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美学的人,连颜值都会变高
油腻和男生是一对互斥的词语吧
但是有的人偏偏就是两个词都hold住
他真的“自恋”吗?
欧洲艺术界,“最自恋”的画家是谁?
丢勒,似乎逃不出这个范围
因为他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爱好——画自画像
他不仅是欧洲第一个持续终生画自画像的人
而且也是整个艺术史上最为知名的人像画作之一
一生之中创作了近十幅自画像的丢勒
13岁的就对着镜子画下了自己的第一幅自画像
这也是现存最早的丢勒真迹
《1493年自画像》
这是22岁时丢勒给自己画的自画像
画上的丢勒已经算是一个“潮男”了
留着及肩的卷发,穿着模仿威尼斯人的时髦服饰
他手上所拿的植物,是一种叫做刺芹的草
象征着爱情与基督受难
而在画完这幅画之后,转年丢勒就结婚了
所以,把自己画的这么帅的原因也很有可能因为这是一张相亲照
但是,丢勒画自画像真的是因为自恋吗?
有人认为,丢勒由于家庭出身并不高贵
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手工金匠的学徒式教育
意大利对于艺术的观念与自由的思想影响了他
《1498年自画像》
1498年的这幅自画像,丢勒描绘自己是一位拥有尊严的艺术家
而非出身金匠家庭,自己的地位是高尚而值得尊敬的
《1500年自画像》
而1500年的这幅自画像,则表现了丢勒“神性艺术家”的观念
过去这种使用1/2或者3/4的侧面视图习惯于被用来描绘基督
而丢勒却用这种绘画风格来画了自己的自画像
这说明丢勒认为艺术家的天赋与才能是神赋予的
这是丢勒对自我的一种认知,也是丢勒对神与人的关系的一种哲思
但小印推测,丢勒喜欢画自画像的原因只是因为:穷!
因为画画在那个年代并非为了艺术创造
而是作为富人或者商人进行购买的产品
一般画家会先画几幅模特话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再结合之后丢勒为了防止“盗版”而设计出logo的事情来看
——这个由丢勒名字(Albrecht Dürer)首写字母A、D所组成的签名
被印在了丢勒的每一幅画作之中
简直就是丢勒画中的必需品
或许丢勒真的是因为经济上不太宽裕
而不得不选择画这么多自画像
欣赏丢勒的n个理由
和双充满着Peaceand love气息的祈祷之手
你一定不陌生
是的,这种细致到变态的风格
就出自于这位出生于德国纽伦堡的艺术家之手
除去“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这个头衔之外
他还被被誉为阿尔卑斯山北部的“达芬奇”
画家、版画家、建筑师、艺术理论家
他样样都占
几何学、数学、宗教和占星术;拉丁语和意大利语……
他啥都会
或许是有因为精通如此多技能
丢勒在绘画方面表现出了不一样的姿态那就是——
抠细节,往死里抠
以这幅画为例,看上去就是一片普普通通随处都可见的杂草不是?
仔细翻阅资料之后……小印惊呆了
每一种植物都被丢勒描绘的栩栩如生
每一个笔触都极为细腻
同时,这幅画的构图看似极其简单,
好像丢勒只是随意在土地上来了一铲子
这块铲起的草皮就成了画布上的杰作
但实际上,这种观看植物的角度并非是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
而是但而是自下而上的仰视
颠覆了人类对植物惯有的观看方式与态度
丢勒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毛发控”
野兔,丢勒,1502
蓝色翅膀,丢勒,1512
一旦涉及到毛发的地方,他绝对不会含糊,草草了事
画虽然着色,但根本上还是严格的素描
与中国画的工笔画不同,画中还用了明暗光影的技法去表现绘画的元素
具有超高的写实和客观的能力
而在《四使徒》中,丢勒又将不同人的外貌体征展现的淋漓尽致
最左边的约翰的形象显得年轻,面目俊秀,一头长长的栗色鬈发
他身后,是年迈的彼得
他正专注地俯视在约翰指着的书上
彼得穿浅蓝色长袍,手捧巨大的黄铜钥匙
一个学者风度的长者,黝黑的脸,已完全谢了顶
络腮的长髯夹杂着几根白须
四使徒,丢勒,1526
’
四位使徒除各具个性特征外,他们的动作、姿态、神情有区别,又有呼应联系
人物形象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
这些都显示出丢勒对明暗色调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处理的高超技巧
无论是人的头发、胡须、体毛,或是动物的皮毛
在丢勒的画作里,都成为他“炫技”的一部分
丢勒画板画也和别人不太一样
我们所能看见的平常黑白版画几乎都是这样的
然而,丢勒画的版画是这样的……
▲忧郁症 I 铜版画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每一个细节都能够被推敲考究
最著名的还是声名远扬的圣经题材《启示录》系列
这15幅作品使丢勒名声远扬欧洲
为他带来了大量财富
现在知道了什么叫做神仙画画了吧?
怪不得对丢勒的个人崇拜热潮在他去世之后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人们甚至还把丢勒的头发剪下来,当做圣物一样珍藏
一直保存到今天
从没见过也能画出来?
即使这位大师再“神仙”,也免不了有“翻车”的时候
以下,请看图回答这两只犀牛有什么不同?
(不许说方向不同!)
答案揭晓——
1.犀牛靠角攻击敌人,现实中它们的角是向前倾斜的,与鼻子成钝角;丢勒画的犀牛角向前倾斜的角度不够
2.现实中犀牛的角长在鼻子上方,丢勒却把一只角画在了脊椎上。
3.现实中犀牛的尾巴很细,丢勒画的尾巴太粗了
作为一个画家,把自己所描绘的对象画错可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但事实上,丢勒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见过犀牛
但画中的这只犀牛却是真实存在的
事情是这样的1515这一年
一只活的犀牛千里迢迢地从印度运往欧洲
消息一出,分外轰动
因为此前这种神奇的动物只存在于古罗马的传说
中现在能见到真身,欧洲人实在太好奇了但不幸的是
在海上遭遇风暴,犀牛淹死了
幸运的是,有一张素描辗转到了丢勒手里
没有亲眼见过犀牛的丢勒根据草稿与自己的想象
参照它完成了作品《犀牛》
这一幅已完成,在当时就卖出去四五千张
此后更是销量达百万以上,满足了当时人的好奇心
即使这头犀牛的一些细节有待商榷
但它的影响依旧很大
比如:达利《穿蕾丝的犀牛》,孟京辉《恋爱的犀牛》
△达利《穿蕾丝的犀牛》
△孟京辉《恋爱的犀牛》
这些现代的作品都在向丢勒的犀牛深深致敬
即使没有真正见过犀牛,也可以把其模样描绘得七八分相似
丢勒,无愧有“大师”之名
或许,无论是丢勒的自画像还是其他的作品
他们一开始就是开放于大众
不吝给别人欣赏与评论
撕掉“自恋”的标签,丢勒的画作与个人的表现
这也正契合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展现与认同人性,追求艺术与美
【有意思商店】id:inkbetter都市生活美学指南好物搜罗官,美学发现者分享时尚与生活艺术有趣、有料、有品位站在离美最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