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思维补丁的第544篇文章
很喜欢,推荐听听。
(一)
孙杨大概自己也没能想到,主流舆论这么快就把自己“抛弃”了。
禁赛8年的判罚一下来,舆论从铺天盖地的“相信你是清白的,支持上诉,反对WADA霸权主义”到满屏汹涌的“妈宝男、巨婴症,无视规则的人最终被规则所惩,丢人丢国外去了……”
昨天,#孙杨妈妈#的话题标签在热搜上挂了差不多一整天。
我翻了一下评论区,针对孙杨母子二人的批评辱骂,炮火之猛烈、攻势之无情、贬损之刻薄,恐怕只有当年的“亚洲飞人”刘翔才能与之比肩。
不过一周时间,舆论“枪口”180°大调转,真是令人唏嘘。
坦白讲,我对孙杨一直谈不上喜欢。泳池之外,围绕孙杨的争议其实就一直没断过,当然,在盛名时,孙杨的这些行为和表达被有意无意地解读为自信、傲娇、调皮、率真、耿直……
但孙杨给我的感觉,一直以来,都像是一个被巨大却虚妄的力量,溺爱娇宠过度的一个不成熟的孩子。
比如在媒体曝光的听证会视频里,这位站在世界之巅的顶级运动员,法庭上却像个不懂事的孩子一般,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辩护词逻辑混乱简直让人抓不住重点,且几次当庭否认自己之前的说辞,几乎堪称“灾难性”的应对。
比如前不久,孙杨还在《吐槽大会》上,讽刺霍顿“你游得再快一点,就能喝到我美味的洗脚水了”。
如果你非要把这理解为幽默感的话,那我倒也无话可说。我只是觉得不体面,这样的句子永远也戳不到我的笑点。
是的,我仍习惯于用“体面”一词来评价公共人物。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公众人物所必须接受的一点,就是所有人拿着放大镜对你的审视。
这两天,很多人把孙杨当年的黑料一一挖出来嘲讽、奚落,颇有一种“墙倒众人推”的悲凉感。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中间地带”愈发逼仄,人们的情绪就像架在一个跷跷板上,总是容易从一个极端快速滑向另一个极端。
虽然不喜欢,但在我心里,孙杨仍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运动员,昔日“泳坛霸主”的位置,各大赛事上一块块闪耀的金牌,足以证明孙杨无与伦比的天赋和努力。
曾经,孙杨几乎以一人之力,将中国男子游泳推向了新的高度,泳池里,他一度达到了孤独求败的地步——这样耀眼的成绩和曾经举国欢庆的情绪,在今天似乎正在被快速遗忘,抹去。
这对孙杨个人而言,同样是不公平的。
这样的舆论环境,可能正是孙杨们必须面对和承受的:
当你收获疯狂的赞美和崇拜时,就应该同时做好承受疯狂的诋毁和谩骂的心理准备。甚至要做好,这些赞美和诋毁都是出自同一张嘴的心理建设。
(二)
孙杨妈妈在听证会上的糟糕表现,已然成了众矢之的。
在CAS的仲裁报告里,孙杨母亲被提及了12次,这样一份严肃的官方报告中,竟然罕见地给出了“她扮演了对儿子最无益的角色”这样的评语。
毫无疑问,孙杨的母亲非常溺爱这个令她骄傲的儿子,在媒体的素描中,人们可以看到,孙杨生活中的大小事务,几乎都由他的母亲一手包办。
对于思想独立、人格成熟的成年人而言,这样的宠溺其实根本谈不上幸福,反而会给人以一种窒息感。
而无微不至的宠溺,的确会造就一个人逃避责任,脆弱偏执,依赖性强,处处需要别人哄着、惯着的性格。
实际上,孙杨和他母亲在听证会上的回答,给我最大的一个感觉是逻辑混乱。
他们急切地想自我辩解和自证清白,但却几乎听不进去法官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甚至需要法官反复提问3次,才在翻译的强烈建议下给出回答。
比如那句“我说我要报警,不是给警察打电话”,这样逻辑混乱的表述,法官很难理解孙杨母亲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
最终的判罚下来,孙杨妈妈哭着对媒体说:
“孙杨十几年都没吃过猪肉了,完全没有休假,365天每天都在刻苦地训练。整整28年,被他们弄成这样……”
这是我们很熟悉的逻辑,面对规则和法律,很多人的逻辑不是讲理,而是开始重点“谈情”:
讲述自己的奉献、付出、不容易,表现自己弱势和值得同情的一面,却对规则和法律本身,抱着“律法不外乎人情”的是非观。
孙杨本人在听证会上的表现,也令人感到遗憾。
在事关自己职业生涯的庭审现场,竟然临时要求替换翻译,且在未经法官允许的情况下坐到了自己身边——这些蔑视法庭规矩的行为,想必不会给法官留下什么好印象,毕竟庭审的关键,就在于孙杨本人是否破坏了规则。
昨天,《检察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无视规则将会承担相应后果》的评论文章,直指孙杨及其团队“未给予该规则足够的重视,没有严格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这基本为此事定了性。
回溯整件事,你可以说8年禁赛的判罚过重,对孙杨不公平。但事实上,的确是由于孙杨及其团队的“无知”和傲慢,使得那次检查未能完成。
而孙杨团队所一直质疑的授权书和资质,事实证明检查方全都具备。
历来检查授权书都只有一份,血检官实际上只需负责抽血,有护士证足以。而尿检官的作用只是监视孙杨撒尿而已,本质上只要是个视力正常的男人就行。网民们质疑尿检官建筑工人的职业,但这其实并不影响他监视孙杨取得尿样啊。
检方律师的一连串提问让孙杨团队几乎毫无招架之力,的确,之前同样的检查已经做了多达60多次,为什么偏偏这一次会质疑检查的授权文件呢?
(三)
我得说,当下的我们并不是一个愿意听取批评,愿意进行自我反思的群体。
“黑粉死妈,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你批评我,不过就是因为我比你强,比你有钱,比你有名,比你长得好看……”
“外面有人批评我,赶紧给老子查清楚,是那家竞争对手/死对头在花钱找人黑我?”
面对批评和质疑,以上这些反应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逻辑。
咱们就不说其中令人费解的戾气了,单就这个逻辑观,你我就得鞠躬认错。
因为你知道,面对这样的对手,这场辩论你根本没有赢的可能性——他们是无敌的,是绝对正义的,是无懈可击的,因为他所有的智识都是建立在“我是对的”这个逻辑的基础上。
互联网其实是有记忆的,我还记得,当年霍顿拒绝和孙杨同台后,孙杨粉丝对霍顿全家的辱骂攻击,颇有挫骨扬灰之势。
而这个新闻的背景是,霍顿作为孙杨曾经的“小迷弟”,之所以拒绝和孙杨同台,就是因为国外媒体当时曝出了孙杨“拒绝药检”的新闻。
在国际级比赛上,当你知道同场竞技的对手,刚刚被媒体曝出“拒绝药检”一事——在这样的背景下,霍顿作为要和孙杨一争高下的运动员,觉得对方无视规则,有服“禁药”的可能性,愤而形成这场成比赛并不公平的印象,并不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
但回应霍顿的,是其社交账号下,迅速涌来的6万条中文辱骂。以至于连外交部发言人都站出来说:
“这不是一个外交问题,这和外交没关系”。
之后,英国选手斯科特因为同样的原因,以拒绝同台的方式,抗议孙杨“拒绝药检”的行为。
这件事的小插曲是,孙杨在颁奖台对斯科特怒吼:You loser!I’m win!
如果你还有印象,当时一眼望去,舆论上满满都是“霸气回应”,“就喜欢你看不惯我,还干不掉我的样子”,“竞技体育成王败寇,你输了就是孙子”。
这是非常糟糕,非常令人遗憾的逻辑。
国内很多自媒体,当然也包括主流媒体,为了迎合网民情绪,弱化乃至回避霍顿拒绝和孙杨同台的根本原因,除了煽动对立情绪之外,甚至连深挖缘由的基本功都懒得去做,动辄也搬出“成绩说话”这一套成王败寇的价值观来。
实际上,在我个人的理解里,霍顿、斯科特拒绝和孙杨同台,就是很简单地针对媒体曝出的“孙杨拒检”后的抗议行为,根本不是为了侮辱中国游泳队,更谈不上侮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但是,很多人至今依然不懂这个逻辑。
你质疑和批评中国选手,就是辱华,就是瞧不起中国人,就是NMSL。
你也知道,类似的事情,其实不仅仅发生在体育界。
要我说啊,你们要是一直抱着这样的心智看待世界,动辄舆论征讨别人,刷下满屏恶毒的辱骂,这样的行为才真是对我们自己的侮辱。
你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的,又何止是规则本身。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超推荐】
各位亲生朋友,隆重介绍一下我的有声书终于出炉啦!
《这个世界不欠你》有声书,已在喜马拉雅APP上架,欢迎各位订阅收听。
【作者简介】
慧超,前媒体人、资深品牌公关顾问
作家,已出版《这个世界不欠你》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