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时节话乞巧/孙卫军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七夕时节话乞巧
孙卫军

在远古时代七月七就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的一个吉祥的日子。因为,“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当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与之融合后,才逐渐演化为最具浪漫的传统节日。在今天,农历七月初七,又被赋予“中国情人节”称谓关于“牵牛”“织女”最早出现时期,是距离今天大约2500年的先秦时期,在《诗经》中“跂彼织女,皖彼牵牛”的语句。这个时候的牵牛和织女,只不过是两颗互相不沾边的星辰而已。而让“牵牛”和“织女”人性化,是到两汉时期了。西汉时期思想家,文学家刘安在《淮南子》中,记述了“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故事,从那时起,“织女”和“牛郎”终于走到了一起。从此,在浩瀚的中国文学作品中“牛郎织女”的故事成了最美的篇章之一。从杜牧的《秋夕》的“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到秦少游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把人间真挚坚贞的爱情歌颂到极致。七夕节是中国千年封建社会中唯一一个以女性为主题的节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里,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等,都以男人为主导。七夕节中最重要的活动是:乞巧,也是七夕祭祀的主题。所以,有些地方也把七夕节叫成“乞巧节”,这一天,母亲带着女儿祈愿能心灵手巧。其中对月穿针活动延续至今,在北方很多地方还流传。在美丽的节日活动也离不开男权社会都要围绕男人来开展,在古代,男性选配偶的时候,女性出色的手工技艺是必不可少的衡量标准,是女主内的重要标志,更是妇德高尚的重要体现。所以,在古代母亲从小就教育女儿勤学女工,嫁人后才不会被婆家和丈夫嫌弃 这也是热衷七夕节虔诚拜祭织女,祈求心灵手巧的主要原因和“乞巧节”的由来吧。七夕节延续到今天,早已经没有了这层含义,牛郎织女的美好爱情已经弱化,传统节日活动已经消失,有的也只有在电视晚会表演中看到,成为了一种表演形式。现在更能体现的是给男人的钱包增加了负担,这一天不给你的情人送点什么,必然会招来“祸端”,而这个日子也成了不少女人索取的正当口实。文化是可怕的,它不但可以改变人的观念,久而久之还可以改变社会风气,当下的很多传统文化都在不良的传媒引导中变了味道!如同当下正过的热闹的“中国情人节”。
编辑:今夜无眠
作者简介孙卫军,男,网名浪无羁,江苏泗洪人。喜收藏,爱文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洪城文艺
主编:吴庆书
顾问:乔加林 孙昊 刘萍
编委:孙修军 许彩军 桂纯友 谢展谢升高 满少萍 张修美 潘茂贵 张云婷 卓维平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须知
●征稿范畴:各类原创精品美文、美食、美篇暨情感、励志、杂文、随感,诗歌、散文、小说、故事、评论,体裁、题材不限。平台力推原创,发过其他媒体稿件勿扰。拟投稿件不得先行自发群聊和朋友圈,否则平台不予刊发。●稿酬发放:稿酬来自读者赞赏,有赞赏则有稿酬,无赞赏无稿酬。稿酬以微信红包方式发放。一周内赞赏六成付作者稿费,四城留平台维护;一周后赞赏用于平台发展暨年终岁尾福利发放。有赞赏作者请加主编微信,未加微信或稿费未领者作稿酬自动放弃处理。●投稿方式:投稿投稿请发专用邮箱3391861563@qq.com,亦可添加主编微信qs15312746255对话栏发送。投稿以正文加附件(文件、文档)两种方式发送,不接纳其他方式投稿。平台发稿周期暂定两周,两周以后未见推送,也未获采用通知,请另投他处。
长按加主编微信加入洪城俱乐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