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学长升级了自己的小硬盘。那阵子迷上了各种高清片源,还用了好几天时间下载蓝光原盘的《星球大战》,大概20-30GB每部。
《星球大战》
然而看上去并没有多大区别,播放设备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最合适的播放源并非是占用空间最多的那一个。
自此学长再也不追求什么高清···
当然,有些剧是一定要刷高清无码的,比如BBC那部《地球脉动》。
《地球脉动》
播出一年后,《地球脉动Ⅱ》的评分依然坚挺在9.9分,学长有想再刷一遍的冲动。
精美的画面比比皆是,恢弘磅礴,壮观绝美,叹为观止,美轮美奂···不刷蓝光版总感觉对不起这片。
最近,BBC又把另一部神作重新带回人们的视野——
《蓝色星球Ⅱ》
先别急着喊“哇,终于回归了”,这是一部暴露年龄的系列。《蓝色星球Ⅱ》距离第一季已经过去16年,这个深坑填的服气。
在2001年,BBC的《蓝色星球》横空出世,这是电视史上首套全面探索海洋世界的自然历史专辑。
《蓝色星球》把鲜为人知的海洋秘密带给普通观众,一经播出就大受好评,被称为“瑰丽无比的海洋史诗”。
它还受到评论界的一致认可,荣获艾美奖两项大奖以及两项英国学术电视奖。
但《蓝色星球》的意义远非如此,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剧组踏足了深海神秘莫测的地方,在广袤的大海中寻找生命的足迹,《蓝色星球》奉献了很多珍贵的画面。
里面拍摄到的很多生物都是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眼中,而这个神奇的世界还有很多没有被述说的故事。
so,《蓝色星球Ⅱ》来了,在IMDB和豆瓣上都是9.9分!
别看第二季少了三集,为了这七集, BBC NHU(自然历史部)耗时四年才完成。
足迹横跨四大洋,共进行了125次探险,其中在水下拍摄时长达到6000多小时。
配乐也和《地球脉动Ⅱ》一样交给了汉斯·季默。
他总共为约150部电影配过乐,获得10次奥斯卡提名,《盗梦空间》、《狮子王》、《蝙蝠侠》包括今年的《敦刻尔克》配乐都是由他操刀的。
《敦刻尔克》
《蓝色星球Ⅱ》在技术上也有了质的飞跃,早在2006年,BBC就开始用4K相机拍摄《地球脉动》,而这次换上了6K高清摄像机。
跟前作《蓝色星球》采用的16mm胶片摄像机相比,画质有了质的飞跃,呈现了很多震撼人心的精彩画面。
总体来讲,《蓝色星球Ⅱ》延续了16年前的风格,淡淡解说带领观众探索大洋中让人称奇的新地方,以及其中生活物种非同寻常的行为。
就拿这段蝠鲼飞跃出海面来说,它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这是要告诉其它小伙伴自己在这?没有人知道。
把有趣的现象留给屏幕面前的人去猜测,跟观众做到了情感连结,能让人很快的融入画面中。
也体现了他们拍摄的严谨,没有妄自对不确定的生物行为下定论,只带给观众真实的海洋世界。
只记录大自然可能很简单,把深刻的思考融入真实的画面之中才是BBC想做的。
海洋广袤神奇,浩荡聚力,可它又是那么的脆弱,加上全球环境不容乐观,刻意加上一些说教似乎很有必要了。
《蓝色星球Ⅱ》也在关注这些,不过它的处理方式要好很多。
为了给孩子找到一块栖息地,海象妈妈可谓是历经了千难万险,最后好不容易上了一块浮冰,还塌陷了。
这一切是什么原因呢,片中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把镜头缓缓推向了融化的冰川。(全球变暖)
引发观众的自主思考比起巴拉巴拉讲一堆大道理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为了短短几秒钟的画面,拍摄人员可能要蹲点十几个小时,而深海中更是加大了工作难度。
在《蓝色星球Ⅱ》第一集末尾,也是简单为观众介绍了一下幕后花絮。
更主要的是体现剧组辛苦四年的成果,其实跟第一部一比较就能感受到巨大的进步。
尤其是一些弱光深海环境中,上一部时还是AV画质,第二部里竟然有了大片的感觉。
高画质摄影,还有革命性的超高速摄像机,为我们提供了一场场视觉盛宴。
第一张的深海拍摄是不是颇有末世科幻片的感觉。
早在第一季中,剧组就到访过变幻莫测的深海世界,看来这次会故地重游了。
说到第一季,一些剧迷会纠结要不要从第一季开始看,理论上来讲是可以直接看第二季的。
不过虽然十多年前的第一部如今看起来画质可能接受无能,有些地方拍摄的还是趣味性十足的,比如第二集和第四集。
还有,《蓝色星球Ⅱ》依旧由大卫·艾登堡全程讲解,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参与自然与动物的节目制作,老爷子已经90多了还跟着剧组满世界跑,真是生命不息探险不止。
看剧看累了,来这么一部神奇的片子是很不错的,心情莫名就好了。
大自然的治愈力,超出想象。
看完《蓝色星球Ⅱ》第一集真的要热泪盈眶了,有生之年能看到这种纪录片,学长感到自己很幸运。
想看的记住,一定要刷高清无码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