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杂侃:赵本山从什么时候开始败的,败在哪里?

注:本文是2015年3月份所写,发表在我的网易博客上,后来网易博客取消,大家也就看不到了。今天重新整理又增写了后半部分发表,供网友们茶余饭后消遣吧。毋庸讳言,红了半边天(之所以说半边天是因为南方人始终对东北小品、二人转不欣赏也不感冒,也不觉得好笑)又延续了十余年的赵本山从2001年就开始走了下坡路,最近更是走了背字(东北话背运的意思),就是刚刚参加全国政协会也是非常低调,再也不是笑星谈笑风生,媒体记者采访前呼后拥了。至于什么原因,媒体都已经披露了,不用咱说,套一句时髦话叫“你懂的”。说不清楚搞不明白的叫政治,咱一个普通老百姓就没有资格关心政治,因此在这里侃侃老乡赵本山就纯粹从艺术角度、作品内容、演员使用等方面聊几句,就算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吧。
1990年,赵本山第一次上央视春晚,之前的在地方台的演出作品我们就不去提它了,套用说书的话叫做剪短截说,咱们直奔主题。这年在央视春晚露脸的小品叫做《相亲》,大家耳熟能详,内容健康,诙谐有趣,获“双星杯”戏剧曲艺类的第一名。重要的是搭档是黄晓娟,表演庄重而又稍显羞涩,拿捏得恰到好处;演员本身端庄秀丽又不失温柔。赵本山由此一下子火了,红透了大半个中国,大多数老百姓记住了他的名字,他成了名人。从此这个道地农民出身的乡村二人转演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春晚这个大雅之堂,登上了许多顶级的辉煌的舞台。
头一年露脸的小品《相亲》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紧接着第二年(1991年),赵本山以小品《小九老乐》再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这次的搭档是杨蕾,演出效果不错,获最佳节目一等奖。
两次拿到曲艺类一等奖,赵本山的名气越发大了,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炙手可热的笑星。接着再登1992年央视春晚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而且成了大年三十群众盼望见到的演员,毫不逊色最早登上央视春晚表演小品的正牌电影演员陈佩斯、朱时茂,进而取而代之,也不逊色于那些著名歌星。这次表演的《我想有个家》,赵本山二度与黄晓娟合作,内容表现百姓生活,语言生动有趣。赵本山本身的形象虽然有些猥琐,但作品内容健康,加上黄晓娟的助演生辉,又获得戏剧类一等奖。

1993年央视春晚,赵本山与阎淑萍等合作演出小品《老拜年》,获戏剧类第二名(因为有老艺术家赵丽蓉登台演出的缘故)。1994年因为去晚了而空缺一年。1995年以小品《牛大叔提干》再登央视春晚大舞台,赵本山与范伟、张玉屏合作,获小品类二等奖。经典台词“跟这学会扯蛋啦”脍炙人口,小品内容针砭时弊,讽刺大吃大喝,拿到现在来看也是正能量。

自1995年开始,赵本山一发不可收拾,成了央视春晚的常客,年年不落。赵丽蓉去世后,他包揽了一等奖。鉴于篇幅的关系,也由于没必要那样啰嗦,直截了当地说,到了1999年央视春晚,赵本山与宋丹丹合作,崔永元搭台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达到了顶峰。2000年央视春晚,赵本山、宋丹丹再次合作,演出了小品《钟点工》延续了这一高峰。非常客观地讲,宋丹丹在与赵本山合作的小品里就不仅仅是配角,搭档的地位了,而是与赵本山平分秋色,不分伯仲,有时比赵本山还有戏,充分显示出专业演员的艺术水准了。

《钟点工》里赵本山倒像一个配角、搭档了,宋丹丹成了主角了。

自2001年赵本山和范伟、高秀敏在央视春晚上合作演出的小品《卖拐》,2002年春晚上延续的小品《卖车》,是赵本山的小品逐步走向下坡路的开始,内容由健康的主题走向大忽悠坑蒙拐骗的邪路上去了。表演形式也由幽默诙谐转向了插科打诨粗俗低级的方向去了,不但嘲笑了残疾人,也作贱了东北人,大忽悠成了东北人的一个符号,一个人品上的特点,健康向上的正能量不见了。2005年的《功夫》是大忽悠系列的最后一个小品,这一系列都不是真正的来源于生活的作品,素材完全是杜撰的,荒诞不经的,纯粹为了搞笑而搞笑的小品,丧失了前期小品的阳光向上,颂扬正面事物的正能量,将东北人的形象再一次的污名化,把东北人淳朴、正直,勤劳肯干,乐观向上的品质描绘成了投机取巧,大忽悠、甚至有诈骗嫌疑的低级趣味的人群,极大地贬低了东北人的形象,从而也毁损了他自己作为东北人一份子的形象。有的普通群众认为赵本山后来的小品不受欢迎了,甚至被禁止上央视春晚了,是因为中央高层换届的问题,不对中央领导口味的问题,其实不是。从我以上的举例分析大家就可以看出来,是赵本山自毁长城,而且不是始于2012年,和新一届的中央领导班子没有任何关系。当然赵本山自从出名后有钱了,过于张狂炫富买私人飞机也有一定的关系,这种作风不仅不能推动社会进步,不能形成健康的生产力,反而阻碍社会的进步,在群众中造成一种恶劣的影响。尤其后来他大搞封建那一套的拜师仪式,更是和过去的山大王、黑帮有一拼。使用的演员如王小利、小沈阳之类的,故意弄得形象猥琐,帽子不好好戴,大裤衩子多出一条腿,都是在糟蹋东北人的形象。当年的四野解放军的形象是什么样的?现在出来了一些像跳梁小丑似的人物,这怎么能和当年的东北人相比呢?!据说当年赵本山组团到美国去表演,结果美国人根本不买账,反而认为他的表演以他人的缺陷、残疾做笑料,有歧视非健康人之嫌。赵本山美国之行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很失败,这就说明了和社会制度、政治没有关系,还是他的作品本身有问题。所以说赵本山的小品最终走下坡路,走向下台是一种必然,是他的作品内容及表演水平山穷水尽的一个表现。关于赵本山的小品,南方人就非常不买账,并不是因为东北方言的问题,因为我经常到南方去出差办事,和南方朋友闲谈时就聊到了这个话题,南方人就认为赵本山的小品低俗,没有真正的幽默和诙谐,没有艺术性。我也一向认为,赵本山他们表演的小品和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小品,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没有可比性,虽然我也是一个地道的东北人,但对他的表演自辱东北人,拿老年人、残疾人、普通人的缺点等取乐也是非常反感的。好的艺术得经得住历史的检验,要经得起群众的评判,不能只是逢迎低级趣味。
最后,还是看看我们抗美援朝的英雄们吧,作为我这一篇茶余饭后杂侃的结束!

朋友,你若喜欢我的文章,请扫码或点击”享受余晖“的昵称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注后可以及时免费阅读我发表的全部文章了,不仅仅是游记。欢迎打赏支持作者原创,那是对作者的尊重和鼓励,老朽将不胜感激。

版权声明