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瓣书香】杨维丨父辈的财富

父辈的财富文/杨维
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此话不假,可我还想补充一句: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导师。子女为人处世的方式都是在继承和发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熏陶。农村一句老话“前檐接着后檐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这方面,我深有体悟。
祖父母辈、父母辈都是扎根于脚下这片黄土地成长起来的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勤劳艰辛地在脚下的泥土中劳作,可惜能力有限,留给我的物质财富像脚下的土地一样贫瘠,但是留给我的精神财富却堪比这黄天厚土,值得我一生用心灵去细细品味。
一瓣书香
小时候跟小朋友玩,稍不顺心就闹掰了,于是好几天谁也不理谁,奶奶见到此情此景忍俊不禁地说:“小娃娃家还记仇哩? 大人都不能记仇,去一块玩去!”还专门把我领到对方家里让我们一起玩。仔细观察奶奶他们的处世作风,才看出端倪:与邻里因琐事闹别扭是司空见惯的事,但与别人家的婆婆不同,她从来不阻拦爸妈跟那家人交往。甚至还总劝说爸妈姑姑他们:“大人之间的事,你们不要管,该咋交往还咋交往。我是气不顺,想通了我就跟人家说话了!”于是,跟别人红脸的事时有发生,但却从来没有斤斤计较的僵持。谁家有了什么大事,奶奶总是提醒父母他们前去帮忙,用她的话就是:“生气归生气,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要掂清楚。”
因着她的影响,父母为人敦厚的秉性在众位乡亲邻里中有口皆碑。就算现在经常在县城里帮我带孩子,但凡听说村里谁家有啥事,父母一定会想方设法赶回去,给人家尽心尽力的帮忙。爸最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便是:“合义村就是咱的根,忘啥都不能断了根。”
一瓣书香
父亲是个半拉子厨子,早年跟着大爷经常给人做席,前些年,只要村里谁家有事请他做厨,他一定有求必应,且不收人家事后给他的酬礼。特别到了年关,冬月人闲,婚丧嫁娶的事情就安排的满满的,每天天还黑咕隆咚他就起床赶去主家,在其他厨子来之前准备好菜、料等东西。我对此很不解:“爸,又不是咱家的事,你用的着这么卖力吗?”父亲摸摸我的头说:“唉,好娃哩,你不懂,人家把事情交给咱,是对咱的信任,你不给人好好操心,就是对不起人家的这份信任啊!”有好几年,父亲的档口都是排的密密匝匝的,甚至我跟母亲都把我们需要准备的东西做好了,父亲还是顾不上给自己家煮肉、准备过年的菜。母亲免不了抱怨,我也常用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来戏谑他,但他仍是这么实实在在地做着他认为该干好的事。虽然现在父亲的手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与时俱进的口味了,但只要村里还有用得着他的地方,他一定还是那么积极,不改初衷,继续发扬他废寝忘食、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
母亲目不识丁,小学一年级都没上完,但在我的心中却是一本深沉厚重的道德纲。我从她身上学到的处世之道也是举不胜举。刚结婚不久的老公,估计是最烦母亲那一套繁文缛节的,每次遇到村里的人,母亲总要提醒他问候人,给人家发烟。我们起初是看不惯母亲这种做法的,现在的人都不拘小节了,干嘛还在乎这些呢!慢慢从村里人对老公的赞叹声中我感受到母亲这简单的教导背后的深意,那边是在教会我们如何待人接物。我家后院有一棵杏树,长得杏子既大又甜,快要成熟的季节是最惹人涎水的时候,不管是谁来了都免不了在树下逗留一会,摘上几颗解解馋,我看在眼里就像是白兔发现自己的月亮被人窃走一般心疼。甚至人还没走我的怨言就脱口而出:“这些人真是嘴馋,连自己的嘴都管不住……”母亲赶紧回过头来冲我使眼色,让我闭嘴。笑脸相迎地送走来客后,她第一件事就是教训我:“你看你这娃,还是大学毕业的,心眼咋就那么小,不就几颗杏儿,人家能摘是看得起咱。自家吃了沃茅坑,人家吃了才扬名声哩!可再不敢那样说人了,不然人家面子往哪放?”杏子成熟后,母亲呼朋引伴地叫这个叫那个来摘,人家没来甚至还摘好让我给人家送去。如今在小区,母亲又成了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每次从家里来,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带着自己地里种的菜、红薯、粉条、红薯饸络等等来分享给跟她年龄相仿的阿姨们。
一瓣书香
我们这地地道道的农家确实没有什么敦实厚重的家风传世,但这些淳朴自然的为人处世之道确实让我受用终生。借用大文豪胡适的话便是: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容人、善待人,如果我能认真对待别人给予的信任,我都得感谢我的父辈!汲取着父辈留给我的精神营养,我将用善的行为举止影响我的子女,将父辈给予的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
一瓣书香2018征稿启事及稿费、奖励机制
作者往期文章杨维丨人在做天在看
平台精彩文章和谷丨人在半坡
宗玉柱丨被带走的那人是谁
喊雷丨左邻右舍
王茂林丨水盆羊肉
蓝凤蝶丨匆匆又是年
张颉丨奶奶的吊篮
朱亚妮丨数字诗
党卫东丨恼人的连阴雨
党采虎丨党家堡古槐
刘喜阳丨百年前的刘集(上)
刘喜阳丨百年前的刘集(下)
吴宏博丨杀手的眼泪
林夕摄影丨柿乡秋韵
许毅斌摄影丨富平柿子红了
程芳丨那年端午
  作者简介:杨维,笔名智者无言,一名从教十余年的乡村教师,自上学以来一直深爱着文学,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尽享其乐。在生活中也仔细品味,采撷生活点滴纳入笔端,以我眼观大千社会,以我心感沧桑世事以我笔传心声。行文之路漫漫远兮,惟愿执着探索之。
一瓣书香
微信ID: shuxiang616
投稿邮箱:
yibanshuxiang919@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本期编辑:任转玲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
一周内长按左图赞赏
请注明给哪位作者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