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作家|军艺几章

喜欢我们,可“设为星标”哦~
点击上方“岁月无敌问张欣” → 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军艺几章
文|魏心宏
说起军艺,想起些往事。说说。
军艺设在魏公村,去北大人大的路上。听这地名就知道这里以前是一片农田。军艺恢复招生后第一期专业不多,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系自然是一定有的,而且还是最引人注目的。招生当然不会面向社会,而是在部队里现有的人员当中募集。各大军区那时候都有创作组。各兵种也有。
▲ 李存葆
第一批学员中我记得有济南军区的李存葆,那时候他已写出了《高山下的花环》,名噪一时。中越反击战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不打又不行。可惜的是,那时候国力衰败,军工凋敝,连送到前线去的炮弹里都掺了沙子。位卑未敢忘忧国。小说喊出了那个时候正直而爱国者的心声,因此也成为军事文学的翘楚。李存葆我记得要按年纪来说,应该已是当教授的了,可也还是一样要去当学生。
▲ 莫言
莫言是来自总参三部的作家。那时候刚写了一些短篇,份量影响力都还不足。可是,对于疯狂忘我的莫言来说,这就是机会。那时候莫言几乎成为一个极度疯狂的读书人写书人,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义无反顾地投入进去,心无旁骛。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那么一段日子,就看你是用在什么地方了。有的人恋爱,有的人游戏,有的人挑肥拣瘦,有的人好高骛远。用在什么地方,怎么用,结果完全不同。军艺吸引了一批醉心于写作的人,成就了他们。
▲钱钢
学员中最帅气的是钱钢,之前他已经是很有名气的作家了。写过不少报告文学,大名鼎鼎。但不知为何,入学反而成了他就此销声匿迹的开始。我到今天也没闹懂是怎么回事。
▲李本深
李本深来自兰州军区。我那时候在出版社统管整个西北西南区,兰州军区我也熟悉,去过多次,受过写过《长征组歌》的萧华政委和韩先楚司令员的接见。李本深当然也熟,他的写作很固执,也很艰深。很努力。
▲ 刘宏伟
刘宏伟我记得是来自安徽省军区。之前在部队干什么我也记不清了。刘宏伟性格活泼,写作往往独辟蹊径,不走别人走过的路。但每次写作都要独辟蹊径,这个工作量又不是她能干的下来的。这样就写得很累。我跟她说,还是要多读点书,看看别的作家是怎么写的,这样可以省劲。另外,既然送你来军艺了,那就好好沉下心来多读书。以后这样的日子不会多的。话虽是这么说,但一个人读不读书,读得进多少书都是由天定的。莫言阎连科那样勤奋读书的作家还是少数。刘宏伟那时候已经结婚了,丈夫也是部队的,爱她爱得有点儿邪乎。本来人家刘宏伟就不是什么公主,可是丈夫就偏偏爱公主。活活地把刘宏伟培养成了一个啥也不会干的公主。刘宏伟还时常牢骚满腹。我就说,得了吧宏伟,别太过分!刘宏伟脸就红起来。刘宏伟军艺毕业后和丈夫一起去了八一厂文学部,日常起居还是由丈夫照顾着,孩子也不生,不知道要干啥。过了很多年她突然来了次上海,我们一起吃饭。觉得她进步不大,好日子也是双刃剑。后来就没联系了,不过我还是一直都很想关心她的。她真还挺招人喜欢的。
▲ 王海鸰
王海鸰在军艺读书的时候并不特别显眼,闷声不响的。但是,读书狠的人往往如此。王海鸰军艺毕业后与四川的作家乔瑜结婚了。乔瑜也是部队的孩子,父亲好像是西藏军区的领导。他性格活跃,快人快语,加上还是说四川话,逗得不行。每次在四川作协开会,他都来插科打诨,作协几位领导也都架不住他。听说乔瑜也很有才气。不过他的作品我还真没读过。平日里见了也就打个招呼。可是他太胖了,管不住嘴,说话和吃食,结果很年轻的时候就大病发作去世了。王海鸰没有随乔瑜去成都,就在北京住着,结果写出了名噪一时的电视剧《牵手》和《中国式离婚》,成为呼风唤雨的作家。
成平大姐来自武汉军区,父母也都是军队高级干部。成平的年纪要比其他学员大一些,因此也很沉稳。她爱写一些带有纪实性的作品。最早的作品也和严歌苓一样,写那种情窦初开的女兵。成平毕业的时候恰好遇到军区调整,武汉军区一时不知道要怎么变化了。她就干脆离开了部队。到珠海去创办珠海第一家出版社。出版社里的很多人都也来自武汉,那个叫吕什么的,是池莉的小叔子。跟着大姐东奔西闯,结果出版社办得很不错。她也来过上海,说是跟我请教出版社的办法,其实,我跟她学还来不及呢。再过几年,大姐就退休了。让人佩服的是,从此再也不在江湖露面,藏之深山,日月无光了。能这样大开大合地度过自己的人生的人,让人佩服。
▲ 朱向前
朱向前在读书的时候就显露出一种理论家的才华,他喜欢研究与创作有关的问题。文章写得漂亮。朱向前的夫人在江西宜春还是一个市领导。向前后来当上了军艺的教务长,再后来,干脆成了副院长,李存葆也是副院长。从军艺毕业再来当这个干部,顺理成章。
▲ 何继青
何继青我记得是江苏人,写作是一把好手。后来转业到了广州当了文化局长。家也安在了广州。他很早就写电视剧,好像是张丰毅主演的,剧名叫什么,我忘了。播放时很轰动这我记得。
张波后来转业去了珠海,在珠海当专业作家。
崔京生家在上海,他是海军。小伙子帅到爆,文章也是写得漂亮。他的夫人于海燕在上海作家协会工作,也和我很熟悉。只是后来不看见他再写什么了,据说是跟着女儿去了澳洲。阳光海岸也是腐蚀人斗志的地方,估计也是乐不思蜀了。写作多艰苦啊,哪有晒太阳舒服呢?军艺这第一届学员,学习生活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与八十年代我国思想解放运动又在同一期,所以,很多作家都很努力写作读书。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个多么好多么自由的年代啊!
莫言的写作在军艺那一期学员当中,也是最努力的。莫言之前还只是一个业余作者。军艺的深造使他有了一个可以看清自己的过程。尤其是,在读书期间,他开始学会领教世界文学的发展态势,不知疲倦地阅读了无数作家的作品。只要有时间,他永远都捧着书在读。莫言自己也说,他读书非常快,有时候一天就能看完一部长篇小说。其实,要想当作家,只要给他们一个相对安静的条件,给他们一些书单,让他们在读书中去学会顿悟学会鉴赏,别的都可以不说了。所谓文学技巧,都是作家在一定数量上的阅读所决定的。与浩如烟海般的精彩作品作家相比,一个作家就算是穷经皓首,也只能读到很少的作品。可以这么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莫言从阅读中激发了创作激情,书本一阖,创作的激情就奔放起来,由不得他不写。莫言的作品就像是雪片一般飞了出来。诺奖在给莫言颁奖时也说到了这一点,勤奋是莫言成功的秘诀。
▲ 江奇涛
江奇涛也是军艺这一期学员中发力稳健的作家。他后来转手专门写电视剧,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第一部作品是孙红雷主演的。《人间正道是沧桑》,播出后引起极大震动,尤其同行业影视公司都对这部作品给出了好评。后来他又写出了更厉害的作品《少帅》,成为当代中国电视剧中的精品。我对这部由李雪健、文章、小宋佳主演的电视剧很是喜欢,看过三遍。剧本表演,毫无瑕疵。小宋佳来上海走台时,我还当面对她说过,你演的真好!
▲ 董葆存
董葆存毕业后进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当了出版社领导,领导者军队这家唯一的出版社与全国的出版社展开竞争,也和我一样,为他人做嫁衣。解放军文艺历来引人关注,很多人都对军队怀有感情,读他们的书就算是一种寄托。从这个意义上说,葆存也是功不可没。
往期:
蒋和森
余易木
梦驼铃 ——陈忠实
“写作的叛徒”阎连科
文字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