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这句话,竟然作为宣传语,出现在了一部国内院线公映电影的海报上。即使是作为一部出产自中东小国黎巴嫩的引进片,也足够引人注意了。
这简直相当于把“父母皆祸害”直接印在海报上啊。
继《都挺好》之后,又一部讨论原生家庭伤害,控诉不负责任的父母的影视作品进入了国内观众视野。
而且这部《何以为家》所讲述的故事更加残酷:穷困的难民家庭,父母生下一大堆孩子,男孩才十岁就要去街头做工谋生,甚至制售毒品;女孩刚满十岁就要嫁人,为家庭赚取一点彩礼钱。亲子之间很少有温情和关怀,更多的是各种暴力虐待,孩子似乎只是生财工具。
故事主要是从这个家庭里一个12岁男孩赞恩的角度讲述,他跟妹妹关系很好,无法眼睁睁看着妹妹小小年纪就要嫁人,于是帮她拼命反抗,可还是被父母镇压下去了。于是赞恩就离家出走了,跟一对同为难民的黑人母女过上了相依为命的流浪生活……一番遭遇过后,赞恩得知妹妹怀孕后死去的消息,他怀着满腔悲愤去找那个男人报仇,然后进入监狱。结果却是他反过来把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控诉他们生而不养的罪孽。
一个典型的聚焦底层儿童的故事。一个孩子所能遭受的最悲惨的事儿几乎全给摊上了。
有点出乎我意料的是,我们昨天下午去影院看的那场,上座率至少有八成。后来一查,此片在五一档的票房仅次于《复仇者联盟4》(不过《复联4》的市场占有率也超过了八成),作为小众文艺片已经相当成功了,甚至比前段时间的国产片《地久天长》票房还要高。看来王小帅导演和王景春影帝的认识还是有偏差啊,文艺片并不必然意味着票房差,也不是一定要靠下三滥甚至欺诈性的营销手段才能赢得票房。重点到底是什么呢?是恰好能撞上观影人群的普遍痛点。
我也看过《地久天长》,觉得拍得挺好,但那个关于失独家庭之痛的故事,是以父母的视角去讲述的,所有的表达都是站在父母那一边,讲的都是他们如何悲惨如何坚韧如何善良,这就注定了一定是上了年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更有共鸣。
而中国当今影院观影群体,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主,恰好就是对原生家庭伤害最敏感、最有意识的那拨人。《何以为家》的故事背景虽然陌生,但是以小孩子的视角去讲故事,“控诉不负责任父母”的主题和情绪也很容易让年轻人代入。另外,大量被逼婚逼生的年轻人也能从这个故事找到情绪出口,让他们为自己找到不生的理由:如果不能保证能负好责任,就不要生。
前段时间《都挺好》之所以那么火,主要就是沾了题材的光,但《都挺好》拍得不够好,表面上也是要控诉不负责任的父母,但苏大强这个人物太表面、太符号化了,从头到尾都在不停作妖折磨子女,却很难让人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关于《都挺好》我的意见可戳这篇旧文:《都挺好》坏在哪儿?)
《何以为家》的表达就很明确,也很好理解,就是一个“穷人生一堆孩子却对孩子疏于照顾和管教”的故事。至于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原因大家都想得到:作为生物的繁衍本能/教育程度低所以不会反思这种本能/没有避孕意识/养儿防老的考虑/把孩子当免费劳动力……所以这个故事是可信的。
故事的可信度还建立在,导演专门花了三年时间去黎巴嫩贫民区调查,然后才写成剧本,而不是像《都挺好》那样就靠自己坐家里瞎编乱造。而且《何以为家》几乎所有演员都是导演亲自在贫民窟发掘的素人,他们本身的经历就很贴近角色,那个小男孩赞恩真的就是出身于从叙利亚逃到黎巴嫩的难民家庭,他的真实名字也叫赞恩;而那个黑人母亲真的就是来自于埃塞俄比亚的难民,片中她的孩子也真的就是她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们根本不是在表演,而是根据导演给出的情境去展示自己的真实生活。
很多观众惊异于片中小男孩赞恩的演技,说他小小年纪就有了仿佛阅尽世事沧桑的眼神。
可这就是真正经历过贫苦日子的孩子所会有的眼神啊。
电影很悲苦,但电影外诞生了童话般的梦幻故事:赞恩因为演了这部电影,在戛纳电影节被全世界注意到,然后全家移民到了挪威,终于可以上学,过上了安稳饱足的日子。
▲戛纳电影节放映后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有这样的电影让大家反思一下生育观,本来是挺好的事,可看完电影翻评论,看到很多观众的观后感,竟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结论:穷人没资格生孩子。
什么都要跟钱挂钩,这已经是我国广大老百姓的条件反射了吧。之前看《都挺好》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把苏明玉困境的解决归结于钱,说就是因为她够有钱,才有底气让家人正视自己,最后才终于取得了和解。
我呸!这都什么价值观?
苏明玉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是“爱”啊!她小时候没有得到家人的爱,之后断不了的怨念也是这份爱。这个问题真的能通过钱来解决吗?是,她是有钱了,是帮家人搞定了不少问题,但家人因此就爱她了吗?从剧里看,并没有吧。苏大强只是贪图从她那里得到好处,可每次苏明玉出事,苏大强都没有半点怜惜。直到患老年痴呆后,态度才有所转变,但这也和财富无关了。
把家人之间的关系和钱挂钩,你只要有钱就能跟家人处得好,这实在是一种太过浅薄庸俗而且粗暴的观念了。有这种观念的人,我敢打赌,你不管多有钱,也教不出好孩子。
我的观点是,当然不应该一刀切地反对穷人生孩子。穷不是原罪。孩子过得不幸福,并非因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更主要的原因是那个家庭没有爱。说穷人养不好孩子的,我能轻易举出无数反例,有无数人出身于贫穷家庭却被父母关爱长大后拥有完整人格,也有无数人出身于富贵家庭却不被父母关心长大后人格扭曲。
就拿最近讨论得沸沸扬扬的童模事件和17岁男孩跳桥事件来说,他们的家庭条件看起来都不错,却依然没能度过快乐的童年和青春期。
穷不一定就意味着愚昧无知,富也不一定就代表着优雅体面。穷富不是问题的核心,以何种心态和方法教育孩子,能否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尊重,这才是更为关键的。
所以网上那些“月薪不足多少,不配生孩子”的论调,我从来都不屑一顾。不过我也没有别的更好的标准啦,毕竟我认为更重要的爱与尊重都是比较抽象的东西,没法评分比较,何况我也实在不敢对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干涉别人的人生违背了我的价值观。
好在各国法律也从来没有规定过低于多少月薪的人不准生孩子。大家也只是嘴上说说,人家生不生、想生几个,谁都管不着。说到底,生孩子是自己的事儿,网上吵吵得再大声,也不妨碍人家在屋里闷声大繁殖。
自己的事儿,从来就没法提外在标准。自己的事儿,讲究的是自律。说到自律,关于生子,我倒是可以说几句。
外人管不着自己生不生孩子,可自己到底该不该生,总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吧。育儿理论什么的,太复杂;爱与尊重如何体现,也不好说。那有没有一个简单明确的标准,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生孩子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好一会儿,我想到了——就看他是否自洽。
自洽,简单说,就是你自己活得好不好,对自己满意吗;你对自己的期许,实现了吗?
活得怎么样,各人心里有数。如果你自己活得乱七八糟,想做的事都还没做,想完成的目标也没达成,每天不是焦虑就是烦闷,不然就是丧得黯然无光,这么个状态,一定不适合生孩子。
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再去讨论生孩子吧。
说到底,适不适合生孩子,其实是一个关于自处的问题,是一个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接受自己、如何施展自己以及如何面对自己终将到来的死亡的问题。这个问题说起来可能比较形而上,但如果没有一些形而上的思考和追求,人活着就太没意思了。
接受自己、施展自己并且面对自己的死亡,这件功课其实应该是人从青春期就开始逐渐修习的,但很多人从来没有关照过自己的内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事最让自己满足,都不清不楚。别说死亡了,连活着都没搞明白,什么都稀里糊涂的,日子过得懵然无知,一有事儿就生孩子,养儿防老嘛,老了要死了还有孩子兜着——好多人的一生就这么回事儿,。
“认识你自己”,先把这个哲学问题想清楚,再来讨论生孩子吧。想清楚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才能收获宁静,或者感到快乐,而这两样,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最重要的东西——宁静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能够安心而自由地舒展,而快乐的童年更是能够滋养人一生的宝贵经历和回忆。可惜呀,这两样,大部分家长,都没有;大部分孩子,也没怎么感受过。混沌的家庭是他们出生的所在,也是他们回不去的故乡,更是他们要用余生去反复舔舐的伤。
END
你还可以继续阅读肖浑的文章:
好想看你去恋爱啊余秀华!
郑渊洁,有种。
张震怎么就悲剧了?
一个够销魂的
轻文艺公众号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肖浑
公众号:wohenxiaohun
微博&豆瓣:肖浑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eibeijia0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