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Diary
夏
日
记
事
‖
‖
‖
时间:2020.7.28~7.30
活动:书生走江湖之天台
活动筹备:新河中学团委
协办:启明文学社
文笔读书会
01在天台的怀抱里
BREEZE
戴佳悦温岭市新河中学2019级高一(8)
大巴缓缓驶进张思古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舒服的绿色。一行人在村里一家民宿安置好行李后,就在村里逛了一圈。
张思村有着7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着历史悠久的祠堂,院落和民居。民居也是保存有不少带有时代烙印的东西:女人们小得异常的绣花鞋,迎亲的轿子,成亲时的嫁衣和婚房,老式电话机和煤油灯,粮票……漫步古村,沿路还可以看到族长陈廷赞所撰写的张思村家风家训。
看罢,还久久沉浸在古城独特的历史中。直到被民宿的主人热情地拉去吃饭,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和天台撞了个满怀,真是越发地期待接下来的相处。
从张思村到国清寺,四十多分钟的等待后我们到达了国清寺脚下。
位于华顶山麓的国清寺,四面皆为草木,寺前有小桥流水,如此清幽之地,实为净心的佛教圣地,寺内更是藏有100多件四十年前从北京故宫运来的珍宝。
跟着导游依次欣赏了门口的两头汉白玉石狮子,大雄宝殿的青铜大鼎、重达13吨的释迦牟尼像等宝贝后,一行人来到了三贤堂。堂里有三座像:拾得,丰干和寒山。
相传唐代在国清寺住持的丰干禅师是在去赤城山的路上捡到的拾得,而拾得长大后与隐居在寒岩的寒山相交甚好。有一次相见,寒山送千里迢迢而来的”拾得一只盛着素饼的竹编食盒,拾得则赠寒山一朵荷花。两人亲如兄弟,传为佳话,后来就有了“和(荷)合(盒)二仙”的称号。如此看来,天台也是和合文化的发祥地。
走出三贤堂,会看到一面墙上挂着寒山与拾得脍炙人口的忍耐歌,虽然我以前听过,但在了解他们的故事后再去读又是另一番滋味。
夏天报道
都说天台山自古便是文人墨客魂牵梦萦之地,他们跋山涉水,放怀吟咏,留下许多佳作。如今更是有宽达90米的大瀑布对外开放。想必等待我的定是一个异常壮丽的景观。
果然,大瀑布从325米高的地方飞泻而下,我的耳畔就只剩下瀑布与岩石相撞击的声音。在山腰,靠近大瀑布,置身其腾起的水雾中,何其凉爽!仿佛整个人被这大瀑布洗濯了个遍。难怪大诗人李白会发出“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感慨,元稹也不吝赞美地咏出“仙驾初从蓬海来,相逢又说向天台”。
山中树木茂密,在一片树荫里抬头,会惊喜地发现透过大树,挂在天上的那颗炽热的火球是绚丽的……它反射出五彩的光。这时便想到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里的一句话:“云散日明,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傍晚的天台和大白天时看到的壮美截然不同,它是柔美的。
吃完丰盛的晚餐,和几个朋友结伴,跨过张思村的文化长廊,再走几步路,就到了宗渊书院。时间还早,我们先在周边逛了一圈。傍晚了,天边的太阳公公即将下班,书院的建筑也穿上了素雅的外套,温暖的鹅黄与淡蓝在一旁的湖水中相互辉映,格外养眼。
顺着书院前边的走道经过小桥进入一个小亭子。小亭子前边又是一段平平的石质桥。天空暗了许多,悄然变成了暗蓝色。水底蓝绿色的灯给周围的空气也染了色。这桥边也不知装了什么机关,使得白白的“仙气”氤氲在这蓝绿色的空气中。踏上石质桥,仿佛误入仙境,欣喜得很。
穿过桥,来到了水中的一块小草地。有几只鸭子正在水边小憩,听到动静后抬眼,在与我大眼瞪小眼几秒钟后,立即起身,摇摇摆摆地奔向水面。待我跑到水边,它们早已扭着屁股走远。我不禁哑然失笑,好不热情的待客之道。三只鸭子相互追赶着,在水面漾起了一圈圈涟漪,波动了水中早就调好的色彩。鹅黄与湖水的深蓝又融为一体,小鸭们在光辉中游向远方。
岁月静好大抵如此。
兜了一圈回到书院。这幢三面环水的临水合院风格的新中式建筑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齐康大师主持设计的。外观虽是新式,里边张思村的古风犹在。门口就陈列了由明初天台籍画家陈宗渊创作的《洪崖山房图》,墙上亦挂着不少字画。虽然书院未完全对外开放,我们能观赏的非常有限,但这些也够我们回味许久。
天台几日,收获了很多,离开时,纵有千万种不舍,带着这么多回味慢慢也就释怀了。
投稿信箱:mssycsh@163.com
编辑:陈淑慧
▇扫码关注我们
-END-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