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一首杂咏,对比鲜明,见解深刻,更彰显了大无畏精神

文学创作既是作者个人的事情,也关系到社会进步。特别是很多写实和咏古之作,反映了民间疾苦,揭露了一些时弊,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希望。读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就会发挥想象,并可能付之行动。
比如晚唐诗人杜牧就写过很多咏史诗,诗人精彩的文笔、巧妙的构思、不凡的见解,都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时也耐人咀嚼。北宋一位诗人更是时刻关心百姓生活,甚至废寝忘食地操劳。下面介绍王安石的一首杂咏,对比鲜明,见解深刻,更彰显了大无畏精神。
杂咏北宋:王安石
召公方伯尊,材亦圣人亚。
农时惮烦民,听讼小棠下。
嗟今千室长,已耻问耕稼。
弹琴高堂上,欲以无为化。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晚年退居江陵,封为荆国公,后世又称其为王荆公。他是北宋时进步的文学家,也是法家著名的代表。诗人出生于一个小官僚家庭,很小就随父亲外出游历,目睹了很多流离失所和家破人亡,内心也感受到巨大的悲痛和刺激。
诗人进士及第后,曾多次上书给皇帝要求变法,宋神宗熙宁年间,他曾两次出任宰相,并相继实行青苗、均输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们的沉重负担。这首诗就是有感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批判了很多人不劳而获、幻想无为而治的思想。
前两句引用历史传说,“召公方伯尊,材亦圣人亚。”召公处于尊贵地位,他的才能仅次于周公。召公是西周人,召是他的食邑,故称召公或召伯。方伯是古代一方诸侯中的首领,圣人是指周公。
接下来的两句抒写召公的活动,“农时惮烦民,听讼小棠下。” 他担心农忙时乡亲们进城打官司耽误时间,于是就亲自来到乡下,在一株棠梨树下听讼。惮烦,指怕麻烦;听讼,听取诉讼双方陈述意见,即办案。
诗人曾经专门撰文指出,这个传说并非事实,而是孔丘之徒制造出来,用以美化奴隶主统治。作者借其作为武器,批判当时那些迷信儒家礼治,鄙视农业生产、因循苟安的地方官史。
另一位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也曾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儒家大力鼓吹不平等,这完全是在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却让那些处于下层的百姓们,受到欺压后无处诉苦。
后四句转写现实状况,“嗟今千室长,已耻问耕稼”,意思是说,可叹那些千室长,已经把过问农业生产看作是可耻的事情。千室长是管理一千户的小头目,指地方上低级小吏。
“弹琴高堂上,欲以无为化”,他们迷信孔丘的礼治思想,以为高坐堂上弹弹琴,就可感化世俗。孔丘的弟子宓子贱在单父(今山东单县)当官时,曾经三年不下堂,只是弹弹琴、唱唱诗,就把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其实这都是歪曲事实,只不过是儒家对所谓礼治的美化。
王安石的这首诗采用两个历史传说进行对比,批判了儒家鄙视生产劳动,鼓吹礼治的观点。作者旗帜鲜明地抨击了那些耻问耕稼的地方官吏,实际上也委婉地批判了一些儒者不懂种田、不懂种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腐儒本质。
作者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表现了不屈不饶的战斗精神,虽然他主张的改革只是一种改良和修补,但也遭到了巨大的阻力,并且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其中原因却非常复杂。诗人敢于揭露和批判那些所谓的圣人和儒者,正体现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也号召着后人为推翻封建君主制度而不懈努力!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