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麦收的记忆系列——箍场②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631】
儿时麦收的记忆系列——箍场②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农家人赶完了小满会,麦收前的备战工具都备齐了,接下来就该箍场了。箍场一般都在村口毗邻大路边上,因为这里交通便利,更利于小麦的晾晒与运送。首先选上一块较大的空地,一般是三五家合用。
每每箍场之前,这些农家人都早早起床,各自带上自家的铁锹。先用铁锹将一处处不平的地方慢慢整平,铁锹铲地的声音“嘎嘎……”直响,许久没有下雨了,地面蹦蹦干。待地面整平得差不多了,农家人用木板车放上大罐去家里灌满水拉来,再将地面用水全部喷洒一遍。另有上岁数经验丰富的老人从家中拉来去年残留的碎麦秸撒满刚刚洒过水的地面上,等稍稍风干一会儿,牵来一头老黄牛,开始拉上石磙碾压。老黄牛在一位老人的驱赶下,慢慢悠悠一圈圈地碾压着。老黄牛似乎很通人性,一声不吭。老人手中的长鞭也不忍心甩打在默默默无闻的老黄牛身上,再看地面上那一层薄薄的碎麦秸,在那台笨重老石磙的碾压下,碎麦秸贴着地面似乎更紧密更紧凑了。不到半天功夫,老黄牛拉着石磙已经碾压了一遍。“吁……”伴着赶牛人一声长长的口令,老人牵着老黄牛向路边槐树下走去。老人给老黄牛卸了套,将它拴在槐树下。老黄牛卧在槐树下左右摇摆着尾巴,将身边的蚊、蝇驱赶。这些农民则摘下头顶的草帽,拿在右手上当作草扇子在耳边呼闪着,虽然没有专用蒲扇那般风大好用,但侃侃而谈的乡韵乡情味道犹浓。下午老人赶着老黄牛又碾压了第二遍,经过两遍碾压,村口路边农家人的箍场才算基本完成。头顶槐树上的知了鸣唱越来越铿锵激昂,这激越缠绵的叫声似乎让人感觉到麦收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往期精彩回顾:【中州作家】张兰洲:故乡的桥【中州作家】张兰洲:端午节的记忆【中州作家】张兰洲:母亲的搓衣板【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麦收的记忆系列——小满会【中州作家】张兰洲:回荡在乡间的冰棍叫卖声【中州作家】张兰洲:怀念故乡的老物件簸箕【中州作家】张兰洲:我那要强的母亲
【中州作家】张兰洲:奶奶的泡菜
【中州作家】张兰洲:怀念故乡的老物件竹扒子
【中州作家】张兰洲:清明时节忆岳父
【中州作家】张兰洲: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中州作家】张兰洲:怀念和父亲一起植树的时光
【中州作家】张兰洲:二月再见,三月你好!
【中州作家】张兰洲:母亲的那双老腿
【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元宵节的记忆
【中州作家】张兰洲:一月再见,二月你好!
【中州作家】张兰洲:除夕守岁
【中州作家】张兰洲:又忆三叔
【中州作家元旦特刊】张兰洲:元旦贺岁书人生
【中州作家】张兰洲:千古奇人毛泽东
【中州作家】张兰洲:冬至的记忆
【中州作家】张兰洲:田野上燃烧的红色诗行——内黄尖椒
【中州作家】张兰洲:一枚顶针
【中州作家】张兰洲:一抹秋色
【中州散文】张兰洲:乡愁在秋雨中生香
【中州诗歌】张兰洲:祖国颂
【中州散文】张兰洲:豆瓣酱飘香忆母亲
【中州散文】张兰洲:挥泪写母亲
【中州散文】张兰洲:一张通知书,辛酸求学路
【中州散文】张兰洲:部队的年夜饭
【中州散文】张兰洲:怀念故乡的养牛人
【父亲节特刊】张兰洲:年逾古稀的父亲
作 者 简 介
张兰洲,笔名张思清,河南省内黄县井店镇张王尉村人。本人平时爱好写作,尤其擅长散文、诗歌、小说等,曾自创长篇小说《我的自传》一书,诗歌集《津门勤工草诗汇》。曾向《中国诗歌网》投稿散文、诗歌达300多篇<首>,现为北京文学传媒签约作家。中州作家文刊编辑部 顾问:刁仁庆 徐 文 主编:张 静 执行主编:刘 娜 白长新 主播:雅晨副主编:高宏民 杨存德 赵建强审稿编辑:史锋华 袁荣丽 鲁光芬
《中州作家文刊》各基地选稿编辑:
三朵(京浙沪)万七顺(江西浮梁)张三杰(西峡)左德浩(南阳)赵金厚(山东)戴杰锋(河北)武华民(洛阳) 阿拉毛毛虫(郑州)李改红(内乡)周喻晓(安徽)
主编微信:cgzjingjing诗词投稿微信:18637700365投稿邮箱:zzzj201819@163.com投稿须知
投稿须原创首发,请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
赞赏七天一结算,六成作稿酬返给作者,四成作平台发展用,后续不计。赞赏少于20元不予发放。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