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式评论”,你会写吗?

党报评论,怎么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表现形式的创新,关键就是让读者能从中找到情绪的宣泄口和情感的共鸣点,从而以传播效果来实现宣传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理念上要从宣传走向传播,创新表现体系。
我们总结了传统宣传和现代传播在表现形式上的区别:宣传是“我要说什么”,传播则在此基础上还得加上“读者怎么才爱听”;宣传是“居高临下”和“直截了当”,传播更强调“娓娓道来”和“寓教于乐”。
我们评论部成立之初,正值玉树地震发生。在常规评论武器的基础上,推出“重磅炸弹”是我们的追求。经过认真策划,我们于2010年4月22日推出专版图评,专版以《玉树不倒中国坚强》为主题,选取6张有代表性的照片,配以《爱,托起生命的蔚蓝天空》、《坚强与共的情感长城》、《承载生命的大手》、《分享,也是一种承担》、《红丝带,从我做起》等6篇评论。以图带文,以文释图,既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又带给读者心灵上的震撼。这种具有开创性的评论表现形式,实现了颇佳的传播效果。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后,我们再次策划了世博评论专版,以《相约世博拥抱世界》、《人类文明的新驿站》、《赢在人和》等本报评论员文章表现“畅想”主题。读者读过这些评论之后,对上海世博会的方方面面,如世博会主题、人心归向、服务精神等等有了较多了解。这说明新闻评论在阐明观点的同时,也可传播各种有用信息。易懂、好读、生动,正是这些评论区别于以往评论文章的地方。
湖南省委宣传部就这两个评论专版发表阅评意见,“过去《湖南日报》在评论方面是单枪匹马多,集体作战少,难以形成舆论强势。从这个评论专版来看,不仅是《湖南日报》的高调发声,更是新成立的湖南日报评论部精彩亮相,有效履行了党报对重大事件的舆论引导作用,堪称一个良好的开局。”阅评员认为,作为评论专版的文章,也许就应该这样写。否则,一个整版从议论到议论,谁有耐心从头读到尾?
2011年,湖南日报对新闻评论的使用再次进行优化,使众多评论呈现出更加短小精悍、更加入木三分、更加引人阅读的特色,被读者称之为与时俱进的“微博式评论”。
对重要时政新闻,一般都配发署名短评,谓之《即时语》。这些《即时语》,说“新鲜话”,讲“时髦语”,不仅提炼出报道的“内核”,还深化了主题,且每篇均未超过200字。在《每周评论》专版,我们开设《一句话评论》专栏,每期对6条左右事关国计民生的新闻进行评论,每则评论控制在15个字以内,生动活泼,非常抓人眼球。在《新春走基层》的报道中,每篇配以100字以内的《记者感言》。深入采访后的肺腑之言,堪称字字珠玑。
(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
(作者为湖南日报新闻评论部副主任)
(图篇来源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