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乡史志|枞阳第一部村庄志——锏里的故事

(风景如画的“锏里”小村庄)
编前语:
初听钱闻萍先生说要写写他的小村庄,我原以为也就一般的写写拍拍,抒发一点依恋和感慨而已。及至拜读作品,甚为震惊——追根溯源,全面盘点一个村庄的历史、风物、文化、人物,甚至触及到她的精神内核,我觉得这完全可以称得上一部“村庄志”!
读过县志,也看过村志,但为一个小自然庄写志,钱闻萍先生或许真是第一人,至少在我的认知范围内。钱先生并未将这篇作品定义为村庄志,或许小编自作聪明了,但内心的敬佩是真诚的!

“锏”字,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一种没有刀刃的长方形有手柄的兵器。而“锏里”却是一个地名,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点的地方,它是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钱铺乡南岭村南岭组,一个人口不足百人的自然村庄,是生我养我的故乡。
至于这个村庄为什么叫锏里?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曾经好奇地问过我的祖父,得到了他那很有逻辑和说服力的解释。
一、村庄由来简史著

不知在哪个朝代,也不知在钱氏宗族里何派行先祖,生养了五个儿子,婚娶后各自成家立业,因人丁兴旺,田少人多,先祖提议,各立门户,分家住居。在当时那个年代,选择宅基地是很讲究的,先祖请来了懂得阴阳八卦的风水先生,帮忙看风水。
好酒好菜一番招待之后,风水先生在先祖的陪同下,登上高山,聚目远眺,手执罗盘,念念有词。一番动作之后,风水先生很神秘地对先祖说,这地方没有风水最好的宝地,只有一着小地,三面环山的斗箕形中间,有着“锏”形地,盖屋住居,能出相官。
故此,先祖安排大房(长子)在此定居,取名“锏里”。
锏里那些远古的历史已无从考究。仅从“立”字行的祖辈口中得知,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里曾经有八家住居,他们团结得像亲兄弟一般,因此,在锏里的近代史上,浓墨重彩地留下了十分荣耀的“八大弟兄”之说。
在那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为了躲避匪患、战乱、抓壮丁,八大弟兄在一起合计,八家房子连在一起,抱成一团,对外只开前后两道门,大门面朝东方,前有一口较大的当家塘,塘边有一片竹林遮掩着大门。后门很隐蔽,连接后山边的一片树林,便于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撤退躲避。
八家房子形成的大四合院,里面通往各家各户的都有走廊连接,即便是连绵阴雨,相互间走动都无需穿戴雨具。听祖父说,他们那时很团结,没有勾心斗角和隐私,谁家吃什么好的,八家都一起吃,谁家有困难,八家聚在一起想办法解决。
(锏里前大门旧址)
(锏里后门旧址)
国民党统治时期,部队兴抓壮丁,听祖辈们说,锏里是抓不到壮丁的。有一次富贵小爹在家不小心被抓,但就在出后门的路上溜之大吉。一九四四年的某天,一个排的日本兵来到了锏里,为了躲避鬼子,上辈叫“跑反”。乡亲门紧闭大门,从后门撤离至后山北洼的深沟里,沟深约两丈,沟顶两旁生长着茂盛的树木,遮天蔽日,是天然的隐蔽屏障。小鬼子在小山岗上架起了迫击炮,炮口正对北洼深沟。听祖母说当时我有一个八个月大的姑姑,长得非常可爱,那次跑反也随乡亲们躲在这沟里,当时姑姑生病高烧,加上惊吓,哭闹不停。为了防止姑姑的哭声被小鬼子听见,暴露了乡亲们,祖母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衣襟堵着姑姑的嘴,可怜八个月大的姑姑,被活活闷死在祖母的怀里。后来小鬼子没有发现目标,“呜哩哇啦”地说了一通,糊乱地开了几枪也就走了。再后来祖母悲痛欲绝地埋葬了姑姑,临终前还嘱咐我们每年祭奠祖宗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祭姑姑。
(姑姑没有坟墓的墓地)
二、能工巧匠美名传
这个名不经传的小村庄——锏里,却出了好几位名扬远近的能工巧匠。
我的祖父就是位著名的木匠。祖父生于一九零二年,如果现在还在世,应该是一百一十五岁了。祖父九岁时我的曾祖父就过世了,十一岁那年,曾祖母也追随曾祖父而去。十八岁时,聪明好学的年轻祖父,被一名庐江籍的木匠夏师傅收归门下,二十岁时便学会了所有的木工手艺,获得夏师傅的许可后出师,独闯天下。
什么大木(结构复杂的木制楼房,亭台楼阁等),小木(各式各样的古代家俱以及精雕细刻等),圆木(水桶粪桶以及各种圆形桶类),方木(棺材大柜之类),农具(犁、耙、水车等),榨木(油坊榨油的工具以及烟榨等),样样精通。方圆几百里都留下祖父的踪迹,至今老人们提起祖父,都为他那精湛的木工技艺而大加赞赏!祖父已经过世三十多年了,保留在世上的“作品”,已经很少很少了,唯独幸存的就是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保留下来的钱铺油坊木榨,还可以让人见物思人。
听祖父说起过,一九五八年兴修马鞍山水库时,他是水库工地上的木工之一,负责装板车床、修理水车等。看到工地牛拉车还要人工上下土石,废时废力,工效不高,祖父凭着他聪明的大脑和精湛的技艺,发明了一种能自卸的木制有轨推拉车,大大缩短了工时,提高了工效,为此还获得了工程指挥部指挥长钱秀杰授予的发明创造奖。
在我的记忆里,住居在锏里老八大家后门的石匠满斗大爹,他总是那么的憨厚老实,一个皮质的工具包里,总是装着满满的一包凿子。他那给石磨修整磨齿的技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经他打磨过的石磨,效率高磨粉质量好。
还有聋子四爹的小儿媳妇,那织得一匹好布的手艺,令人惊叹不已。每当风和日丽之时,那百年的大枫树下,一排排架起的毛竹竿上,那洁白的棉纱和浆洗的棉布,随风飘动,似仙女的裙带,似蓝天上片片白云。“咔嚓、咔嚓”的木制织布机里,一支银梭左右来回飞一般地运行着,把一根根经纱织入密密麻麻的纬纱里,形成一卷卷洁白的布……
(唯独保存完好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土墙屋)
( 老井 )
三、人才辈出崇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 锏里的先辈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鼓励下辈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忍饥挨饿也要送孩子们上学。
聋子四爹家长子钱惠民,刻苦学习,经过艰苦努力,一九六五年从枞阳中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等学府——合肥工业大学。那是锏里的荣耀,是老八大家的荣光。
祖父常拿我们叫大叔的钱惠民的成功之例教育我们,说那时他们穷,锏里都穷,大叔接到合工大的录取通知书时,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于是这家送点纱,那家凑点布,大家一起动手,连夜赶制,给大叔做了一套染黑了的粗老布外衣,我祖父加班加点给大叔做了只木脸盆,总算把大叔送到了省城高校。
听我父亲说,合工大的校园里,学生们穿的都是青衣小褂,方头皮鞋,打的都是洋伞,用的是双料瓷彩洗脸盆。唯独大叔粗布衣服小口布鞋,但大叔不与他人比穿戴,也不与他们比富有,他暗下决心,刻苦钻研,发愤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某汽车制造厂任技术工程师。但大叔是个大孝子,考虑父母年高体弱,毅然决定回到家乡,被安置在枞阳县汤沟师范学校任教,后来在师范校长任上退休。
在他的影响下,我的上辈又有两人在校执教。一个是我叫小叔的钱惠中,老三届浮山高中毕业,中师职称,执教四十多年。另一位就是我的父亲钱四美,横埠中学毕业,小教一级职称,执教四十年退休。他们都以教书为己任,以育人为担当,桃李满天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国家重要岗位上任职的,不计其数。

四、赤胆忠心保国家
山乡锏里,还有着一段辉煌的革命史。那是一九四一年六月,桐城新四军地方游击队,在队长梁武成的带领下,深入敌后,在水圩(今周潭青山)一带,伺机打击敌人。钱卫东大爹是这支游击队的一员。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卫东大爹送一份重要文件到桐城地下党机关,完成任务回来后,在一片水域洗澡时,被暗潜在这片水域的叛徒残忍地杀害了。解放后,政府按照有关史料和政策,追认卫东大爹为革命烈士。
为继承革命先烈遗志,报效祖国,锏里的后人积极报名参军,先后有六人投身军营。堂弟钱海龙现今仍在武汉某部服役,并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官,中校军衔。他父亲钱友美曾经也是名军人,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一名排长。他二叔也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服役。
钱霞明是我最好的兄弟,他比我大两岁,我们一起长大,一起玩耍,一起读书。可以说是如胶似膝、形影不离的好哥俩。一九八二年的下半年,我俩同在初中二年级的一个班上读书时,兄弟却报名参军,投身军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一九八五年,霞明兄弟所在的炮兵某部开赴中越边境参战,长达一整年的战火洗礼中,他坚强勇敢,不怕牺牲,奋勇杀敌,多次荣立战功。凯旋归来退役回乡后,因战场上的劳累和炮声的影响,他的听力严重下降,落下了顽疾。
(钱霞明在对越战场上的留影)
(钱霞明在对越战场上的留影)
五、美好家园正兴旺
土地改革以后,锏里在老队长七爹(爷爷)和泽林二爷(叔叔)的带领下,战酷暑,斗严寒,拓荒开地,植树造林,引水筑坝,使得近百亩良田和旱地,旱涝保收,年年丰盈。听父亲说,锏里山场多,柴火旺盛。每年中秋节后,每家每户都能分到生产队里很多柴火,在确保自家一日三餐锅灶使用的同时,都有剩余。为了更好地改善生活,每天都有锏里人挑柴去“杨家市”市场,赶集卖柴,换些鱼虾。
因光照充足、气候温润, 锏里的山地最适宜栽插山芋,每年的山芋都因消费不完而大量腐烂掉。而当时,山芋的卖价也没有柴火的卖价好,听说锏里人在卖柴时,就有人把山芋埋在柴火里,充当柴火卖。因此,锏里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没有发生过饿死人的现象。
(锏里南视图片)
如今,锏里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洋楼,百分之八十住户都拥有了自己的轿车,村容村貌优雅整洁,空气清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虽然没如风水先生预言出个相官,但锏里正日益兴旺,走向辉煌!
作者:钱闻萍,男,1965年生于枞阳钱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铜陵市作协会员。1988年开始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有7万余字的新闻稿散见全国各大报、台;文学代表作有小说《烫发》、散文《老人、牛》等,散见地市级以上刊物;近有60多篇散文及图片文稿,见诸微信公众号。
他的作品:
文乡情怀|煤油灯下——献给辛勤劳作的母亲,祝母亲节日快乐!
文乡情怀|忆母校——白山林中
香椿头炒鸡蛋
欢迎关注文乡枞阳,更多精彩与您分享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