太如意的情况,怎么都找不到一个称心的工作。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大家可以先选择一个还说得过去的工作,同步再找更适合自己,或是自己更喜欢的工作,而不要选择宅在家里。不得不承认,我们做事情,有时候的确需要一点儿运气。大家可能听过这样一句话:肯努力的孩子,运气往往不会太差。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肯努力的孩子,越努力,越幸运,也让我们自己选择的这条职业的道路,越走越远。
– END –
延伸阅读:
别再丧了,90年代的他们比你更难!
本期背景音乐
? Feels Good- Jim Adkins
? Deja Blues-Gary Hoey
?Riviera Paradise-Stevie Ray Vaughan
?Forgiven (Original Mix)- Yal!X
?Fading-Sappheiros
?Ardor- Dexter Britain
?hometown- mamomo
?Italian Summer-Brian Crain
?Atlantic-Sleeping at Last

每周更新,敬请关注!
让我知道你在看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