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采技巧|教你几招采访谈话技巧

在新闻圈里,向来有句俗话叫作“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可见,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取决于采访。
事实上,记者工作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与人谈话,这也是决定工作成效最关键性、同时最具灵活性的因素。因为人家愿不愿意跟你聊,愿不愿意跟你说真话,愿不愿意今后继续与你打交道,都取决于采访者说话和沟通的技巧,这的确是一门需要勤修的本领。
以下就此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首先,要让对方愿意跟你谈。
虽然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媒体记者还是很受尊敬的,采访行为也多能得到对方的配合,但是,如果外出采访遭到拒绝,也不必紧张急躁,因为遭到拒绝其实是一位职业记者的家常便饭。但是不紧张是一回事,另一方面,能不能让对方对你的访问无法拒绝,实际上与沟通技巧是有很大关系的。事实上,我们会发现,一些所谓难缠的采访对象,对大部分人的访问免开尊口,却还是有能成功突破的,其中奥秘何在?
比如有的访问者不熟悉采访对象,约访时不尊重对方,居高临下要求安排访问,有的任务时间紧迫却在言谈中毫不顾忌对方的困难,还有的在初次沟通中就表述不清,明显对对方一无所知,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对方产生不信任,有了不佳的第一印象,结果要么是采访不顺利,要么是干脆被拒,甚至受挫了还不知道原因所在,其实有时候成败就在一句话里。
曾经有位女记者想要约访一位名人,对方本不欲谈,但是这位女记者说了一句:您是山西人,我是山西人的媳妇啊,咱们谈谈吧!就这么一句话,打动了对方,这位女记者成功地获得了难得的专访机会。
2其次,要让对方有谈兴,说真话。
作为记者,最理想的采访场景可能是这样的:轻松愉悦的环境下,采访者言语精炼,受访者侃侃而谈,其乐融融。但在现实的采访中,我们遇到的采访场景往往可能是这样的:采访者绞尽脑汁提问,受访者依旧沉默寡言,采访遭遇冷场。
为什么会这样,跟采访对象有关,也跟谈话技巧有关。大量的时候,被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的很容易调动情绪,有的却很拘谨,这时可以用拉家常的办法来拉近距离。
另外,访问时,最忌讳的就是一些简单套路的问题:“您遇到了哪些困难?”“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愿望是什么?”“对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这些缺乏个性的问题,问的泛泛,当然答的也是泛泛。
相反,如果记者提出的问题很具体,情况就不一样了。曾经有一位老记说,一份精心提炼的提纲:不少于30个问题。30个问题多吗?仔细想来,一点都不多,现在的互联网资讯如此发达,当你对对方的情况有所了解之后,排除了那些大路货的问题之后,拟的问题越细,采访越有针对性,对方越能聊出真感受。
比如我曾经有一次机会采访长期在美国的儒学大家成中英,开始准备的问题是关于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应用等常见问题,但在听过他的演讲之后,我立刻修正了采访提纲,因为成中英在美国为让更多人了解儒学等中国传统文化付出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让他聊聊怎么向外国人讲儒学,或许是一个更有意思的话题,果然,当我提出更新版的采访问题时,老先生把原定20分钟的采访时间,主动延长到了1个半小时,一直聊到夜里11点,谈兴浓郁。
3第三,掌握主动权,把握谈话的节奏。
采访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技巧,就是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受访者沉默寡言,采访起来当然有难度,但是,有的受访者口才太好,说起来滔滔不绝,有时也会带来一定困难。
▲叶晓楠(左一)在采访现场
因为采访通常是有时间限制的,很可能对方聊了一个小时,还在第一个问题里打转,结果是时间到了采访的内容却严重不足;还有可能是对方虽然讲了很多,但多是空话套话或是与主题无关的话,或是沉缅于介绍具体工作,对主题的挖掘不够,像这些,都属于“你说我听”式的采访,效率不高,当这些情况发生时,就需要记者能发挥主动性,引导采访对象将话题切入正题。
通常而言,在对方说话时,打断人是不礼貌的,但是也要分情况,要尽量有技巧,既不粗暴武断,又给对方足够的尊重,还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当中,需要记者在访问时全身心投入,在充分了解对方心理的基础上,不要跟着被采访对象的思路牵着走,时时把握采访的话题和进度。
人们常说“文无定式”,其实“问亦无定式”,贵在高度的责任心,只有多实践,用心实践,才能积累更多经验。
老记说事∣让传媒更有趣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