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摘要】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新教材的灵活性大,给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很大的空间,但一些教师教学中没有体现出对教材使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也没有结合信息技术应用来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而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会不自觉地淡化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不相信、不信任学生能解读好文本,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固化学生的思维,其结果只能导致教学效益的日趋下滑
【关键词】思维 情景 “三度”构型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尤其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时常感到困惑:备课充 分,可一旦行课,上课过程总是“苦不堪言”——经常唱“独角戏”,与学生无法互动。长此以往,教学效益自然高不起来。
一、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原因分析(一)教学内容散乱,学生思维得不到提升
针对这种现象,究其原因,问题之一,出在备课过程中“备学生”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好:所谓不够好,不是指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不是问题的创设没有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而是教学问题的设计、学习情境的创设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固化了,学生无法自由发挥,跟教师互动不起来,互动开展不起来,想要提升教学效益自然实现得困难。
而教学问题的设计反映了更深层次的、经常被忽略的一环:教师内心深处不信任学生,让知识失去了原有的温度,变得枯燥乏味。
日本学者福山认为,信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本。一个上下左右缺少信任的社会,是运行成本高和低效率的社会,是缺少恒心的危险社会。回到教育来说,你不信任教师,加强控制,教师不自由,自然会淡化甚至放任责任,因为没有权利,也就没有责任。这样的学校也是高成本和低效率的学校,滑坡或落后于人,那是必然的结果。「1」
同理,教师不信任学生,局限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自由,自然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因为没有自由发挥的权利,也就没有参与的兴趣。这样的教学也是高成本和低效率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无法相长,更别谈教学效益了。
不信任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反应,最终就会导致教师“满堂灌”: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学生感受不到知识的温度,觉得那是他生命体验外的东西,就会本能的抗拒强加给他的知识,教学效益自然高不起来。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的耿文超老师来蓉做生本教育培训时曾提到一个案例:同事因个人原因需请假代课,耿老师第一个月按照该同事平时的教学方式来上课,第一学月考试成效跟过去一样,没有起色;后来,迫于自己本职工作和工作量的压力,客观上无暇花过多的时间代课,所以几个老师轮流给同事执教的班级上课,学生写了作文后小组合作自行点评,学习课文也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无意间促成了让学生充分享受当课堂的主人,把握学习知识的自主权。教师淡出课堂,只是适时作指导、提点。出人意料的是,之后第二、第三个月的月考成绩出奇的好。待该同事回到学校接回该班后,还是按照过去的授课方式上课,第四个月月考成绩又下滑至以往的水平。
由此可见,信任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一大法宝。因为被信任,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尊重,尝到了被认可的甜头。
(二)教学情境冷漠,学生情感得不到升华
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人有生理、安全、感情、尊重、自我实现五种需求,它们呈阶梯状依次递进。获得尊重与关注、认可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取得教师的认可,前提是需要教师的信任,需要教师给他机会展示。而这一环节较难实现,因为需要教师花费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来创设环境和设计教学问题,在不经意间把学生的抗拒和顾虑打消掉,学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才有可能让教学效益得以提升。
我在教授余光中的《乡愁》时曾有意识地做了一次尝试,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谈想法,并且构筑了让学生参与乡愁文化探索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漂泊游子的思乡情切,让学生体会思乡的温度。
学生展示朗读时,读到“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时竟落泪了;賞析“窄窄的船票”时,还有学生能联系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思维完全打开了,整堂课气氛很热烈,学生参与度也很高。
或许是通感激起了学生内心的那片相思或对亲人的思念,但我更相信:学生基础虽有差异,但情感是相通的, 情感没有优劣之分,感知能力不输于任何层次的所谓的优等生。这一堂课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语文自信,也获得了成就感。
二、提升语文课堂的“三度”教学构型
(一)教给学生系统的语文思维,挖掘语文课堂的深度
除了信任学生,教师还要在“备知识”环节努力让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温度,挖掘语文课堂的深度。
广东生本教育理论创始人郭思乐教授认为,知识是有温度的。真正属于学生的知识是有温度的,是有生命意义的。什么是有温度,有生命意义呢
所谓有温度的知识,首先是与学生有着不可分离的感情。有温度的知识,常常来源于适合学生酝酿知识的学习情境。创设有温度的知识,必须让学生有相关的时间和空间。创设有温度的知识,就要让学生拥有成就感,成就感越大,兴趣越浓。有温度的知识,就是有力量的知识。
作为学生的知识和游离于学生之外的知识,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属于学生的知识本身同时也是一个过程,它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既是智力范畴,又交叉着情感领域。带着某种情感所学的知识,会永远带着这种情感的烙印,而游离于学生之外的知识,,如纯粹的书本知识,,就像人到中年,又渐喜家乡风味,那是因为这种风味的认知联系着儿时的幸福之感。类似地,只有情理交融,知识オ能在学生头脑中确立。「3」
(二)创设语文课堂的问题情境,提升语文课堂的温度
再者,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要在情感结构、价值观念、文化认同上下功夫,选取一些与当下的学生生活体验更为贴近的材料,才能让知识的温度呈现出来并释放出它的能量。
最近在教授《邓稼先》一课时,我联系近年来的焦点热点文化类节目,如《感动中国》、《朗读者》、《信中国》、《经典咏流传》,将与邓稼先及与之有关的科学界的人和事巧妙结合,营造了良好的与爱国、奉献、牺牲等有关的学习情境,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情境。学完本课,在谈受邓稼先先生带给自己的心灵震撼、生命的感悟或人生的启迪时,学生竟也热泪盈眶。
这就是教学效益得以提升的体现。而这提升跟有温度的知识、有温度的学习情境是密不可分的。
再回到《经典咏流传》这节目,鉴赏团成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说,除了经典诗词的演唱,该节目还深挖诗词背后的内涵,解读诗词含义,讲述传唱者的故事,阐释人生价值。每一首歌和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段人生,而每一段人生的背后承载的是辉煌或失落,但都与亘古绵延的文化传统相连接,“这些诗歌跨越千年到达现代,无论承载的是辉煌还是失落,都变成无以复加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骄傲”。「4」
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表面上是知识,实际上传承的是中华的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所以,教育者在教授一篇文章时,除了文章内容本身外,教师也要深挖文章背后的内涵,解读文章的含义,讲述文章没有提及的相关故事,以此打通学生的生命体验,引发广泛而深刻的情感共鸣,从而让文字带给学生以情绪感染,让学生通过文字感受文章背后的“生命故事”,让文章再现本应有的温度和情感。同时,让现在的学生能够通过文字体会和感悟先人们对社会、对国家的所思、所想和所做的巨大贡献。
只有产生情感共鸣,有所体会和感悟,学生才能投入课堂,才能接纳枯燥的知识,才能与教师互动,教学效益才有可能得以提升。
(三)精心设计导学案和课堂问题,琢磨语文课堂的精度(应用信息技术促效益)
我们的教学,可以借鉴《经典咏流传》的节目模式来提升教学效益。节目里所有传唱人中,无论是年轻的王俊凯,还是88岁的巫漪丽老人,让观众不仅感受到诗歌本身的温度和情感,更让观众看到对经典作品了解至深的经典传唱人身上的那一份从容和优雅,这一份从容与优雅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就像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所谈到的,咏读经典实际上是表达共同情怀,对先祖、文脉、价值的认同和记忆,节目寻找到大家共同的情感寄托点以及直击我们情感的动情点。
经典诗词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诗词中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现代人依然可以通过文字感受诗词背后的“生命故事”。
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跟上时代节奏,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善于挖掘和发现、利用焦点、热点类的文化节目氛围这一契机,找到最适合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来提升我们的教学效益。
从道家的思想和和立场出发,可以说,课堂上,你管理干预少,学生的思维就不会被固化;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并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整个教育的“自然”就会得以释放,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就会生发出来。老子认为:我无事而师自富,我无为为而师自化,我好静而而师自正,我无欲而师自朴。
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创设酝酿知识的学习情境,让知识充满温度,教师与时俱进,善于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发现和巧用教学手段,放手让学生去干,既可以解脱教育者,同时还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学效益自然而然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林珂《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来自网络)
2章志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5月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3月
4《语文月刊》之《作文素材》(来自网络)
THE END
制作:沈 俊
作者简介:林大琼任教于成都市新都区新都镇天元中学,新都区优秀青年教师。论文《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三度”教学构型探究》在成都市2017-2018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论文(报告)评选中荣获成都市一等奖、新都区特等奖。在成都市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演讲系列活动,指导学生习作获得成都市一等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