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远流生活馆”,关注我们涨知识
“水利兴则天下定,仓廪实而百业兴。”这是先贤们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训。中国自古以来特别注重“治水”,“水政”关系到国家兴亡和民族兴衰,举足轻重。整个成都平原就是“治水”的最大受益者,彭州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区。
都江堰 | 李忠义
公元前256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太守的李冰,主持修建了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之后,有效地控制了岷江内、外江水量,抑制住了岷江水患,把原来的灾害地区变成了名满天下的天府粮仓。
通过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的彭州,其实是远离岷江主脉的。| 网络图片
但在当时,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却没有给彭州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好处。因为,当时的岷江主脉根本没有流经彭州。
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彭州在未有都江堰的时候,也少受岷江水患所扰;但也造成了兴建都江堰之后,彭州亦未得岷江灌溉之便利。
彭州第一次与岷江“结伴”,是在汉朝,文翁主政蜀郡的时期。
文翁治水——岷江水首次滋润彭州大地
都江堰建成后,鱼嘴分水堤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左边是内江,右边是外江。分水堤一直延伸到离堆处,中间有两处溢洪孔道,名叫飞沙堰和人字堤,当内江接纳了超量洪水时,洪水就自动翻过飞沙堰泄入外江。
内江经宝瓶口而下取四大干渠: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 网络图片
其中,蒲阳河是都江堰内江的极北干流,因源于灌县蒲村(现都江堰蒲阳镇)之南,流至彭县有蒙阳河自北来汇,故名蒲阳河。
蒲阳河是都江堰建成后人工开凿的河道,但开凿的时间远晚于都江堰。
据《水经注·江水》载:“江北(指郫江的北面》则左对繁田,文翁又穿湔(水臾)以溉灌繁田千七百顷”。《元和郡县志》说:“灌口山(即都江堰离堆)在县西北二十六里,汉蜀文翁穿湔江溉灌”。《蜀中名胜记》讲到灌县时,引《成都记》和宋《永康军志》也说:“江水出羊膊山,北连甘松,至于灌口”,“汉文翁为守,穿湔江水堰流以灌平陆,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也。”这些史料表明,蒲阳河为文翁所凿。
文翁之前,彭州境内只有湔江一条主要河流,这条沱江支流从彭州穿境而过。但是由于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治理,水量也有限,因此其灌溉区域比较有限。
但是随着文翁开通蒲阳河,将岷江水北引,从彭州南部穿过,经什邡、广汉等地,最终汇入沱江。
蒲阳河日落 | 尹涛
蒲阳河的开凿,首次将岷、沱两大水系连接在了一起,使彭州南部的广大区域得到了岷江水的滋润,蒲阳河最终流入沱江,也增加了沱江的径流量。由此,都江堰灌区向成都平原北面扩大,共增加灌溉面积近一千七百顷。
灌区一角 | 尹涛
文翁开通蒲阳河,扩大灌溉面积,使平原西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很快地发展起来,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文翁也就成为扩大都江堰灌溉效益第一人,彭州亦成为“文翁治水”最重要的受益者之一。
灌区里的水渠 | 尹涛
其后的一千多年间,彭州的历任主政官员皆不断组织修造官堰,将岷江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彭州的田间地头,岷江在彭州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
但是到了明末至建国之前的数百年间,灌区人口越来越多,用水量增大,争水斗殴时有发生。加之战乱多发,财力不足。导致灌渠荒废,河道淤积,彭州这一片岷江最北的灌区繁荣之貌不复存在。
人民渠——岷江水给彭州带来的第二春
人民渠水电站 | 徐德鹏
建国初期,我国依旧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作为主要产粮区域的成都平原受到国家大力重视。
原本水网密布,物产丰饶的成都平原,由于常年的战乱,水利设施损毁严重,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生产。特别是以彭州为代表的平原西北部区域,虽夹持在岷江、沱江两大水系之间,但是却远离两江干流,没有了完善的水堰沟渠,就无法得两江灌溉之便利。
江水流过之地,植物郁郁葱葱。| 尹涛
1951年,原西南水利部与四川省水利厅开始组织考察在彭州及周边区域修建新的灌溉引水工程,名为:官渠堰(1966年更名为:人民渠)。1952年官渠堰工程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的第一个重大的水利基础建设工程。
人民渠首期,在彭州市境内庆兴乡(今丽春镇)岷江内江干河——蒲阳河上引水,干渠自西南向东北方向贯穿整个彭州,彭州境内主要为人民渠一至四期工程的灌区。
至1956年3月13日,人民渠四期完工,在彭州境内修建了人民渠干渠、红岩渠分干渠、杨柳渠分干渠以及无数的二级三级支渠,在彭州的大地上串联起一张灌溉的大网。将岷江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彭州的田间地头,使得彭州的灌溉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水量充足的沟渠 | 尹涛
在岷江水的滋润下,彭州逐步发展成为了成都平原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输出地。|尹涛
另外,彭州还在各主要干渠上修建了一批水电站,利用远道而来的岷江水发电。这样一来,岷江不仅给予了彭州人民充足的农业灌溉水,也为彭州增加了不少的发电量,促进了彭州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步伐。
如今走在彭州的大小村镇,田间地头,都能够看到岷江水在流淌。在一条条的沟渠旁,是肥沃的农田,是美丽的村庄,是露笑的居民。|徐德鹏
航拍镜头下的人民渠。| 罗国杨
可以说,正是那一脉远道而来的岷江水,充实了彭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滋润了如今的大美彭州。
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我们的行走因你而更深远
内容总监 | 杨博
执行主编 | 黄红
文字编辑 | 徐德鹏 杨曼嘉
图片后期 | 狄子棋
本期编辑 | 杨曼嘉
往期精彩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WiFi、空调、西瓜,不如一起赏荷花!
镜头下|夏天火热,找个地方喝酒、撒野
关注我们
深度旅行
乐享四季
投稿邮箱:HH2015@yuanliuwenhu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