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八景歌》:阿婆神秘民谣,唤醒鹭岛乡愁!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估计是鹭客社挖掘《厦门念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近日,又有人给我转来一段短短的视频,起初不甚重视,认真听后,却大为震惊,这不正是《厦门八景》吗?懂闽南话的读者们不妨一起来破译这首《厦门八景歌》,并把破解的念谣内容写成留言,以供比对,谢谢!另,从视频中得悉,这位白发阿婆已年至耄耋,她又是什么人,为何会吟唱这首念谣?或许,也不算是念谣,而是其它什么!这就有待于大家一起来探讨了!
——引自第一篇《”厦门八景“竟有念谣传世?吟唱者为八十多岁白发老阿婆!》


在上篇文章中,我曾呼吁懂闽南话的读者们参与破解这首“念谣”的真相。现这首“念谣”的文字内容,终于完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乡土味十足,却又不失雅致,显然是经过艺人精心提炼。有人指出,这种吟唱方式应该是厦门市井曾经流传过的“乞丐调”,也有人认为,这就是漳州的“月琴弹唱”。龙海一带江湖艺人走街串巷,一把月琴又说又唱的,便是这种所谓的“月琴弹唱”。从一些资料研析,两者其实都是一码事,都属于闽南地区自唐宋流传至今的锦歌艺术。正如一些地方史志所载,锦歌又名歌仔,是在宋元闽南民谣基础之上,融合了戏曲的成分杂揉而成,曾广泛流传于以漳州为中心的闽南城乡。这位八十多岁的白发阿婆很可能就曾经是一位锦歌艺人。或许,鹭客社之前所发的《厦门念谣》、《双溪念谣》等经曲念谣,都属于这种传统锦歌的范畴。对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
——引自第二篇《“厦门八景念谣”歌词破译!或就是传说中的”乞丐调“!》


昨日摄影爱好者苏芳杰给我发来一张图片,该图片截自一本同安苏乾坤老先生收集编撰的民谣集。图片上赫然可见《厦门八景歌》的字眼。苏老先生已经八十五岁了。他认为这首民谣的创作时间是民国抗战中期的1943年。他听到的版本与阿婆所念的版本基本无异,主要区别是阿婆版本最后一句是“廈門真是好光景”,而苏老先生的版本是“抗日必胜建国成”。这句“抗日必胜建国成”与前文明显不太协调,有可能是出于应景的修改。阿婆的版本似乎更为原始。1943年,判断为苏老先生收集民谣的时间,而不是民谣的创作时间,可能更妥切。

鉴于民谣的创作时间、作者往往存在不确定性,且有个传播的过程。这首民谣的创作时间很可能早于1943年。此外,这几天,不少对歌仔戏(芗剧)有所了解的读者纷纷给我发消息,提到这首民谣用的调子是源于锦歌的歌仔戏中常用的”七字调“唱法。如是说,前述的“乞食调”(又称“状元调”,与“七字调”同为歌仔戏曲调)的说法有可能是错的。
近日,我在网上专门搜了一些歌仔戏的视频听,听着听着,不由心生温情。原来,我小时候经常听到的那些飘荡在街头巷尾的曲调,竟然大多属于歌仔戏的范畴。也就是说,我与我的乡民们都是在歌仔戏(在漳州称芗剧)的氛围中长大的。但遗憾的是,一直到最近探索《厦门八景歌》的过程中,我才第一次认认真真了解了家乡这种叫歌仔戏的戏曲。
——引自第三篇《“厦门八景歌”真相大白,原来是民国时期流传的“七字调”!》
关于歌仔戏(芗剧),本人知之甚少,特把百度的介绍贴在下面,与大家共同学习,如果读者中竟有歌仔戏研究者,不妨留言指正充实:
芗剧,原名歌仔戏,亦名子弟戏,起源于漳州。
明末清初,郑成功率部收复台湾,把流传于漳州的”歌仔”(锦歌)、”车鼓弄”等民间艺术带到台湾,并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在农村、渔区广泛流行,出现坐唱形式的”歌仔馆”。
清末,由于迎神赛会的需要,清唱的”歌仔馆”走上广场,出现化妆游行的表演形式,时称”歌仔阵”。此后,”歌仔阵”吸收得梨园戏、四平戏和乱弹的剧目及表演艺术,在农村谷场、庙埕牵草绳圈地演出,民间俗称”落地扫”。逢年过节,也搭戏棚表演。因为是从”歌仔阵”发展起来的,故称歌仔戏。
歌仔戏音乐曲调富有地方色彩,使用方言俚语,通俗易懂,又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与表演艺术,民国初年盛行一时。民国17年(1928年)4月,台湾歌仔戏三乐轩班来漳州演出,大受群众欢迎。于是龙溪、海澄等县城乡,纷纷成立歌仔馆或歌仔戏班。民国20年,龙溪竹马戏班宝德春首先改唱歌仔戏,随后一些小梨园、竹马戏班也改唱歌仔戏。民间近百个南馆、北馆也改为歌仔馆,逐渐转为子弟戏班。抗日战争爆发后,地方政府把形成于台湾的歌仔戏视为”亡国调”,通令禁演。当时,邵江海、林文祥等艺人从锦歌吸收养分,创作了杂碎调。他们以杂碎调为主曲,六角弦为主弦,并吸收高甲戏、梨园戏、竹马戏、汉剧部分曲调,融汇南曲、南词、山歌小调,重新创作一套新的唱腔改良调,搬上舞台演出,时称改良戏。改良戏在漳州龙溪一带广泛流传与发展,仅龙溪县的改良戏班、歌仔馆就有200多个。较著名的职业班社有龙凤春、宝德春、金宝丘、金瑞春、艳芳春、新金春、宝莲丘、笋仔班等。苏登发、甘文质、宋占美、陈金木、姚九婴、叶振东、颜扁等一批名艺人崭露头角。民国29年末,国民党龙溪社会服务处以”扩大抗日宣传”为借口,插手子弟戏班社,并塞进黄色歌曲,使改良戏一度走向歧途。抗战胜利后,舞台上出现改良调与歌仔调合流融汇的盛况。民国37年,南靖县都马抗建剧团(子弟戏班)前往台湾演出,带去改良戏和新编杂碎调,受到台胞的喜爱与欢迎。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改良调(子弟戏)主要流行于龙溪芗江一带,就正式改称芗剧。《阿婆版本》第一好景鼓浪嶼,
鼓浪洞天海中浮;
北有鷺江南太武,海邊釣魚洗身軀。
第二好景白鹿洞,
白鹿含煙白茫茫;熱天上洞真清爽,四面八方全是風。
第三好景雲頂岩,雲頂观日上山尖,日出海面光闪闪,奇景常看也無嫌。
第四好景鴻山寺,鴻山織雨真稀奇;風吹雨打來又去,織成千條萬條絲。
第五好景金雞亭,金雞曉唱真光明;
四面鸡声叫啼啼,
寺内摃鼓与擂鐘。
第六好景虎溪岩,虎溪夜月照旗尖;
一阵乌云来遮掩,親像玉盘海中沉。
第七好景筼筜港,筼筜漁火點點紅;來來去去直晃動,
一點一點金铛铛。
第八好景龍湫亭,龍湫渡橋天生成;
兩枞大榕真有景,生在橋邊宮廟前。
大家聽我唱八景,唱無好勢請諒情;最後同声來祝慶,廈門真是好光景。
謝謝大家(普通話)
祝逐個身體健康平安順利,
逐個赚大錢,逐個食百二(活120岁),
謝謝!(普通話)
《苏乾坤版本》
第一好景鼓浪嶼,鼓浪洞天海中浮;北有鷺江南太武,海埔釣魚洗身軀。
第二好景白鹿洞,
白鹿含煙白茫茫;熱天石洞真清爽,四面八方真有風。
第三好景雲頂岩,雲頂观日上山尖,日出海面光闪闪,奇景常看也無嫌。
第四好景鴻山寺,鴻山織雨真稀奇;風吹雨打來和去,織成千條萬條絲。
第五好景金雞亭,金雞曉唱大光明;
四面鸡声吼无静,
寺内摃鼓和擂鐘。
第六好景虎溪岩,虎溪夜月照寺尖;
一阵乌云来遮掩,親像玉盘海中沉。
第七好景筼筜港,筼筜漁火點點紅;來來去去会震動,
一點一點金铛铛。
第八好景龍湫亭,龍湫涂橋天生成;
兩枞大榕真有景,生在橋邊宮廟前。
大家聽我唱八景,唱無好勢請諒情;最後同声來祝慶,抗日必胜建国成。
本文首发于1918年9月14日
往期导读:
漳州纪行:《石码行》(终稿)
闽南人的智慧:风雨都在茶杯里(终稿)
漳州纪行:月是塔下明(终稿)
平和记忆:侠盗海伦子(终稿)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